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明成祖取代建文帝是否是历史的进步?

   2020-10-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历史学者对明成祖取代建文帝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建文皇帝推行仁政,矫正的太祖皇帝的一些严刑峻法,推行一些儒家仁政,有人明成祖比建文帝果断大气,朱棣登基之后,明朝从此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明成祖取代建文帝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对明朝后世影响如何

历史学者对明成祖取代建文帝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建文皇帝推行仁政,矫正的太祖皇帝的一些严刑峻法,推行一些儒家仁政,有人明成祖比建文帝果断大气,朱棣登基之后,明朝从此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明成祖取代建文帝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对明朝后世影响如何?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代的第二位皇帝。他即位后,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广施仁政,观其所为,平心而论,是一位圣主。第一,实行仁政,朱元璋时期,法律严苛,尤其是三大案,数十万人遭到严惩,数万人被杀或者流放。朱元璋还以诰的形式公布了许多命令,极其严苛,凌驾于法律之上。朱允炆即位后,废除了那些诰,并修改了《大明律》中过于严苛的条款,并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第二,减轻赋税。朱元璋时期,对富庶的江南地区课以重税,因为在当年的战争中,江浙人支持张士诚。朱允炆即位后,减轻了赋税,取消了这项不合理的规定。第三,重用知识分子。朱允炆即位后,坚持以儒家思想治国,规范了科举考试,提拔了大量知识分子,尤其是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三人。第四,力主削藩,朱元璋为了巩固老朱家的江山,采取了分封制的倒行逆施的措施。藩王封地广大,兵强马壮,到了建文帝时期,已经出现了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朱允炆采纳了齐泰等人的意见,采取了削藩策略,只是错用李景隆,最终失败告终。

另一种观点认为: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上的表现来看,能力一般般,如果长久为君,对百姓来讲可能还算是有一定好处,但是对明朝的政治发展肯对会有阻碍。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仁柔”,就说是他比较仁慈,比较柔弱。可是这个说法似乎存在矛盾,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不许各地藩王进京奔丧,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孝的举动,这样他是不是能称作“仁”还要打个问号。但是“柔”这一点却是真的,而且造成了建文帝在削藩的时候不果断,拖拖拉拉,最终造成燕王造反。而且此时的建文帝思想已经被齐泰和黄子澄控制,如果靖难不成,确实难保这两个人不成为权臣。

成祖取代建文帝,从明朝的发展上是一个进步。是想如果建文帝削藩成功,那日后成祖的数次对北方用兵就不会发生。而且由于燕王被削,没有人再能阻止蒙古铁骑的南下(从建文帝对燕王征缴不力就能看出来,他手下没有能打仗的人),可能明朝很快就会灭亡。而且后来成祖迁都北京,也是一件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确定了后几百年中国的首都。成祖以后,中国政治格局的移动方向变成南北移动,不是北京就是南京,而且南京建都从没超过50年。

从文化上来说,永乐大典决定是成祖的成就。建文帝在位的话,很可能因为怕耗损国力而不做这一工程。而且建文帝的政治格局也注定他做不出这样的事业。(当然这也是推论,注重儒家理论治国的建文帝也未必不会做这样的事业)外交上的郑和下西洋,虽然确实劳民伤财,但是对于世界的影响还是相当深远的。如果建文帝在位,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当然,明成祖上台,有两点为后人所诟病:太监的权势得到了发展,变相造成明朝后来阉患的客观条件。还有一点就是杀人过多。这两点如果建文帝在位也绝不会出现。但是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成祖靖难成功对明朝还是利大于弊。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