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总统冯国璋多贪财 中南海的鱼都要往外卖

   2020-06-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当上代总统后,冯国璋住进了中南海。有一次饭后散步,他见三海里有很多漂亮的大鱼,就问身边的人:“这都是些什么鱼啊?”“回总统,什么鱼都有,都是珍稀品种。”随侍人员连忙回道,“您看那几条,是袁大人执政时,河南进贡的黄河大鲤鱼。”“哎呦,这条红色

当上代总统后,冯国璋住进了中南海。有一次饭后散步,他见三海里有很多漂亮的大鱼,就问身边的人:“这都是些什么鱼啊?”

“回总统,什么鱼都有,都是珍稀品种。”随侍人员连忙回道,“您看那几条,是袁大人执政时,河南进贡的黄河大鲤鱼。”

“哎呦,这条红色的鱼,足有三尺长吧!”冯国璋突然指着面前一条鱼问。

“是的,总统,这里面还有一条名贵的鲫鱼,据说已经活了六七百年,大约重40多斤。您找找看,这条鲫鱼脖子上系了两道金圈,上面挂了两块金牌,应该不难找。”随侍人员见总统对这些鱼饶有兴趣,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自明朝嘉靖以来,中南海的每一个主人都会在活鱼翅上插御字金牌,然后鱼放入水中,其中大的鱼有上百斤重呢!”

“恩,不错,把这些鱼卖了肯定能得不少钱吧?

当时,随侍人员以为总统只是说笑,却没想到,第二天冯国璋就派人把这些鱼全部打捞上来,以高价卖出。一时间,北京的饭馆里争相竞卖“总统鱼”。冯国璋去世后,有人曾写下挽联:“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

冯国璋做代总统时,不仅对中南海里的鱼儿下手,对家乡河间县历代遗留下来的名木古树也不放过,竟将它们全部砍伐,运到天津高价卖出,激起很大的民愤。后来冯国璋站出来解释说:“树龄过老容易腐烂,所以我派人将它们砍掉,是为了种植新树。这种新树的全部费用,由我全部负担。”但当老百姓种植新树后,找总统报销费用时,冯国璋竟置之不理。那时曾有人写下对联:“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

本文摘自《中国军阀的最后结局》,作者:扬帆,出版:华文出版社

1917年4月2日,对于冯国璋来说,这是他发迹之后最难忘的一天。这天晚上,冯国璋在南京府邸的书房里办公时,忽闻外面传来一阵喊叫声:“着火了!着火了!”紧接着房门被撞开,周砥和冯国璋几名部下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着火啦,快走!”周砥大声喊着。没等冯国璋反应过来,就被众人推到了书房外。这时冯国璋才发现,前院的一个角落已燃起熊熊大火。待来到府邸外的安全地带,不到十分钟时间,迅速蔓延的大火已经将整个府邸包围了。

军警们拼命扑救,直到3日早上8点,才将大火完全浇灭。事后查出起火系电线漏电引起,过火房间达60余间。看着面目全非的府邸,想到被烧毁的现金债券以及各种值钱物品,冯国璋仰天长叹:“天丧予”。

时隔两年半之后,冯国璋仍对这次大火烧毁的家产痛心不已,尤其在即将离世之际,更觉得那场大火是由于自己疏于管理所引起,越发觉得亏了妻妾儿女。

冯国璋一生善于敛财,积攒钱财资产无数,仅天津就有房产三处,共计房间620间,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在北京仅帽儿胡同的本宅,就有房屋500多间;在煤渣胡同有房屋30多间,元勋大人胡同和西堂子胡同还有房屋40多间。冯国璋的地产与田庄主要在江苏与直隶两省,其中在直隶的土地共计约1100余顷,在江苏的土地主要是与张謇合办的企业,占地70万亩。冯国璋一生进行的土地交易无数,其中尤以直隶都督任上的一笔交易数额为最,当时伙同有关官员以清东陵放荒为借口,廉价购得1万余顷土地,除将其中3000亩转让议员宁世恩外,其他均用于交易,从中获利甚丰。除此之外,冯国璋在金融业、工商业也有诸多投资。

