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发生的原因 北宋和辽国同时衰落

   2020-0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

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

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宋徽宗不仅没有反思造成这两次运动的原因,反而以为童贯平寇有功,依旧对蔡京等人予以重用。

与此同时,北方女真族的势力开始崛起。在女真族内部,对待宋朝的态度也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完颜阿骨打为首的亲宋派,一派是以完颜晟为首的攻宋派。不过当时宋朝和金国之间,还隔着一个辽国,因此为了消灭辽国,宋朝和金国之间结成了短暂的联盟。史称“海上之盟”。为什么称海上呢?之前提到,宋国和金国当时并不接壤,他们只能坐船在海上结盟。结盟的内容,是打败辽国之后,将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宋朝,而原先辽国的土地归金国,当然此前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此后也要全部给金国。这个看似不平等的条件,在宋徽宗眼里看来,却是无比诱惑的。因此燕云十六州自从唐末五代十国起,就不复为中原所有,当年宋太宗企图收复燕云,也功败垂成。如果燕云可在宋徽宗手里收复,那是不世之功。

结盟结成之后,金国和宋朝从两面出兵,夹击辽国。辽国首先和金国交战,被金国打败。残兵败将退到燕京,遭遇了宋国的军队,经过交战,结果宋国被打得打败。虽然最后辽国还是在宋金两国的夹击下覆亡,但同时宋朝的弊端和士兵羸弱的毛病,也让金国人看在了眼里。

1123年七月,张觉事件成为了诱发靖康之变的导火索,同时也是靖康之耻背景的重要原因之一。张觉原先属于辽国将领,在辽国灭亡后投降了金国。但在金国大军撤退之后,他又叛逃到宋朝,被宋朝接纳。金国便以宋朝私纳降将为名,开始向宋朝问责。恰好此时,亲宋的完颜阿骨打去世,帝位由完颜晟继承。他们便以张觉事件为借口,开始了对宋朝的战争。

靖康之耻的原因

靖康之耻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北宋和辽国同时衰落,使得崛起的金国趁虚而入,导致了辽国和北宋的先后灭亡。

在北宋晚期,蔡京、童贯等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但是在辽国,也几乎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因此金国方面渡海来到北宋,和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了从南北两线夹击辽国的军事协议。北宋方面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辽国,因此出兵燕京。不料在燕京城下,被刚刚从和金国作战前线撤退下来的辽国军队击败。最后金国从居庸关出兵,一举攻占了燕京。

根据海上之盟的约定,在击败辽国后,燕云十六州将归北宋所有。但是在灭辽的战争中,北宋方面实在乏善可陈,因此金国拒绝把燕云十六州归还。此时在金国人的眼中,北宋的羸弱和腐败,已经暴露无遗。最终金国和北宋经过协商,金国归还燕云十六州,但是北宋方面需要将原先赐给辽国的岁币转赐给金国。

1123年7月,一位名叫张觉的原辽国将领,在投降金国后,又带着金平州来投奔北宋,被北宋接纳。金国得知此事后,就遣使对北宋进行责问,为何私纳金国叛将。迫于压力,北宋不得不处斩了张觉,但金国对此依然不肯罢休。恰好此时,原先一直主张亲宋的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去世,他的弟弟完颜晟继位,是为金太宗。金太宗是一位军事野心家,他一直主张吞并北宋,因此他以张觉事件为借口,兵分两路,开始了对北宋的战争,并在靖康二年攻克了北宋的首都开封。

因此,靖康之耻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政策性失误和军事性失误,而张觉事件成为了金国入侵北宋的借口,也成为了靖康之耻的导火索。

靖康之耻 岳飞

公元1126元,宋徽宗退位,太子赵桓即位,年号靖康。靖康意思为平静安详,也同时是当时宋朝皇族、贵戚、大臣子民们的意愿。经历了宋徽宗一朝的腐朽统治,大宋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金兵大军压境的险境。靖康之耻岳飞有什么故事呢?

然而新上任的皇帝并无法扭转局势,开封再度被金兵围困。靖康二年,金军攻破京城,太上皇宋徽宗及皇帝宋钦宗父子被俘虏,随同大量皇族、后宫妃嫔及王公大臣三千多人被逼北上,京城多载积蓄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称的靖康之耻。岳飞,作为南宋抗金名将,此时的处境又是怎么样的呢?该事件又对他有什么影响呢?

