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背水一战 韩信厉害吗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2020-04-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韩信背水一战自秦朝灭亡之后,又展开了数年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而作为这次战争的关键人物,那就是汉王账下的韩信,他对整个战局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两军肆意厮杀情景公元前205年,韩信在灭掉魏国之后,汉王又命令他去攻打赵国。而韩信进攻

韩信背水一战

自秦朝灭亡之后,又展开了数年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而作为这次战争的关键人物,那就是汉王账下的韩信,他对整个战局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两军肆意厮杀情景

公元前205年,韩信在灭掉魏国之后,汉王又命令他去攻打赵国。而韩信进攻的必经之路,就得要通过一道极其狭隘的山口,赵王的20万大军就驻守在这里,严密防守。

赵王手下有个谋士李佐军对陈余建议:“韩信一路下来,都是摧古拉朽,可谓是威风,现在特又不远千里的攻打赵国,气势肯定无法抵挡。不过,他们军队的粮食运过来就得需要大半个月,距离甚远,并且马车很难在这狭窄的路口并进,汉军的补给肯定会受影响。只要你给我3万兵力,我定能断其粮草,你只要固守城池数日,不跟他作战,他韩信必定会被饿死。”但是这个建议得不到陈余的许可,坚持用兵力优势来战胜韩信。

得此消息的韩信,大笑一场。派部队离路口30里的地方在安营,叫他们半夜吃一点点心,直到胜仗之后再大吃一顿。派遣2千骑兵在赵军出来之后,迅速进入赵营,然后换上汉旗。最后使一万兵马在河边,摆出一副要背水一战的姿态。背水向来都是兵家大忌,认为这样打仗,必败。敌军陈余得知,大笑不停,认为韩信不懂兵法,不给自己留后路,想要找死。

等到天明,韩信率先发起进攻,双方激战没多久,韩信就假装撤退,向河岸的阵地靠拢,赵军乘胜追击。这个时候,韩信命令主力军进攻,然而背水的士兵明知没有退路,只能拼命抵抗。正在此时,韩信事先安排好的2千精兵,伺机占领赵营,并插满了汉旗。

赵军觉得没办法取得胜利,想要回到营地,却发现自己的营地早已丢失,信心大失,不听号召。于是乎阵型全乱,被汉军肆意残杀。汉军就获得巨大的胜利。

收场的时候,有人问韩信:“背山倒是有,但是背水还是头一次,你说我们能打败赵军,当时我还是深表怀疑的。”韩信回答:“兵法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你们明知道有退路了,那么哪还有士气,让士兵们拼命呢。”

韩信厉害吗

韩信厉害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对于大多数了解那一段历史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明确,韩信当然厉害。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通过韩信的战绩来分析一下韩信的厉害之处。

韩信剧照

韩信其人,最初时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的。但他一直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创出一番事业,故而想要投奔明主。最早他看好的也是身份高贵,势力强大的项羽。可惜的是项羽没有看重这个无双的国士。所以韩信就投奔了刘邦。而刘邦虽然自己没有发现这个有才之士,但是他的属下却帮他发掘了韩信。

自从刘邦重用韩信开始,原本什么都比不过项羽的刘邦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人生篇章。在韩信的谋划下,只用了三年时间,他们就将七国打了下来。后人评价韩信说,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六年时间,而韩信灭七国花了三年时间。虽然秦始皇时的六国实力要比韩信攻打的七国实力强,但是韩信相对的用的时间也少。

而在韩信灭掉的七国内,最难攻克的就是项羽势力下的西楚。要知道,最初的时候,韩信与刘邦的势力根本不可能和项羽相提并论,但是最后在韩信的谋划中,他的部队一步步壮大,也一步步逼得项羽失败,最后只能在乌江自尽。

所以说韩信厉害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韩信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连战国时的白起和韩信一起被提起时,都是韩白这样的顺序。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太史公曾经将韩信、张良、萧何评价为“汉三杰”其中推韩信为首,刘邦曾经公开表示,吾不如韩信,这样一位运筹帷幄的谋臣,刘邦为什么杀韩信呢?其实刘邦杀韩信并不是一时冲动所为,而是蓄谋已久的。

刘邦画像

韩信家境贫寒,在反秦的斗争中投奔了项羽,但一直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在萧何的推荐和保举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为他出谋划策,韩信军事才能卓越,清楚的分析了两军形式,为刘邦大军立下汗马功劳,但韩信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军事家,他并不满足现状,逐渐引起刘邦的猜忌。

在刘邦统帅大军被项羽团团包住不得脱身的时候,向韩信求助,韩信却把握时机,非但没有派兵帮助刘邦,还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借口是方便整理齐地的事务,刘邦看出了韩信的不臣之心,愤怒不已,无奈自己还被包围,在陈平的劝说下,索性大笔一挥,封韩信做了齐王,韩信见状立刻出兵解围,但刘邦心里已有怨怼。

刘邦与项羽对决时,本来约定同时出兵的韩信未遵守约定,刘邦吃了败仗,韩信故伎重演,向刘邦讨要好处,刘邦一举攻破项羽大军,统一天下,此时,韩信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削弱了,刘邦对他已经起了必杀之心。

刘邦借做梦怀揣韩信谋反的信,将他扣押了,吕雉趁刘邦在外,偷偷摸摸将韩信杀了。只留下“狡兔死,走狗烹”的诗句来惊醒后人了。

 
标签: 韩信 刘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
    12-30 汉朝韩信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另投明主?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
    12-30 刘邦韩信
  • 有趣的猜想 韩信穿越到三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追随谁最好?或者可否自立为王?以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做到什么位置?最后的下场会怎样?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对韩信人物全属性剖析。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与死都因为萧何,如成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前者救了他,后者
    12-29 三国韩信
  • 寇骞是谁 寇骞被韩信杀了吗 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大家还会不爽的。而这是,刚好寇骞犯了罪,韩信要杀了寇骞,那么,寇骞真的被韩信杀
    12-29 韩信
  •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12-27 韩信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第一个收拾的是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
    12-25 刘邦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