冯国璋在任时,除了每年几十万元薪俸(军统及都督时年俸10万,副总统及代总统时年俸36万),和出任禁卫军总统官后每年300多万军饷的余额,以及冯国璋各种经济投资的收益外,他在各任上利用职务之便搜刮的钱财也不在少数。

而冯国璋的敛财术也颇有一些笑话。当上代总统后,冯国璋住进了中南海。有一次饭后散步,他见三海里有很多漂亮的大鱼,就问身边的人:“这都是些什么鱼啊?”

“回总统,什么鱼都有,都是珍稀品种。”随侍人员连忙回道,“您看那几条,是袁大人执政时,河南进贡的黄河大鲤鱼。”

“哎呦,这条红色的鱼,足有三尺长吧!”冯国璋突然指着面前一条鱼问。

“是的,总统,这里面还有一条名贵的鲫鱼,据说已经活了六七百年,大约重40多斤。您找找看,这条鲫鱼脖子上系了两道金圈,上面挂了两块金牌,应该不难找。”随侍人员见总统对这些鱼饶有兴趣,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自明朝嘉靖以来,中南海的每一个主人都会在活鱼翅上插御字金牌,然后鱼放入水中,其中大的鱼有上百斤重呢!”

“恩,不错,把这些鱼卖了肯定能得不少钱吧?

当时,随侍人员以为总统只是说笑,却没想到,第二天冯国璋就派人把这些鱼全部打捞上来,以高价卖出。一时间,北京的饭馆里争相竞卖“总统鱼”。冯国璋去世后,有人曾写下挽联:“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

冯国璋做代总统时,不仅对中南海里的鱼儿下手,对家乡河间县历代遗留下来的名木古树也不放过,竟将它们全部砍伐,运到天津高价卖出,激起很大的民愤。后来冯国璋站出来解释说:“树龄过老容易腐烂,所以我派人将它们砍掉,是为了种植新树。这种新树的全部费用,由我全部负担。”但当老百姓种植新树后,找总统报销费用时,冯国璋竟置之不理。那时曾有人写下对联:“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

不过,冯国璋聚敛来的钱财不一定都进了个人腰包,毕竟当时的民国大总统着实不好当,各省不仅不上缴税收,而且都向中央伸手要钱。北洋政府期间,除了袁世凯执政时有两年能保证收支平衡,其余时间均靠借债度日,有时总统也不得不自掏腰包。

因此,冯国璋入京就任代理大总统前,特地向段祺瑞要了崇文门监督这个肥缺,用崇文门监督每个月拿到的20万元商业税供给总统府的日常开支。

除了对财产的牵挂,冯国璋牵挂的另一件事便是和平统一,为此,他于逝世前口授遗言,嘱托总统府秘书长张一麟转呈徐世昌,希望总统力主和平统一,并特地嘱托张一麟向各省长官发表遗电,再一次表明他的主张:“愿内外同心,化除轸域,早日完成和平统一。”

1919年12月28日晚11时,冯国璋在北京地安门帽儿胡同冯宅里病逝,终年60岁。

冯国璋的突然离世,令大总统徐世昌极为震惊与惋惜,他正准备请冯国璋帮助调和直皖关系,恢复南北和谈,却不料遭此变故。30日一大早,徐世昌、段祺瑞、国务总理靳云鹏及全体阁员前往冯府吊唁,诸人均悲痛至极,放声大哭。

随后,国务院批准予以国葬,先后拨给治丧费1万元、丧葬费10万元。1920年2月2日,冯国璋的灵柩从北京帽儿胡同冯宅起扛,于4日下午暂厝于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冯氏家祠。

