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各朝帝王死后下葬玄机 皇帝的陵墓

   2020-08-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下葬玄机:曹操的所谓“七十二疑冢”,无疑是一种防盗手段,而朱元璋死后的下葬方式也充满了反盗墓玄机。明人朱国桢所著的《皇明大政记》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即南京民间至今流传的朱元璋下葬那天,十三座城门同时出棺的

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下葬玄机:曹操的所谓“七十二疑冢”,无疑是一种防盗手段,而朱元璋死后的下葬方式也充满了反盗墓玄机。

明人朱国桢所著的《皇明大政记》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即南京民间至今流传的朱元璋下葬那天,十三座城门同时出棺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朱元璋葬在南京朝天宫下面,更离奇的是朱棣出于篡位的考虑,将其移葬于北京景山。这方面的说法我曾在《朱元璋下葬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文聊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朱元璋是否葬在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的孝陵,现在还是谜。但孝陵历六百年、数经战乱而未被盗掘,与迷迷惑惑的反盗墓方式和严格的保护措施不无关系。

曹操、朱元璋下葬时使用的这种防盗手段,有一个学术名词,叫设“虚冢”。虚冢,是秘葬方式之一种。这里,就从朱元璋的反盗墓玄机说开去,看看虚冢是怎么一回事情,里面有什么好玩的故事。

“虚冢”,也就是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都属疑冢。历史上著名的虚冢当属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据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被后人盗掘。当时孔子的儒家观点仅是诸子百家之一种,并不是人人都赞成的,反对派多多,联想此背景,弟子为其造假坟,干扰对手还是有理由的。

图: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为当时天下首富沈万三出资援建,为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当年朱元璋出殡时,传说此门亦有棺椁抬出。

据说后来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后,命人掘开了这些虚冢,里面竟然跑出了一只白兔子。此说学术界认为并不可信,但从中可以透露出,盗墓在孔子那个时代已是普遍现象了,为了防止惨剧的发生,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

“虚冢”,在过去是防止墓被盗的一种常见手段。东晋之后的“十六国”时期后赵(公元319-351年)始主石勒,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人。初归效刘渊,据有襄国,后杀前赵(公元304-329年)末主刘曜自称帝,拥有冀并幽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之地。在当时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自然其葬事也颇为讲究。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采取“虚葬”手段处理了自己的后事,是夜里偷下葬的。“夜瘗(yì 埋葬)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据时人所记,石勒秘葬在渠山,当夜从城里抬出了十多具棺材,以迷惑老百姓。而在之前,石勒葬母时也采取了虚葬的方式,《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记载,“勒母王氏死,潜窆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

石勒下葬时采取了与曹操下葬时相同的“障眼法”,葬事相当低调。《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记载,石勒病危时,曾下遗诏:“三日而葬,内外百僚既葬除服,无禁婚娶、祭祀、饮酒、食肉,征镇牧守不得辄离所司以奔丧,敛以时服,载以常车,无藏金宝,无内器玩。大雅冲幼,恐非能构荷朕志。中山已下其各司所典,无违朕命。大雅与斌宜善相维持,司马氏汝等之殷鉴,其务于敦穆也。中山王深可三思周霍,勿为将来口实。”

从上面这段历史文字来看,石勒的葬事与曹操所为如出一辙,秘葬的同时施行薄葬,墓内没有金银宝珠宝陪葬,连丧事也极为简单,官员参加丧礼都不被允许,以绝世人掘陵取财之歹念。后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十三城门出棺”,分封在外在皇子皇孙都不让回京参加葬礼,是否受到石勒秘葬方式的影响,现在不能肯定,但我想其反盗墓、维护政权稳定的灵感应该是一样的。

石勒死后由其第二子石弘继位,但可能儿子太年轻了吧,让其侄儿石虎夺了皇位,废石弘为海阳王,自立“大赵天王”,并迁都于“邺”城。石虎死后葬显原陵,据史料记载推荐,此陵为虚陵,石虎并未葬在陵中。《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卷100)记载,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jùn 古同“俊”)做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挖掘显原陵,欲鞭尸泄忿,但打开了陵穴后,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于是慕容儁“购以百金,鄴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找到石虎的尸体后,“俊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后来前燕为前秦灭亡后,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杀了,并重新把石虎的被桥柱子拦住留下的尸体收葬。

史书上关于死后下葬玩花招的记载,还有——

“(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其月死,即义熙元年也,时年七十。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之所在。”(《晋书·载记第二十七·慕容德》)

