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抓张绣时见张绣的婶婶貌美就强奸了她吗?

   2020-12-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张绣自知不敌,并听了手下谋士、亲信们的建议,决定归顺曹操。(三国志 张绣:“太祖南征,军清水,绣等举众降”。)曹操收编了张绣,志得意满。曹操及其随行文武班底,在张绣的陪同、引导下,进了当地的政治中心宛城。晚上,要

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张绣自知不敌,并听了手下谋士、亲信们的建议,决定归顺曹操。(三国志 张绣:“太祖南征,军清水,绣等举众降”。)

曹操收编了张绣,志得意满。曹操及其随行文武班底,在张绣的陪同、引导下,进了当地的政治中心宛城。晚上,要找个“三陪”,手下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把刚刚归顺的张绣的死去的叔叔张济的年青守寡美艳老婆找来陪曹操过夜。这美女按辈份算,实打实的是张绣的婶子。人家还没再嫁另有夫家,自然仍算张绣家里的人。

曹操安排人去找“三陪”,也许事先并不知道找来的是谁。可是人被带来以后,曹操通过交谈沟通,热身调情,还是知道了眼前这“三陪”女的身份和来历。按理,张绣刚投靠过来,进了同一阵营,正是需要安抚和理解的时候。以当代的理念套用就是革命不分先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应该算是同志和朋友了。朋友妻,不可欺。何况是朋友的婶子呢!曹操应该顾及这位新朋友的面子和自尊。搞好团结,先收其心。增进理解,强化感情。来日方长,江山要紧。美人易得,何争朝夕!就是喜欢这女人,也该等个恰好的时机,以礼聘娶。心急吃不得烧粑粑。但曹操一是对于到手的美色舍不得放弃 。

二是曹操 也可能征得了本人的同意。但来人自然知道曹阿瞒的脾性,杀降、屠城等血腥的事可没少做。自己被强行带来,成了人家砧板上肉,不识抬举,不是想死得更快吗?哪里还敢说个不字呢!三是当代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这妇人的亡夫张济何许人也,但当时的曹操可是一清二楚。张济原来是董卓旧部,董卓死后,张济曾经跟着李傕、郭汜两大虎狼叛将带西凉兵造反,声称为董卓报仇,杀入京城,打败吕布,逼死王允,祸乱了京城一带好几年。后来李傕、郭汜先后死了,张济又带麾下兵马割据一方。前些年,张济大军严重缺粮,不得不亲自带领大批兵将窜扰刘表治下的荆州地界,抢粮食军,不想竟被当地民兵自卫队武装射死。如今。张济他侄儿张绣却成了曹操我的降将、小弟、跟班。想当年自己被董卓老贼逼得逃出京城,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董卓旧将的如意美人却到了自己怀里。这真是风水轮流转,到我曹操风光的日子了。曹操把张济的小老婆揽入怀抱,压在身下,自然有种地下天上的感觉。真是今非昔比,天下老大舍我其谁! 曹操想到这些,自然陷入胜利中的昏昏然,不信谁还敢扪他的倒毛,搞什么阴谋,坏他的好事。所以就在自欺欺人中,乐滋滋地过起了两人的甜美夜生活。

曹操这种色令智昏的做派,比起后来赤壁大战过了几年发生的赵云理智拒纳降将赵范主动送上门来的的美艳寡嫂一事,真算得上是人兽之别了!

果然,张绣知道自己的婶子被曹操抢去陪睡,认为曹操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不是蹲在自己头上拉屎吗!遂决定重新造反,要让阿瞒知道自己的血性。手下众将也认为主辱臣耻,都咽不下这口气。(三国志 张绣:“张绣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

张绣和手下文武经过密谋,准备用偷袭的办法,暗算曹操。曹操身边的护卫头儿,通常是有名的虎将典韦。此前,典韦曾在征伐吕布的激战中,以传奇的战力和忠诚,救曹操于危难。使曹操死里逃生。当晚,曹操身处情况复杂的新附敌城,时刻充满不确定因素。

象藏獒一样凶狠忠诚的典韦更是不敢大意,神经特别紧张。典韦护卫曹操居所,也不是一天两天,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安保措施不可谓不严密。可是张绣知道,要暗算曹操,先得暗算典韦,让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先派手下胡车儿去设法骗取典韦的信任,灌得烂醉。再把典韦的兵器 ,那副沉重给力的双戟偷走,然后夜里发兵攻打曹操。典韦酒醉酣睡中惊醒,迫不及待中却找不到称手的双戟。为了保护曹操,只得就便拿几件不耐用的兵器站在营门抵挡敌军。他杀了很多人,把双刀都砍卷了,自己也受伤严重,最后还抓起两个敌军当武器,轮圆了靠贯性的力量甩砸,又砸死很多敌人。

最后敌人从后面摸上来给了他一枪,他大叫一声,站着死了。他死了后,仍象蓄势待发的雄狮,仿佛威风凛凛,敌人过了很久都不敢靠近他。(三国志 典韦:“,绣反,袭太祖营。............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

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典韦的死战,为曹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曹操乘乱逃出爱巢,捡了条命。(三国志 典韦:“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但他的大儿子、一个侄儿也死在乱军之中。)(三国志 张绣:“太祖军败,二子没。”三国志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公与(张绣)战,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军败,”),曹操的战马中了箭,自己的右臂也中了箭。手下兵将也跟着死难不少。还有刚刚尝着甜头,意犹未尽的美女也不见了。这女人就是没死于刀兵,万一逃得一命,以后也会被侄儿张绣及其手下文武所不齿,估计也难于继续活在世上。

 
标签: 三国 曹操 张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