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一个衣带诏,董承果真是奸诈小人?

   2020-10-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衣带诏是三国历史上比较着名的事件。《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建安五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受汉献帝密诏诛杀曹操,不料谋划泄露。曹操于是杀掉董承等主犯,并夷灭其三族。史书上关于衣带诏的描述,仅有这些,相当简单,《三国志

衣带诏是三国历史上比较着名的事件。《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建安五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受汉献帝密诏诛杀曹操,不料谋划泄露。曹操于是杀掉董承等主犯,并夷灭其三族。

史书上关于衣带诏的描述,仅有这些,相当简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更是一笔带过:“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至于许田围猎、伏完献计、以血写就、家仆告发、太医下毒、宁死不屈等等情节,固然精彩至极,但不过是罗贯中的小说家言。

然而,尽管有《后汉书》的白纸黑字,衣带诏一事中却又有许多疑点,不免让人质疑它的真实性。具体来说,疑点有三:

▍衣带诏: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网络配图

其一,相对于《后汉书》的言之凿凿,《三国志》、《资治通鉴》有不同的版本。《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四年,董承约见刘备,想要拉拢他一同对付曹操,于是便告诉了对方,皇帝曾赐予自己衣带密诏以诛曹操,“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注意,原文的用词是“辞受”,辞在这里的意思不是告辞,而是告诉,可见董承并没有把衣带诏原件给刘备看,只是口头告诉对方,我有这么个东西。

《资治通鉴》的说法类似,“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这里的用了个“称”字,称即自称,也就是董承是自称有衣带诏这个东西。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从多出的“辞”和“称”这两个字来看,陈寿与司马光并不太相信衣带诏确有其事(至少对此保持非常大的质疑),两个人都认为它很可能是董承自己编造出来的。

其二,官渡之战时,袁绍没有使用衣带诏作为讨伐曹操的口号。《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袁绍与曹操进行官渡之战。开战前,两人先来了一通嘴仗:

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

这里,衣带诏使得袁绍讨伐曹操变得名正言顺,然而这又是罗贯中的虚构了。正史中,官渡之战时袁绍丝毫没有提到衣带诏一事。非但如此,袁绍这方的谋臣还以师出无名为理由劝阻出征。

如谋士沮授这样说:“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骑都尉清河崔琰也劝阻道:“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可攻也!”

▍刘备参与衣带诏并签订义状,收得部分朝廷重臣人心之后,便开始“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可惜韬光养晦的结果,还是被见识过人的曹操怀疑,一出惊险万分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过后,知道不但国贼难诛,自身还有生命危险,于是打起跑路的主意来。网络配图

如果衣带诏真的存在,袁绍的出征便是一场讨逆之战,是正义的战争,怎么还会出现沮授、崔琰的劝谏呢?

或许,是不是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曹操封锁了所有关于衣带诏的消息,使得袁绍并不知道这件事呢?

并不可能。因为衣带诏事件的主角之一刘备,在官渡决战前就已经身处袁绍营中了。假如衣带诏真的存在,刘备没有理由不告诉袁绍。而一旦袁绍得知后,他更没有理由不大加宣扬,以让自己更名正言顺。

其三,汉献帝真的有充足的动机杀掉曹操吗?通常以为,汉献帝是不满于曹操的专权与跋扈,因而想要除掉他。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但从董卓进京到曹操迎天子之前,朝廷内一直都是武人干政,先后有董卓、李傕、郭汜、杨奉、韩暹等等。这些武夫对汉献帝从来都是不假辞色,并不把他放在心上。汉献帝无疑是吃够了武夫的苦头。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枪杆子里出政权。乱世中,有兵才有权。一直受制于军阀的汉献帝,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除掉曹操对汉献帝来说便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买卖,并不划算。

一则他没有自己的大军,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在曹操的地盘中灭掉对方,确定不是在做梦?即便是用刺客,杀掉了曹操一个人,如何面对那些忠于他的军队的疯狂报复?李傕郭汜之乱过去并没有太久,而这一次说不定自己的身家性命也难保。

二则除掉曹操,也不过是另一个武夫上台,自己的命运仍旧还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曹操即便有些专权,但起码对自己还算恭敬。自从登基以来,只有在曹操这里,自己才终于享受到了天子应有的尊荣。假如换一个人,说不定还不如现在呢。