“人莫不闵之(指为父杀仇家的张琇),为诔揭于道,敛钱为葬北邙,尚恐仇人发之,作疑冢,使不知其处。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孝友》)

从中国丧葬史上看,在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波高潮出现在汉末,汉陵被盗严重。之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以假乱真、以“虚葬”处理后事的防盗方式普遍流行。如传说诸葛亮在死后就设了多处疑冢,如在汉中盆地的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定军山是米仓山向西北伸入汉中盆地的支脉,曾是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兵戎相见的三国古战场。刘备的丞相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这一带驻军镇守,始将定军山作为根据地。其名因诸葛亮在此推演八阵图,教兵演武,北伐曹魏,得名“定军山”。蜀国老将黄忠也曾于此刀斩夏侯渊、赵顺,遂使刘备平定了汉中称王,一举奠定天下三分的局面。

诸葛亮死时曾有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其目前立碑的“真墓”的其实是虚冢,而未说真冢的诸葛亮墓被认为是真的,此墓是在定军山西北角,占地300多亩的“武侯墓”,由此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说。实际上,这两冢都是假的,“诸葛武侯真墓”,据说是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依当年诸葛亮有多处疑冢而垒;“武侯之墓”是诸葛亮的衣冠冢,而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不只汉人如此,北方少数民族也喜欢这种“潜埋”,而不让世人知晓。据《宋书·列传第五十五·索虏》记载,当时的鲜卑族即有“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所以,这一时期的大型墓葬至今没有发现。

 
标签: 陵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为什么找不到元朝皇帝的陵墓 找不到元朝皇帝的陵墓原因
    为什么找不到元朝皇帝的陵墓 找不到元朝皇帝的
    1、当元朝的皇帝死后,并不会像别的朝代那样大张旗鼓的下葬,只是举行简单的仪式,就会被下葬。下葬之后,把陵墓用泥土填平,然后用大量的马匹在陵墓的上方来回踏平。并且会用帷帐把陵墓圈起来并且会派大量的士兵守护陵墓。当陵墓上方长出青草,与周围的环境
  • 高陵是谁的陵墓 高陵是哪个的陵墓
    高陵是谁的陵墓 高陵是哪个的陵墓
    1、高陵是曹操的陵墓。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曹操,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 揭秘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里?
    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远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高原,目睹这里水草丰美,心里特别高兴,即兴吟诗一首:“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化之乡,衰亡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后,人们就遵嘱将他葬在这里。成吉思汗行宫位于陵园东南角约
  • 揭秘陵墓风水果真如此邪乎?得龙脉者得天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屡屡出现挖祖坟的事件,盗墓者除了觊觎墓陵里面的财宝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破坏风水,使得被挖祖坟的家族从此一败涂地。可以说,在过去,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寻常百姓,都相信有陵墓风水的存在,所以大多数的皇帝在生前,都会四处为自己寻
    12-31 陵墓
  • 揭秘孝庄皇后的陵墓不在清东陵 那在哪里?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之妹。孝庄文皇后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
  • 相传武则天曾派人盗秦始皇陵墓 偷长生不老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座最著名的帝陵,毋庸置疑第一个肯定是秦始皇陵,另一个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和其夫李治合葬的乾陵。始皇帝嬴政、女皇帝武则天,两人的一生都极富传奇色彩,且都是叱咤风云的一代霸主,巧的是,两人的陵墓虽历经千年,却都未遭
  • 大朱元璋陵墓隐藏600之谜终于解开
    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如此恢弘的建筑,地宫一定是非常可观的。由于孝陵是不能发掘的,地宫情况能否知道呢?最近,传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孝陵的地宫状况和结构基本探察清楚了。专家使用精密磁测技术对明孝陵陵区2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测,终于
  • 盘点中国帝王陵墓的十大谜团
    秦始皇陵: 堪称内涵最丰富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但秦始皇陵墓什么时
    12-26 陵墓
  • 武则天四项世界之最 千年陵墓至今未开
    世界纪录不仅存在于赛场上,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世界纪录。作为中国统治者中的一个特例,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这四项纪录分别如下: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
  • 吕后陵竟是西汉皇后陵墓中最高大的一座?
    作为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勤劳质朴,与刘邦甘苦共担;作为皇后,她成为刘邦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作为掌控天下的人君,她具有政治家的风度和韬略。她一边经营天下,一边经营陵墓,而她葬身高祖刘邦的身旁后,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凄风苦雨。作为结发之妻,在刘邦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