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岳飞年龄在20出头,正是血气方刚,身强力壮之年。据历史记载,靖康元年,岳飞已在开封至曹州一带浴血奋战,一路跟随刘浩军、宗泽进军驰援开封。由于康王赵构自保不救,加之所属部队人数力竭,虽与金军力战多场取得胜利,但却难以撼动金军的根本。1127年四月京城沦陷,史称“靖康之耻”,此时岳飞也只能在另一战场上与金军对持、激战。

随后,赵构即位,是为南宋高宗。岳飞不顾职位卑微,披肝沥胆,直言上书。谏言趁金军轻敌、懈怠之机北上讨伐,光复中原。而然因赵构更器重投降派,千言上书换回来的却是,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然而,亲身目睹”靖康之耻”给百姓、国家带来巨大灾难的岳飞并没有因为被逐出军营选择归隐。相反他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再度投入与金兵的战斗。

“靖康之耻”对岳飞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坚定了抗金救国的信念,也是对“精忠报国”的完全诠释。

靖康之耻的影响

公元1127年,是北宋灭亡的最后日子。金兵二次围困京城,最终城破国亡。皇帝、大臣、妃嫔被俘虏,京城被掘地三尺、洗劫一空。因当年年号为靖康,史称“靖康之耻”。该事件纵观华夏三千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对后续也有深刻的影响。

靖康之耻的影响首先从当时的情况上,可以说完全击破了宋朝高层统治的信心。后来即位的南宋高宗赵构更是将对金国的政策倾向于求和而不是力图光复中原。金兵破城后的烧杀抢掠及被俘虏的王室大臣遭遇。严重打击了当朝统治者的信心,偏安一隅似乎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所此影响,北进抗金的岳飞等将士浴血拼杀,刚取得一定战果就立即被“十二道金牌”勒令退兵。使南宋在战略态势上完全陷于被动之中。虽说南宋最终灭亡是有多种原因,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结果,但靖康之耻的影响视乎都一直伴随着整个南宋,信心上的溃败负面影响深远、深刻。

但把靖康之耻的影响放入中国历史长河中,它的影响有时却不完全是负面的。在明朝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明英宗御驾亲征,带领着几乎是当时全国军队主力讨伐瓦刺。结果兵败被俘,大明主力军几乎全军覆灭。当时在制定与瓦刺是战是和的方针也出现了重大分歧。最终主站派以宋朝之事说服当朝皇帝,发起了北京保卫战,最终一战力退瓦刺,取得胜利。

靖康之耻不但在当时影响深远,且对后世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当时一方面打击了当局者反击的信心,但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标签: 辽国 北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代的辽国指现在哪里 宋代的辽国指现在的什么位置
    宋代的辽国指现在哪里 宋代的辽国指现在的什么
    1、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 2、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 古代的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辽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古代的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辽国是现在的什
    1、辽国初期大致在现如今的东北一带,包括内蒙古、山西、河北,另外还有黄河以北的一些地区。2、辽国在全盛时期,疆域也非常广阔,东北至库页岛、西抵阿尔泰山、南至天津市梅河以及山西雁门关一代,首都位于上京临潢府,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赤峰市附近地区,国
  • 古代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辽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古代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辽国是现在的什么地
    1、古代的辽国就是在如今的蒙古高原,黑龙江流域,其囊括了如今的东三省,甚至发展到了内蒙古等地区。2、辽国最早是由耶律阿保机建立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命名为契丹国,契丹国之所以发展壮大,主要是因为在宋朝时期烟云十六州被契丹给侵占,让契丹得到了快
  • 宋朝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宋朝辽国现在到底是哪里呢
    宋朝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宋朝辽国现在到底是哪里
    1、辽国与金国最初来的地盘是中国源东北三省一带、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同时外东北西部地区、外蒙古东南部地区也是辽、金的原始地盘。2、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契丹族本是游
  • 宋朝年间金国和辽国国都在哪里 宋朝年间金国和辽国国都在什么地方
    宋朝年间金国和辽国国都在哪里 宋朝年间金国和
    1、辽国是由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契丹族建立的,一般认为辽国始于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辽国先后用契丹、大辽、大契丹等作为国号。2、辽国建立政权初期,其疆域位于现今辽河流域。而鼎盛时期的辽国,其疆域囊括了现今的库页岛;北部到达了
  • 辽朝为什么要三番五次更改国号意欲何为?
    在辽国218年的历史上,“大契丹”与“大辽”两个国号是交替使用的。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时,契丹仅仅控有塞北地区,故其国号为“大契丹”。938年,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于是辽太宗为这一新纳入的版图创立一新的国号——大辽。94
    12-29 辽国国号
  • 宋辽战争结局续: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宋辽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最终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结束了25年宋辽战争。百年后金朝建立,宋徽宗与金太祖订立海上之盟,于1122年派童贯、种师道、
    12-27 辽国
  • 辽国宰相张俭 一件皮袍穿三十年勤感动皇帝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曾国藩曾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翻开厚重的中华历史,勤俭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辽国宰相张俭的事
    12-26 宰相辽国
  • 断臂皇后传奇:坐镇大辽 一次砍下百名大臣脑袋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
    12-26 辽国皇后
  • 全民偶像宋仁宗 去世时辽国皇帝都为他流泪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消息从皇宫传到街市,开封街头的一个小乞丐,起初一愣,接着竟放声大哭,踉踉跄跄就往皇宫跑。谁知宫门外早挤满了人,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稚气的小孩……哭做一团,披着白麻,烧着纸钱,给皇帝“送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