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景隆真的是燕王卧底吗?

   2020-10-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景隆卧底李景隆,自靖难之战后,其战无不败、临危逃难、开城迎敌、投降做官的一系列举动使其被讽刺为“大明战神”,更因其逢战必流失一大批军队被敌军所劫,因而被挖苦为燕军的“运输大队长”、朱棣赢得靖难之战的首席大功臣,那么李景隆真的是燕王卧底吗?

李景隆卧底

李景隆,自靖难之战后,其战无不败、临危逃难、开城迎敌、投降做官的一系列举动使其被讽刺为“大明战神”,更因其逢战必流失一大批军队被敌军所劫,因而被挖苦为燕军的“运输大队长”、朱棣赢得靖难之战的首席大功臣,那么李景隆真的是燕王卧底吗?

李景隆 剧照

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而李景隆正是堂堂的虎门将子出身,由于其父的开国威名,他一继任曹公之位,便受到了皇上的极大信任与赏识,即便本人丝毫未做出什么贡献也肩负重职。朱棣发动靖难之战时,耿炳文首战不捷便被朱允炆撤下,令李景隆担任将军带兵与燕王抗敌。谁知李景隆为人自负,又丝毫不懂用兵,不把老将放在眼里,撤下良将,没有谋略,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最终大败而归。

朱棣为人深谋远虑,他深知李景隆的实力,因此在得知对方战略部署时便心生暗喜,懂得以守为进,守株待兔最终攻其不备,一举击溃。其实朱允炆的战败是必然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李景隆,李景隆只是导致战败的直接因素,由于先帝诛杀功臣,此时朝中已无可用之将,因此朱允炆的不具识人眼力属无奈之举,但换下耿炳文也是战败原因之一。

但想必李景隆定然不是什么卧底,他不过是实实在在的纯废柴,既无智谋也不骁勇,不善带兵打仗又胆小怕事,因此使得燕军几乎不费什么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成功。

朱棣李景隆

李景隆为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起初替建文帝讨伐朱棣叛乱,后来却做了朱棣的官,二者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景隆剧照

明太祖当朝时,唯恐大臣篡权,便给予藩王讨伐皇帝身边贼子的权利。朱允炆当朝时,朱棣有谋反之意,便以此为借口声称欲诛伐奸臣,发动靖难之战,实际上却是为了谋取皇位。

朱棣来势汹汹,一举拿下多处要地,残害功臣,由于朱元璋晚期杀害了众多功臣将士,所以面对燕王兴兵,朝中已无可用之将才。

此时耿炳文作为朝中仅存的老将,朱允炆只好命其带大军出征讨伐,由于耿炳文年岁已高,朱棣又善用计谋,于是挑选时机突袭南军,一举攻下先锋,后又大败其主力军,燕军得胜。朱允炆听闻耿炳文兵败的消息,便不复重用,将其换下,名先帝大将之子李景隆任将军带兵攻燕。

李景隆本不是领兵作战之才,就是一无用公子哥儿,毫无作战经验也罢,为人却骄傲自负,私自妄为,急功近利,不懂用人。因此军中人心涣散,毫无士气可言。朱棣不将其放在眼里,稍稍用计,只守不攻,便请君入瓮,引得李景隆找上门来进攻。李景隆盲目贪功,毫无部署,最终举步维艰,朱棣拿下永平,直驱内蒙古,挟持藩王,围攻李景隆,南军大败。

此次一败,皇帝还继续任用李景隆任总将带大军出兵,谁知其尽选军中庸人,弃用贤将,屡败于燕军,一退再退,最终燕军兵临南京城,李景隆开城门投降。

后朱棣上位,李景隆任要臣,引得群臣不满,最终被弹劾罢职,囚禁于家中身亡。

大明战神李景隆

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

李景隆剧照

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

李景隆承袭了其父的爵位,却丝毫没有继承其父李文忠的军事才能,丝毫不了解兵法,掌兵却不会用兵,带军却不会打仗,屡败屡战,最终拜于朱棣靖难之战,南京陷落。

著名的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曾跟随舅舅朱元璋四处征战,协助他打天下,成为一代开国功臣,被赐封为曹国公。而李景隆正是李文忠之子,即朱元璋的外甥孙。

李景隆,小名九江,继承了父亲的曹公之位,由于其父的名声与威望,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一上位,他便得到重任,曾于都督府管辖军事,官位最高时升至太子太傅。

