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时期人们就爱开派对 上下级通过派对建友谊

   2020-10-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两千八百年多年前的周宣王时代,中国北方某处的山谷里,传来伐木的声音。一阵接一阵的伐木声中,又传来啾啾、叽叽、喳喳的鸟鸣声。鸟儿为什么鸣唱?因为它们从幽深的谷底迁到高高的乔木上,“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从这个自然界的迁移现

两千八百年多年前的周宣王时代,中国北方某处的山谷里,传来伐木的声音。一阵接一阵的伐木声中,又传来啾啾、叽叽、喳喳的鸟鸣声。鸟儿为什么鸣唱?因为它们从幽深的谷底迁到高高的乔木上,“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从这个自然界的迁移现象中,产生了我们常用的民居人事现象——“乔迁之喜”。鸟儿搬家,关我们人类什么事?殊不知,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天人合一,对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先民中的文青们,都能往人事方面联系。原来,小鸟飞上乔木,是要寻找同类,呼朋引伴,追求友谊,“求其友声”。

在周朝文青的眼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与人事有关。诗人不禁感叹,小鸟啊小鸟,你们都知道要建立朋友圈,我们人类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建立朋友圈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让社会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终和且平”。怎么建立朋友圈呢?举办一次小型派对吧。于是,还是在一片伐木声中,某位文青把院子洒扫得干干净净,把竹子做的蝶儿碗摆得整整齐齐,赶紧把羊圈里那肥肥的羔羊拿出来待客,吩咐家里人把美酒里的酒糟过滤出来,把酒杯都给我倒满,满到泡沫从酒杯口溢出来。当然,周朝没有啤酒,这里只是根据现代的情景对当时做的一个猜想。

派对现场布置妥了,接下来该考虑请贵客嘉宾的事了?请谁呢?邀请名单出来,既有同姓的亲戚,“以速诸父”;也有异姓的亲戚,“以速诸舅”。所谓速,就是请的意思,如果不好理解,可以结合成语“不速之客”来理解。山谷里的伐木声还在持续,那斧头似乎也在敲击着主人的心窝,他有些急躁了,时不时地跑到门口去张望,可谓望穿秋水: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怎么还不来呢?我斟好了美酒,烹好了佳肴,你们怎么还不来呢,“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可别浪费我的一片殷勤。

其实,不是客人不来,而是主人太心急。主人的担心无疑是多余的,瞧瞧,一到时间,贵宾们都到齐了。友谊天长地久,那就得多喝酒,家里的美酒喝完了,赶快去市场上买,“有酒湑我,无酒酤我”。既有伐木的声音,又有沽酒之处,我猜测这场派对发生在一个小山镇里。派对的高潮来了,小伙伴们击起了鼓,虽然没法弄清楚西周时期派对上奏的是什么乐,跳的是什么舞,但字里行间对当时的气氛有生动的描写,只见主客们都已经忘形,随着鼓声疯狂起舞,“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这是一次极其尽兴的派对,也是一次余味无穷的派对,酒喝够了,舞跳够了,但友谊还没有叙够。于是大家约好,等哥和姐下次有空的时候再来,把盏言欢,“迨我暇矣,饮此湑矣。”为什么一次普通的酒会派对,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记叙呢?这里面的历史信息量特别丰富。这首诗作于周宣王时代,之前刚刚经历了一场危机,周宣王提倡以“友”的精神来化解当时的危机,主张从天子到群臣,乃至庶民百姓,都不能忘记旧朋友,同时要结识新朋友。

当时的人认识到,友谊是让社会温暖的要素,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要素,“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社会各个群体,都要有真挚的友谊,才能成事。而当时友谊的具体标准就是:“亲亲以睦友,友贤不弃,不遗故旧”,主张家族内部要和睦,朋友之间友谊深笃而持久,不要因为没有利用价值,转眼就不认人,所以要“不遗故旧”。可见,当时要建立一个友爱型的社会。