▍董承因参与衣带诏谋曹不成,被曹所诛,并连带着妹妹,也就皇帝的老婆,也被掼死,其烈甚惨,但其死前怒骂操事,也传之千古。网络配图

总之一句话:没有军队,一切都是妄想。备经磨难又聪慧过人的汉献帝,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万全之策,他不会轻易动手的。

从上面三点来看,所谓的衣带诏恐怕并不存在,它很可能是董承的个人行为。有没有证据呢?有。

一则,董承其人并不是什么忠君爱国之人。他本来就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和李傕郭汜等都是一丘之貉。这样的人,你说他会为国献身吗?二则,他之所以想要除掉曹操,为的只是个人的争权罢了。这有前例。

李傕郭汜之乱时,董承和杨奉、杨定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功。这时主政的有四个人,张扬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董承为卫将军。其中,张扬和杨奉屯兵在外,而韩暹和董承则在内守卫皇宫。

然而,韩暹根本不把董承放在眼里。于是,董承便秘密联络曹操,让他入洛阳勤王,全然不顾不久之前来阻止曹军的到来。其后,曹操率军进入洛阳,并成功地把汉献帝迎回自己的根据地许昌。董承因为有功,被曹操表奏封为车骑将军,得以开府。

从过往的所作所为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次的衣带诏,也是董承不满于曹操的大权独揽,于是故技重施,试图联合他人除掉曹操。然而,还没等实施便被泄密,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局面。

董承的死,并不是什么高尚的爱国行为,仅仅是一个野心家失败后的正常结局而已,充其量是为那段残酷的历史又增添一个新注脚罢了。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董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东汉献帝刘协为什么会叫大忠臣董承国舅呢
    近亲结婚在现代社会是被明令禁止的,何为近亲,是指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在这个范围内的男子和女子是不能成为合法夫妻的。但在中国古代,却没有这样的规定,于是就会产生一个人有多种称谓,甚至产生辈分的混乱现象。在三国时期,董承的身份就一直是一个富有争
  • 煮酒论英雄和董承相约灭曹后 刘备为何着急逃离
    关东中南部的刘备已降,袁术已败,吕布已死,曹操独大。因刘备有大功,曹操奏皇帝把吕布的左将军封给了刘备,关羽也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皇帝亲自接见了刘备,还认他做叔叔。刘备混成了京官。一日,曹操单独请刘备一个人去喝酒,曹操说,当今天下,只有我们两
  • 董承欲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果便宜了曹操遭灭门
    汉献帝到洛阳后,将护驾有功的四人都封了大官:董承为卫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当时张杨、杨奉驻扎在京城外围,而董承和韩暹则留在了皇帝身边。此时没有了外敌,这群野心家的本来面目也就暴露无遗了。首先
  •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曹操对他忌惮不已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
  • 揭秘为什么会出现三国董承被叫国舅的情况?
    董承为什么叫国舅近亲结婚在现代社会是被明令禁止的,何为近亲,是指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在这个范围内的男子和女子是不能成为合法夫妻的。但在中国古代,却没有这样的规定,于是就会产生一个人有多种称谓,甚至产生辈分的混乱现象。在三国时期,董承的身份就
    08-31 三国董承
  •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值得曹操忌惮不已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
  • 曹操为何会对三国小人物董承忌惮不已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
  •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杀了董承一家老小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仇恨究竟有多大,才能使得他会下定决心去杀掉另一个人的全家老小。在群雄纷起的年代,硝烟四起的三国时代,其中以曹操、刘备和孙权所建立的功业最大,三方权势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三国鼎立时期。在曹操的一生中,曾经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东汉将领董承的性格特点是否决定了他的命运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
    07-26 东汉董承
  • 三国将军杨奉董承双救驾故事是怎样的
    三国时代,众多小人物纷纷紧随着大人物的步伐揭竿而起,或择定其主忠心不二,或不断易主考虑思量,两种选择肯定会导致不同的命运,但也许难免会出现同一种结局。杨奉董承也许就是这两种类型人物的代表,杨奉董承两人的人物简介如何,为什么说杨奉董承两人是两
    07-18 三国董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