但李景隆为人并无才能,在官位上吃闲饭,被讥称为白面书生。

靖难之战时,李允炆撤下大将耿炳文,命令李景隆担任将军带兵与燕王抗敌。谁知李景隆为人自负,毫不把老将放在眼里,不懂得用人,最终大败而归。

李允炆过于信任李景隆,自以为其兵败归咎于将士不足,于是赋予其大军令其再次上前线,谁知李景隆屡战屡败,最终降燕,失守南京。

朱棣上位后,重用降臣李景隆,但最终由于群臣不满,将其弹劾,软禁在家中,连续十日不进食还未能死,大致在永乐末年离世。

李景隆父亲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明代功臣位列第三的大将,虽然李景隆为人狂妄自大又胆小无用,但他的父亲却是历史上帮朱元璋打下江山的著名将军。

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的母亲是朱元璋的姐姐,朱家旧时十分贫寒,常靠李家救济,对此十分感激。李文忠十二岁时,家乡旱灾与瘟疫并袭,随父亲前去滁州投奔。朱元璋将他收为义子留在身边。朱元璋还请人指导文忠的学习,他天资聪慧学得很快,通晓诗书,能文善武。

文忠成年后随朱元璋出军池州,首战便立功,从此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李文忠从军后立下屡屡战功,跟随在舅舅朱元璋身边,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官升至大夫、平章事,后将姓氏改回李。明朝建国后,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掌管大都督府与国子监。

1380年朱元璋处死宰相,一并牵连出近万群臣,朝中大乱。李文忠对此十分忧虑,两次上书进言,劝朱元璋在政务上切莫完全听信宦官,并指出其处杀官员造成朝廷动乱会导致以后如若遇敌便无人可用。

但这两份奏章都被搁置,李文忠唯恐其残杀功臣的行为会使其丧失民心导致政权不稳,于是反复思虑之下决定冒死第三次进谏,他彻夜未眠写奏章,做好了此去赴死的准备。果然在朝上令明太祖大发雷霆,怒斥其泼天大胆,将其罢官留家。

朱元璋对此事虽责罚他,但文忠在太祖心中的功臣地位从未减轻,李文忠死后,明太祖还对他加封谥号,李景隆世袭曹公之位。

 
标签: 李景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朱棣收编朵颜三卫后 靠哪3个原因击败李景隆
    朱棣已经率领着精悍骁勇的朵颜三卫回到北平,可李景隆还在城外望着冰块发呆。双方在郑村坝展开激战。朱棣主动出击。李景隆部队本来就已经陷入粮草短缺、衣服单薄、久攻不下的僵局中无心恋战,猛然见到如此士气高昂的精锐骑兵,自然一击即溃。李景隆大败,逃到
  • 智勇双全的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的原因是什么?
    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
  • 明朝草包将军李景隆为何戏称大明战神
    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
  • “官二代”李景隆 被低估的“草包”将军
    一:拥有真才实学的“草包”李景隆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是明代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孙,是一员虎将,明史中记载,他19岁就参加军队,击败天完军,太祖称他骁勇善战为诸军之冠。而李景隆从小就有美名,他喜读兵书,举止雍容,太祖在
  • 揭秘李景隆是不是太宗的卧底?
    李景隆运输大队长除大明战神外,李景隆还有一个称呼,即“运输大队长”,这又是个什么职位呢?李景隆剧照李景隆,虎门将子出身,承袭了父亲的曹国公爵位,借父亲威名,他一上任便极受赏识。建文帝在位时十分重用李景隆,高位官职予以加封,可惜李景隆没能负起
    06-02 李景隆
  • 朱棣李景隆的故事 李景隆与朱棣的恩怨情仇
    朱棣李景隆李景隆为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起初替建文帝讨伐朱棣叛乱,后来却做了朱棣的官,二者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呢?明太祖当朝时,唯恐大臣篡权,便给予藩王讨伐皇帝身边贼子的权利。朱允炆当朝时,朱棣有谋反之意,便以此为借口声称欲诛伐奸臣,发动靖难
  • 李景隆只是坑了建文帝 他竟然坑了两个朝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宋末元初,中国出现了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常败大将军”。此人在军事上一败再败,几乎没打过胜仗,他先坑了南宋,接着又坑了元朝,其“坑人”水平远远超过明初的李景隆。虽然很坑,但他却官运亨通,最后竟然当上了九州兵马副元帅!此人是
  • 揭秘李景隆获“大明战神”这一称号的原因
    大明战神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剧照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
  • 历史上被低估的“草包”将军——李景隆
    一:拥有真才实学的“草包”李景隆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是明代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孙,是一员虎将,明史中记载,他19岁就参加军队,击败天完军,太祖称他骁勇善战为诸军之冠。而李景隆从小就有美名,他喜读兵书,举止雍容,太祖在
    03-27 李景隆
  • 揭秘李景隆为什么被称为燕军运输大队长?
    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剧照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
    02-15 李景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