揭秘李文忠死因之谜 是病死还是被毒死?

   2020-04-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文忠怎么死的一代开国将领李文忠,因病离世,逝后朱元璋亲自提笔撰文写悼语,将其追封为岐阳王,以武靖相称,给他赐配太庙,使他名列功臣庙的第三位。李文忠画像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权、谋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处死,牵连众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

李文忠怎么死的

一代开国将领李文忠,因病离世,逝后朱元璋亲自提笔撰文写悼语,将其追封为岐阳王,以武靖相称,给他赐配太庙,使他名列功臣庙的第三位。

李文忠画像

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权、谋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处死,牵连众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忠为此极其忧虑,屡屡进谏均被搁置,李文忠唯恐残杀功臣的举动会造成民心尽失带来政权不稳,于是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再次进言。

他彻夜未眠写奏章,待天亮出门前,叮嘱妻子要将孩子好好培育成人,长大后为国效力,做好了此去赴死的准备。在朝中,朱元璋一见到奏折,尚未读完面已色变,读到气愤处,便起身离坐,一面手指李文忠怒斥其胆大包天,但文忠毫不畏惧,反问皇上如果杀尽群臣,以后遇敌还有谁可上战场?朱元璋火冒三丈,命人将其拉下称要将其斩首,最后在皇后的说情下将其罢官留家。

李文忠革职在家后,1383年冬季患病,朱元璋亲自前来探病,并下旨命令华云龙为其负责看病治疗。次年,李文忠去世,享年46岁。朱元璋怀疑文忠是被华云龙下毒致死,遂将其降职,流放家属,妻儿处死。

李文忠与明太祖之间,不仅是血缘上的舅甥关系,还是历经沙场的君臣之联。李文忠十分受到器重,且沉稳有学识,遇到大敌临危不乱,是朱元璋亲信中唯一有学识有谋略的人,也是朱元璋家族中最后一位亲人,在朱元璋开国以及建国,都起到了不可取替的非凡大功。

李文忠公全书

《李文忠公全书》是著名的晚清大臣李鸿章所写的。李文忠公就是李鸿章,文忠是他死后追封的谥号,所以他才被尊称为李文忠公。李鸿章的这本书主要是后人收集的他所写的奏折和公私函电。

《李文忠公全书》照片

这本书最早是由桐城的吴汝纶编撰。后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再加上了大量由吴汝纶搜集的未刊文稿、历史档案馆、复旦图书馆等地收藏的李鸿章文稿,于式枚的《李文忠公尺牍》、江世荣的《捻军史料丛刊》等书集合编撰出了现在大众眼中的《李文忠公全集》。

之所以要将《李文忠公全书》再次编撰的主要原因是这本书中缺失了很多李鸿章的资料,而且因为吴汝纶的个人评价,十分片面地引导了舆论。除此之外,吴汝纶在编撰这本书时,还进行过一定的删削,其中某些有篡改历史的痕迹。这种种原因让这本书无法成为人们客观评价李鸿章这个人,所以最终学者们觉得重新编撰有关于李鸿章的书籍。

至于编撰这本书的理由十分简单,就是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物。在现在的人们中,对于李鸿章的观点分成了很极端的两派。一派认为李鸿章是国家重臣,为国家呕心沥血,忧国忧民;但是另一派却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与慈禧等是一路人。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李文忠公全书》书中对于李鸿章参加了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件事的解说却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

李文忠征北

李文忠19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李文忠首战便获得军功,援助池州击败敌军,且攻下四个县,夺占建德、诸暨,招降王溥。

李文忠画像

1362年,苗兵叛乱,李文忠击退敌兵,稳定金华,夺取处州,守住诸全、义乌、诸暨,将张士诚打击得全军溃覆,占其粮草、将士。1366年,李文忠赴杭牵制敌军,招降余杭守将并礼待,将城内治理得井井有条。次年,李文忠进驻福建,讨伐劫匪,平定了江南一带。

1369年,李文忠开始讨伐北元之路,随常遇春逼元帝退位,常遇春逝后由其接管该部队,太原告急前去救援击退元兵。李文忠令军队靠河扎营自固,大退夜间前来劫营的敌军,大获而归。

次年李文忠带军降服兴和将领,元帝死后其子上位后潜逃,李文忠带兵虏获元昭宗的后宫、将臣、珍宝等,派兵在其后穷追不舍,降服五万余人。此捷一出,李文忠获大封,回京时,得朱元璋亲至城门迎接,升为曹国公享有世袭权。

