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疑云 刘备为什么在失去荆州后会冲动伐吴?

   2020-07-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备伐吴一事也算是整个三国最有名的公案之一了? 首先我想提示一点:古人的乡土观念之浓厚程度几乎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而割据巴蜀的刘备集团的基石正是荆州士人群们,这一点是理解蜀汉很多政策的基础(尤其葛相几乎后半生都在走这根钢丝),伐吴亦不例外。且

刘备伐吴一事也算是整个三国最有名的公案之一了?

首先我想提示一点:古人的乡土观念之浓厚程度几乎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而割据巴蜀的刘备集团的基石正是荆州士人群们,这一点是理解蜀汉很多政策的基础(尤其葛相几乎后半生都在走这根钢丝),伐吴亦不例外。且不论其余,仅从人事上着眼,如果坐视荆州易主而按兵不动,难免如武二郎所说,“冷了兄弟们的心”,所以,即使是一种姿态,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君不见,伐吴令下,除了益州士人秦宓站出来说了几句天道,唯一劝谏的便只有河北元从赵子龙,而诸葛亮以下荆州冠盖们纷纷不置一词。倒是战事失败后诸葛亮借怀念法正的缘由,真真切切做了一回“事后诸葛亮”,不过“就复东行,不复倾危”云云,也不过是自己奇谋为短,孝直若在陆伯言何足道哉之类的牢骚罢了。

但是,如果说此战是一场认真准备在荆州大打,一定要收复荆州的战争,恐怕犹有未周之处。简单说,蜀汉基本没有把握通过战争恢复关羽失败前荆州的格局。对于此中关节,田余庆先生在《<隆中对>再认识》一文中说的很清楚:

荆州本是四战之地,赤壁战后纠纷迭起。后来孙刘妥协,刘备所得不过长江以南、湘水以西郡县,这并非荆州的发达之区,不能凭以抗拒孙吴用扬州为资而随时可能发动的攻击。刘备主力入蜀后,孙权不会长久容忍留在荆州的刘备势力,刘备也难于长久维持在荆州的军事存在,这是很清楚的事。……所以,问题不在于刘备之弃荆州,而在于荆州之不得不弃。

田先生所言“孙刘妥协”一事,指的是建安二十年的湘水之盟。该年孙权索荆州不得,一怒之下开衅,令吕蒙夺三郡,刘备亲至公安争夺荆州。此时刘备新定蜀中,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正在向个人事业的巅峰迈进,这次争夺荆州之战更是派出关羽前驻益阳(张飞、马超应亦随征,因张郃连续攻击巴西时原应驻守此地的张飞消失,兵进宕渠时才返回,而《山阳公载记》曰关张马三将与刘备俱会,此事只可能发生在此时),更有诸葛亮居中调度(参见《诸葛瑾传》: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如此超豪华阵容,只因为曹操攻汉中,不得已匆忙收尾,东西中分荆州,等于承认吴国的既得权利,为日后埋下祸根。而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关羽已经不在,孙吴的实力与决心均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汉国又哪里有争夺荆州的资本?简单说,以汉国薄弱的实力,荆益事实上是无法兼顾的。当然,这个论断的前提是,下游的盟友是孙吴,我对孙权的评价很简单:一个乱世里的高级混子。可以说,自从他与吕蒙关于荆徐之争的晤对结束,联盟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关于伐吴的真实动机,或可参详第三者更为公正的评述。魏国谋士中,对这个问题分析的最透彻的是刘晔,对于魏国朝野认为刘备无实力伐吴(这也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印证了蜀汉的真实目标绝非夺荆州)的论调,他分析道: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

这里的意思说的很明显,“用众以示其有余”,也就是要打就要大打,要一次把所有的家底亮出来,以在谈判桌上拿到合适的价码。放在现代政治中,这也是很有效的策略,其实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十七年的新中国。当然,这种赌局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两弱相争时,强大的那一方不能拥有很强大的政治智慧,显然,曹丕满足这个条件,比起孙权来,他实在还嫩的很,“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从这句话看来,刚忙完禅让的他似乎真的把自己当成尧舜了。

理清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刘备在前线的军事行动为何如此诡异了。正如田余庆所言:“蜀自出军至覆败,整整一年;兵屯峡口,亦历七八月之久。蜀军连兵立屯,作固守状,并未试图强攻。”田先生谓这种安排是因为刘备集团本身战略的不确定,我却以为刘备一开始就没有全复荆州乃至灭吴的打算,之所以摆出防守的姿态,乃至作为征战一生的老革被曹丕之流嘲笑“备不晓兵”,无他,希望在谈判桌上获得成果而已。此时活跃在外交前线的仍然是蜀国人民的老朋友诸葛瑾,而蜀国方面的使节史无明载,仅在孙权赞扬邓芝的话中有侧面涉及,“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不知为何,外交天才诸葛亮此次并未斡旋其中,丁厷掞张之流显然将事情办砸了,以至于已经返回秭归后方的刘备再次赶到峡口督战,意图再打一个大胜仗来威逼吴方让步,却不料天意弄人,陆逊一战成名。我想,这才是诸葛亮孝直之叹的本意。