冯国璋墓坐落于西诗经村东头,由徐世昌、曹锟于1917年开始为其建造,到冯国璋逝世尚未竣工。由于原墓规模较小,已不适宜“国葬”,因此在原墓地基础上又加以扩建,3月26日“国墓”竣工后,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冯国璋的国墓耗工万余,耗银50余万两,历时三年方才建成,但冯国璋的遗体并没有安葬在“国墓”里,“国墓”里只有冯国璋本人的绫布戎装画像。而他的遗体,在国葬仪式前夜,被家人悄悄埋入古洋河畔黄龙湾的冯氏祖坟中。

即便如此,冯国璋去世后仍没有享受多久安宁。文化大革命期间,天津师范学院的30多名造反派,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下,乘坐汽车来到河间西诗经村,找到冯氏祖坟,扒开了冯国璋夫人吴氏、周氏的合葬坟墓,撬开棺木,发现她们的尸体已经成了骷髅,衣服见风顷刻之间化为了粉末。

冯国璋的棺木在同一墓穴的南侧,撬开棺木后,发现尸体保存完好,皮肤呈鲜红色,面容栩栩如生。此时距冯国璋下葬已有46年,其尸体能保存如此完好,应与其棺木及身戴佩饰不无关系。

冯国璋的棺材由十分珍贵的阴沉木制成,棺材底、帮、盖分别厚一寸、二寸、三寸,又经一层漆一层绢反复加厚,最后底、帮、盖分别增至四寸、五寸、六寸。冯国璋的尸身上,佩戴着一挂紫檀木所制的串珠,共108颗,口中含有浅红色杏核般大小的宝珍珠一颗,右手握着翡翠鼻烟壶,左手佩戴玛瑙扳指。

被扬尸后,冯国璋的后代又将零散的尸骨偷偷聚敛到一起,埋在距离其祖坟不远的枯井里,希望他从此不再遭受打扰。

历史评说

作为“北洋三杰”之一,冯国璋与段祺瑞同为袁世凯的左膀右臂。与段祺瑞相比,冯国璋处事圆滑,左右逢源。在袁世凯被开缺回籍,其亲信纷纷遭到贬黜的情况下,惟冯国璋一枝独秀,颇受清廷青睐,这无不得益于他平时对清廷的巧妙周旋与逢迎。在镇压辛亥革命中,冯国璋违抗袁世凯的停战命令,决心一举攻下武昌为清廷建功立业。但当他看清自己的目的无法实现时,立刻向袁世凯表示效忠,他的“务实”,让他得以继续在袁世凯这棵大树下乘凉。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冯国璋当居首功。他领衔下的“五将军密电”,直接造成袁世凯主动放弃帝制。而他对袁世凯心腹陈宦、汤芗铭等人的策动,也直接促成“二陈一汤”背叛袁世凯,给了袁世凯致命打击。

袁世凯逝世后,冯国璋与段祺瑞争当北洋老大,虽然段祺瑞掌控中枢,而冯国璋手握重兵,占据东南,南北联络,尤其与南方交好,不仅顺利当选副总统,而且利用张勋复辟之机,一举而成为代总统,似乎更胜段祺瑞一筹。在新一轮的府院之争中,冯国璋的直系实力虽在段祺瑞的皖系之上,但由于处在皖系的包围中,加上其政治势力无法与皖系相抗衡,最终败在段祺瑞控制的安福系之下。

与段祺瑞的清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冯国璋的敛财无度,他高价出售中南海之鱼,曾以“餐馆竞卖总统鱼”传闻笑柄。

值得一提的是,冯国璋一生在军事上建树颇多。首先,冯国璋是中国早期军事现代化的开拓者之一。他曾两度出使日本,学习先进军事。他心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吸取日本先进的军事经验,又结合中国实际,屡屡向上司和清廷进言,改革军制,大大推进了中国军事的发展。北洋新军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新式陆军的楷模,冯国璋功不可没。其次,他致力于建设北洋武备师范学堂等多所新式军事学堂,实施先进的军事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先进的军事人才。再次,他拥有出色的战功及军事理论,北洋新军的兵法操典均由冯国璋一手编订,其《新建陆军操典》,是中国近代陆军史上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标签: 民国 冯国璋 总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