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国家大战略 理想与现实存在的惊人差距

   2020-09-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借用柳宗元的这段诗词来形容隋炀帝一生的郁郁寡欢,也许很贴切。根据谥法,好内怠政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杨广的一生都活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子民“不理解”的苦恼中。他为

“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借用柳宗元的这段诗词来形容隋炀帝一生的郁郁寡欢,也许很贴切。

根据谥法,好内怠政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杨广的一生都活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子民“不理解”的苦恼中。他为了使自己的历史形象很“帝王”,宁负天下人,逆流而上,坚决要“有所作为”,大有法国路易十四“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架势,所以他死后,李渊给他的谥号就是一个“炀”字。

隋炀帝主观上极欲成为圣君,他素来崇拜秦皇汉武,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样的帝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名垂千古的伟大功业。所以,他的一生几乎没有消停过,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志,固执地践行着。只是他的帝王冲动让他无暇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奥妙。在他的王者词典里,似乎不做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枉做帝王一场。

隋炀帝即位后,一开始就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第一件事纯粹是为了改善王室居住环境,于“史”无补;第二件事则可以“罪在当时,功在千秋”概之。

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工程的大臣宇文恺负责造东都。宇文恺是个高明的工程专家,他迎合隋炀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规模搞得特别宏大。建造宫殿需要的高级木材石料,都是从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地区运来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为了造东都,每月征发二百万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们还在洛阳西面专门造了供隋炀帝玩赏的大花园,叫做“西苑”,周围二百里,园里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应有尽有;尤其别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树叶凋落的时候,他们派人用彩绫剪成花叶,扎在树上,使这座花园四季长春。

《隋书》对此的评价甚为精湛:“岂谓瑶台琼室方为宫殿者乎,土阶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一意孤行的隋炀帝一生追求排场,自然对此道理不屑一顾。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一直与古运河紧紧相连,无法分开。在建造东都的同一年,隋炀帝就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条运河,叫“通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人,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疏通,自山阳至扬州入长江,渠宽四十步,两旁皆筑工整平坦的御道,夹种杨柳。从长安到江都,修建离宫四十多座。这样,从洛阳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以后五年里,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运河,一条是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叫“永济渠”;一条是从江都对江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四千里的大运河。

浩大的工程完成之后,隋炀帝就乘着龙舟,由修好的运河浩浩荡荡巡游扬州。在民间,隋炀帝此次扬州之行被更多地说成是看琼花。

虽然他在后人心目中更多地被说成是荒淫无度的暴君,但他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的历史贡献却不容否认。这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早,跨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也是世界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即使从现代的眼光看,这样巨大的工程,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管理使用,都需要综合应用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关,还要考虑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确实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科技成就。

这条河的开凿,致使当时役死工匠无数,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另一方面,却大大加强了漕运和军运的功能。唐代诗人皮日休就作诗道:“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把修建此河的功劳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在建工方面,隋炀帝还做了不少大项目。如掘长堑,置关防,修驰道,筑长城等大型工程。隋炀帝是个皇宫圈不住的人,他接受南朝灭亡的教训曾经对给事郎蔡征言道:“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对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因此他几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从陆路到北方去巡视,征发了河北十几个郡的民工,开凿太行山,铺一条巡行的道路;为了保护他巡行的安全,又征发了一百多万人修筑长城,限期二十天筑成。这样,他才在五十万将士的护卫下,在北方边境上巡行了一转。北方没有现成的宫殿,好在隋炀帝身边的宇文恺是个巧匠,专门为他造了一个活动宫殿,叫做“观风行殿”。这种行殿上面可以容纳侍卫几百人,使用的时候装起来,不用的时候可以拆卸装运;下面装着轮子,可以随意转动。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种发明,可惜只是供隋炀帝一个人享乐罢了。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武力是彰显实力的表现,也是最刺激的事情。对于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来说,战争是最令他兴奋的事情。隋炀帝为了炫耀武功,尽显帝国风范,先后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正是这三次用兵,加速了大隋的灭亡。

对杨广来说,高丽必须像突厥、高昌、吐谷浑等部落一样臣服于隋并经常遣使入贡,二者关系方可和平、稳定。根据《隋书》和《三国史记》记载,高丽入朝的情况为:开皇元年一次;二年两次;三年多达三次;四年一次。又据《资治通鉴》载,开皇四年之后,高丽只是在开皇十一、十二、十七年三次遣使入隋,其余时间皆不见记载。隋炀帝曾在启民可汗帐内对高丽使者言道:“归语尔王,当早来朝见。不然者,吾与启民巡彼土矣。”高丽的“不臣”,既威胁到了隋的主子地位,也鼓励了其他小国对隋“不忠”,成为杨广的隐忧。征伐高丽,既可达到臣服高丽的目的,又可以威慑诸国,以保边疆无事。无怪乎在第一次攻打高丽之时炀帝“引(突厥)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观战处以慑惮之”。

第一次出征是在612年春,四方兵众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人聚集涿郡,分左右各十二军,由宇文述等率领,经辽东进入高丽,而炀帝就亲往辽东督师。水路方面,来护儿率江淮水师,由山东渡海先行登陆,至平壤郊外,因遭高丽伏兵突袭,败退。陆路方面,三十万隋军渡鸭绿江,高丽兵佯败退,大军追至平壤城下,被围击。隋军大溃,仅二千七百人退还辽东。

613年春,隋军第二次出征高丽,炀帝亦亲至辽东前线督师。战事互有胜负,杨玄感趁隋军征高丽,乘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反叛,并攻东都,炀帝大惊,急引军还。

614年春,炀帝又亲至涿郡,督师第三次出征高丽。来护儿率水军直趋平壤,高丽王元乞降。由于连年战争,双方均损失惨重,加上隋朝内部发生农民起事,几遍全国,炀帝只得从辽东罢兵而归。出征高丽耗时四年,所花之人力、物力极巨,代价极大,隋王朝的国力也从此转向衰落。

东征高丽的失败,既有军事原因,也有杨广个人的原因。隋朝百万大军分成24军,日发一军,相去40里,首尾相继,长达960里,漫山遍野式地杀向辽东,这极不合理。而且,大军远征,利在速战和野战,隋兵部尚书段文振就曾向炀帝指明了这一点,但隋炀帝的诸般部署却都反其道而行之。在出兵之前,炀帝下令:“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致使前线指挥失措,屡遭不利。隋炀帝满心以为高丽必定屈服于隋军的威压,因而对可能发生的战事,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反倒限制军队的行动,一心等待高丽来投降,甚至招引各国首领一同观战。而隋炀帝第三次征伐高丽,便仅仅因高丽主动请降,并送回叛臣斛斯政,让炀帝面子上过得去了而结束。

有后人如此评价隋炀帝,甚为中用:“虽有荒外之功,无救域内之败,穷兵黩武,滥赐横赏,最终把国家给败得精光。”

 
标签: 隋朝 隋炀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1、大运河的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
  •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1、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是: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2、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 3、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 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5、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
  •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2、隋朝大运河也叫做隋唐大运河,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
  •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1、北朝中的北周。2、从386年北魏建立开始,北方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朝代。北魏于534年解体为东西两魏,东魏随后被北齐取代,西魏随后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北周统一北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先就是
  •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
  •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是是哪个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
    1、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
  • 隋文帝“怕老婆” 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就连晋元帝司马睿自己都愿意与他共享天下。晋成帝给王导写手诏时常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这样的词语,史上有几人得到过这等待遇?可就是这么个连皇帝也
  • 隋文帝杨坚为了谁冷落后宫的三千美女?
    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
  •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将
    12-30 隋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