双方不欲大打,而倾向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这可从战后的解决找到旁证。三大战役的另外两场,官渡一战曹操一直穷追猛打到河北,赤壁战后联军在江陵耗了一年,而夷陵之战后两边立即停战。不仅陆逊不追,作为失败者的刘备还写了封信来喊喊“吾将复东”的口号,而陆逊也只能以“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相告。显然,即使刘备不死,新时期的吴蜀联盟也已箭在弦上了。曹丕可以傻一次,但不会永远傻下去。

最后提一点,那种刘备借刀杀关羽的阴谋论是绝不可取的。刘备不救关羽的原因早经蜀汉罪臣廖立得以披露,是缘于当时二入汉中,准备东西响应之故。这也再次反映了在有东吴这样的盟友在侧时,荆益不能兼顾的尴尬现实。事实上,关羽作为蜀汉难得的帅才,因为盟友毁盟而死,实在是整个汉国的重大损失。更不要说他与主君刘备的个人情谊了,先主一生能得人死力的原因,无非是赤诚相待,糜芳临阵倒戈而不责糜竺,黄权北投曹魏而善待家眷,更何况相随颠沛数十载,恩尤父子的关云长乎?正如刘晔所说一样,就算是为了“终始之分”,也需要刘备去打这场仗。而在我看来,这种“终始之分”除了对关羽的,更是对刘备自己的,无论我们如何评价作为历史人物的他,他的确将属于自己的“道”贯彻到了生命中的每一刻。

 
标签: 荆州 三国 刘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具体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中刘
    1、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很多人都以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但事实并非如此。刘表占据的荆州地区物产丰富,水路交通发达,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刘表病逝后,魏、蜀、吴爆发赤壁之战,分瓜了无人管辖
  • 三国时期荆州是今天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荆州是今天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
    1、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 2、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 3、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
  • 本可灭掉曹魏 可孙权为何非要背盟夺取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五月,刘备与曹操之间近两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宣告结束,曹魏主将夏侯渊阵亡,刘备取得汉中;八月,驻守南郡江陵的关羽在北攻南郡襄阳、樊城的战斗中取得大捷,斩杀曹魏大将庞德、俘获了大将于禁在内的三万人,
    12-30 孙权荆州
  • 刘备为提防关羽做哪些安排 关羽非荆州一把手
    终其一生,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事事皆为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考虑,但到头来,却落得身死麦城的悲惨结局。忠诚无错,但在枭雄并起的年代,忠诚最终会沦为权力的附庸。不懂权谋的关羽,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关于关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刘备
  • 谁是赢家 “借荆州”前后孙刘两家争斗真相
    赤壁之战期间,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水师于长江中游地区,迫使本已控制南郡的曹操势力不得不放弃南下及东进之战略意图,据守襄阳。当曹操北归之后,围绕着当时荆州南郡所在地江陵城的归属问题,孙刘两家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角逐,由此使得刘备关于向孙
    12-26 荆州
  •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是怎样袭占荆州何湖南的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
  • 三国时期创业教训 刘表创业荆州最终虎头蛇尾
    在东汉末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吞并、并购成为公司存在的常态时,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一家公司既不发展壮大,不去收购并购其他公司,也不衰弱下滑,不被其他公司吞并收购,而是在保守型的轨道上良性发展?高富帅经理将荆州公司经营成天下人向往的乐土大家
  • 吕蒙是怎么样谋划偷袭荆州?关羽何以败走麦城?
    吕蒙是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这么厉害?吕蒙字子明,幼年丧父,在战乱中随母亲南渡,依靠姊夫邓当。十五岁当兵时,还不认识一个大字,被大家讥笑为“吴下阿蒙”。吕蒙在这种环境下,经常受辱。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了,杀了官吏,投奔到孙策阵营。孙策倒很赏识他
  • 文武双全的关羽究竟为什么会“大意失荆州”?
    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帝国,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错误之后,悄然间走向它的覆亡。这些错误,每一个都是那么让人揪心,那么让人伤神。因为这都是些伟大的错误,是人生无可逃避、必须要犯的错误。有些错误,是专属于伟大人格的。英
    12-20 荆州关羽
  • 留关羽镇荆州 是蜀国刘备生平的最大失误啊
    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其结果如何显然是最有力的判断依据。关羽镇守荆州期间遇到的第一个大挑战就是孙权方面对荆州的领土要求,但这位受任“董督荆州事”的“万人敌”却没能阻止东吴袭取三郡的军事行动,刘备与孙权两大集团在荆州的第一次较量以刘备方的全面妥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