1371年,李文忠奉命前去协助傅友德安定四川,派兵建了新城驻守要塞后得以返回。次年,李文忠作为副将带兵至蒙古地区,此战艰难且行途不易,双方持平,且失了几员大将遂未能封赏。

1373年,李文忠带兵北攻,多方击退敌军,斩敌方将领,擒元旧臣,守护边防。

1379年,李文忠建洮州卫,并上书求建龙首渠,为历史上首条地下水渠。

傅友德与李文忠

明初大将李文忠,是颍国公傅友德麾下一员不可或缺的猛将。明太祖朱元璋的是他的亲舅舅,然而性格忠厚耿直的李文忠却并未因自己天子外甥的特殊身份而受到过的区别于其他将帅的待遇,他不仅十九岁便跟随傅友德南征北战,更因战功卓著,谋略过人而受到满朝文武的肯定。

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去世,随父躲避战乱,颠沛流离两年后,终于在滁州与舅舅朱元璋相遇。彼时,天下仍处战乱,作为一股刚刚崛起的政治势力,朱元璋正带领部队四处征战,讨伐元朝统治阶级。

由于李文忠天资聪慧,武学兵法都能快速领悟,朱元璋便安排他进入军队,有心栽培他建功立业。起初李文忠以基层军官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出塞,常遇春死后,又随傅友德平定四川,因其骁勇善战、爱惜下属而备受部将爱戴。不久之后,傅友德以数万大军横扫北元,七战七捷,取得生擒元朝贵族十二人、牛羊不计其数的辉煌战果,智勇双全的李文忠,可谓功不可没。

据明朝历史典籍记载,傅友德与李文忠不仅在军事作战上是守望相助的好搭档,在私交方面也相当不错,两人经常在一块儿畅谈古今,纵论国事,引为知己。

可惜的是朱元璋称帝后对早先为他平定天下的武将多有猜忌,先后将蓝玉、傅友德等人迫害致死。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愤然上书,劝朱元璋不可枉杀功臣,否则国将无将才可用。刚愎自用的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罢官,不久,李文忠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标签: 李文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有儿子吗
    明朝李文忠是一个开国的功臣,他曾是朱元璋的侄子,后来14岁之后成了朱元璋的养子,他也为朱元璋建立元朝立下了悍马功劳。李文忠死后的葬礼十分风光,可是据史料记载他却没有善终,那么明朝李文忠是怎么死的呢?李文忠死的时候45岁,他死前有儿子吗,他的
  •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死是正常病亡故还是毒杀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
  • 明朝历史上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为何是个废物
    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绝对是个牛人,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也就是一个处事不惊用兵如神的将领,曾以一千兵士,大败张士诚二十万军队,建国后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当时和徐达常遇春等齐名
  • 暴亡还是毒杀呢?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死之谜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
  • 明朝名将李文忠的简介 李文忠的儿子是谁
    明朝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与此同时他也是朱元璋手下的名将和谋臣,他也是明朝开国的第三功臣。后人对李文忠的评价很高,因为他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那么关于明朝李文忠还有哪些资料,他的的简介是什么呢?李文忠去世的时候45岁,他有儿子吗,他的儿
  • 开国将领李文忠立了哪些功劳?他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19岁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李文忠首战便获得军功,援助池州击败敌军,且攻下四个县,夺占建德、诸暨,招降王溥。1362年,苗兵叛乱,李文忠击退敌兵,稳定金华,夺取处州,守住诸全、义乌、诸暨,将张士诚打击得全军溃覆,占其粮草、将
  • 揭秘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究竟是怎么死的?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
  • 明朝李文忠是什么人 李文忠封爵又封王的原因
    明朝李文忠的是明朝的开国将军,同时他也是朱元璋手下有本事的将领和谋臣,除了君臣的关系,他和朱元璋还是亲戚,彼此有着血缘关系。李文忠这么有本事,按道理朱元璋应该在他生前就给他封王,但是朱元璋没有,而是在他死后封他王的,这是为什么呢?李文忠到底
  • 暴毙还是被毒杀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死亡之谜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
  • 歧阳王李文忠是怎么死的?朱元璋和他有何关系
    元末明初,世道混乱,群雄并起,那个时候名将众多,纷纷崛起于微末之中。而李文忠也是当时极为有名的将领,明朝建国后,论赏军功,李文忠位列第三,得享太庙。歧阳王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县,后来随父亲李贞搬到濠州东乡。李文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