上下级之间通过派对建立友谊

之前讲的是平级友辈之间的感情,而上下级之间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友爱的朋友圈呢?有的,同样是在周宣王时代,为了培养上下级之间的友谊关系,老板和员工之间举行派对时,会唱起一首叫《鹿鸣》的歌。关于这首《鹿鸣》,有大家熟悉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周宣王时代,为了让君臣关系,也就是上下级关系,更加亲切自然,他们想到了开派对。朱熹就是这么解释的,认为可以通过派对拉近上下级关系,“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

这样的派对,生动活泼而有序。宴会的开头,歌者就唱起来:“小鹿啊小鹿,在野外吃着青草。”这开派对跟鹿鸣有啥关系?原来,他们是借助大自然的动物来比喻人类的友谊,小鹿们在野外发现丰美的草地,高兴得呼朋引伴来吃草。把上下级比喻成森林里的一群萌鹿,关系一下就拉近了。接下来,“鼓瑟吹笙”,乐工演奏,主人献词,歌手演唱,要唱足三首。当然,客人们不能干听着、干看着,小礼物那是不能少的。有人会提着竹筐出来,一份一份地发小礼物,“承筐是将”。

对嘉宾的要求是什么呢?知名度不是门槛和指标,不是说你够红够有人气就有资格参加派对,在宴会上说自己的感情隐私或者爆一两条猛料,在那时也不时兴。那时讲究的是人品,嘉宾们必须能够在品德上做出示范,能起到引领众人走上康庄大道的作用,“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在座的贵客,向大伙显示的不是珠光宝气和社会人气,而是美好的品德。

主客之间,都以加强修养为激励,主人有美酒,嘉宾有美德。虽然喝酒喝得尽兴,但彼此都不会显示出轻佻的模样,大家和和乐乐,在派对上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还是那句话,周朝要建立的是一个友爱型的社会。这种派对,起初是在朝廷举行,后来慢慢地推广到民间。从《鹿鸣》可以看出,中国先民的宴饮派对,其主题还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互信这个主题是蛮高大上的,如果只是胡吃海喝,孔夫子也不会把它保存下来了。

 
标签: 周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为什么周朝分东周和西周,而宋朝分南宋和北宋?
    东西周、南北宋的分法,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而划分的,主要根据两个阶段都城的相对位置划分的。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北宋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10-14
  • 大周是哪个朝代 大周朝代介绍
    大周是哪个朝代 大周朝代介绍
    1、大周是指南周,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区别于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周朝。2、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在政治上,前期曾任用酷吏打击
  • 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哪一朝共多少年 周朝介绍
    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哪一朝共多少年 周朝介绍
    1、中国历史朝代最长的是周朝。2、周朝共计791年。(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3、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4、
  • 周朝有哪几个皇帝 周朝共有多少个皇帝
    周朝有哪几个皇帝 周朝共有多少个皇帝
    1、周王朝在791年间共传30代37个帝王。周朝皇帝姓“姬”。 2、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 3、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
  •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1、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她参政到辅政的从属地位,实现她亲自称帝治国的政治目的。其主要原因有两条:为显姓氏,掌根本。据史书记载:“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首曰武,遂以为氏”。武则天也以周氏后裔自居。唐显庆初年,高宗曾封
  • 周幽王姬宫湦简介 烽火戏诸侯的西周亡国之君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eng(一声)。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幽王二年(前
  • 周朝为何能享国八百年?
    我们研读历史,就能以史为鑑。周朝绵延八百五十六年,原因何在?孝和悌。在周朝,孝悌的概念就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周武王的父亲是周文王,周文王的父亲是王季,周文王对他的父亲非常孝顺,确实做到「晨则省,昏则定」。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他都一定三次前
    12-28 周朝
  • 周朝疆域 将领土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诸侯
    领土区域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行政区划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
  • 夏朝不孝可能判死刑 周朝规定60岁以上要有肉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开始实施,“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子女今后不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父母将构成违法。那么,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古代,又是如何解决养老这一问题的呢——《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
    12-24 夏朝周朝
  • 楚国的崛起之路 从一次周王室鄙视后的奋进开始
    在当今时代,古老的楚国文化依旧处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说高贵精神的屈原以及端午节,就是在日常谈吐中,人们常用的一些名句成语也是楚国先祖,用生命和智慧演绎出来并流传后世,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伟大的组成。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12-23 周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