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奸臣和珅会受到乾隆宠幸 竟和皇上同榻而眠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乾隆帝算得上是明君,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和珅蒙受乾隆皇帝的庇佑,在其执政的几十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嘉庆帝将其革职查办之时,查抄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将近有八亿两白银的赃款,民间有“和珅扳倒,嘉庆

乾隆帝算得上是明君,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和珅蒙受乾隆皇帝的庇佑,在其执政的几十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嘉庆帝将其革职查办之时,查抄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将近有八亿两白银的赃款,民间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一说。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 并且受宠到竟和皇上同榻而眠呢?

和珅,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珅的家世虽不显赫,但也是军功之家,其五始祖尼牙哈纳巴图鲁在清军入关时因战功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其父除承袭世职以外,还任过福建副都统。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颇为自负的和珅应乡试落第。次年,他承袭其父世职三等轻车都尉,并入銮仪卫,成了皇帝轿前的执事人,此后,他不断升迁,曾身兼九个大臣——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镶蓝旗领侍卫内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辅大学士,每一个都是了不得的大官,权力之大,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

那么,和珅怎么会得到乾隆如此地宠爱呢?历来有多种说法,我们在此逐一分析:

第一,学识渊博。和珅在上学读书的时候非常用功,被别人发现是一个人才,那是早晚的事。乾隆一生喜爱作诗,和珅对乾隆皇帝所作诗词的风格,用典、喜用的词句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偏爱,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与和珅同时代的钱泳曾评价他的诗说:他的诗偶有佳句,很通诗律。和珅的诗作统统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阅后,怎能不喜,很多时候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亲为了。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轿子中边行进边背诵《论语》,突然忘了下文,轿旁跟班的和珅脱口而出接上,乾隆由此很喜欢他。又据《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临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喜欢乘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跟这种小骡车随侍,于是乾隆、和珅君臣二人,有了下面这段交谈:

上问:是何出身?

对曰:文员。

上问:汝下场乎?

对曰:庚寅曾赴举。

上问:何题?

对曰:孟公绰一节。

上曰:能背汝文乎?

和珅随行随背,捷异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这次乾隆同和珅的谈话,成为和珅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第二,相貌堂堂。和珅是当时号称满洲第一俊男,长得很酷的。乾隆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是:机警敏捷,聪明干练,相貌俊秀,年轻漂亮。相貌不俊秀的人,很难得到乾隆的重用,比如纪晓岚,因相貌丑陋,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乾隆真正的重视,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做乾隆的词臣。

第三,出身满洲,又聪明机敏。不管怎么说,和珅毕竟出身于满洲正红旗。这是他受宠发迹的最基本的条件。在学问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满洲人而不是汉人啦。而且,和珅聪明机敏。薛福成《庸庵笔记》记载:有一次乾隆出巡,仪仗用的黄的伞盖临时找不到,乾隆又着急又生气,手下这些人吓得不得了,因为这有杀头之罪。谁也不敢回答,正在这个时候,和珅说:“管此事者负此责任”。乾隆一看这个小青年回答问题很明快,就注意上了他。

第四,最会理财。例如,在和珅任内务府总管之前,这个主管皇家事务的机构经常入不敷出,常常亏空,和绅做了总管之后,内务府不仅不亏空,而且还略有赢余,“岁为盈积,充外府之用”;他不仅善于从各省封疆大吏、盐政织造、及富商大贾那里聚敛钱财献给皇上,而且还首倡在朝廷施行“议罪银”,各省官员交纳的议罪银越来越多,构成一笔巨大的财源,流入皇帝的金库——内务府广储司,以满足乾隆骄奢淫逸和好事铺张的生活需要,这点深得乾隆皇帝嘉许。

第五,具有较丰富的外交经验。和珅曾多次负责接待朝鲜,英国,安南等国的使臣。《清代名人传略》就记载着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珅妥善接待了英使马戛尔尼一行。过后英国特使评论和珅说,和珅在谈判中“保持了他尊严的身份”,“态度和蔼可亲,对问题的认识尖锐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和珅还对“清缅关系”、“清与安南的贸易”的改善都提出了看法,“多称上意,并允行”。

第六,乾隆帝与和珅可能有断袖之欢。清代官场上有好“男风”陋习,乾隆帝可能也受时风所袭。这在文献中亦可找到蛛丝马迹,御史钱沣就曾指责和珅办公地点“切近禁寝”,“不应于未辨色之先,一大臣入止,而随从军机司员亦更入更出。” 所以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据记载,在乾隆帝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曾钟情于马佳氏,而这马佳氏正是雍正皇帝宠爱的妃子。宝亲王常在没人的时候和马佳氏调笑。一天,马佳氏误撞到宝亲王的眉际,被皇后钮祜禄氏看见,以马佳氏调戏皇子为名,下令将马佳氏牵到月华门勒死。宝亲王听后,流着泪到月华门前,此时的马佳氏已奄奄一息,宝亲王便放声哭道:“我害了你。”便咬破自己的指头,滴一点血在妃子的颈上,说:“我今生无力救你,来生以红痣相认。”马佳氏便淌了两行眼泪魂归西天。

宝亲王登基后,这件事渐渐淡忘了。而和珅酷似马佳氏,那颈上也竟有一颗鲜红的血痣。因此,和珅被乾隆认为是马佳氏在世,开始受到万千宠爱。御书房是他和皇上同榻而眠的场所。和珅做出百般娇媚的样子,使皇帝更加相信他就是第二个马佳氏。

据考证,和珅所居住的恭王府中有一条地道可直接通往皇宫,据说和珅每次就是通过这条地道,直接到达宫中与皇帝幽会的。

第七,擅长拍马屁。在乾隆日益昏聩的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有好大喜功,自祤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及的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和绅“以帝心为心”,处处变着法儿哄乾隆高兴,可谓乾隆的心腹密臣。

乾隆爱好黄金,他就建议乾隆建造万佛楼,让王公大臣和各级文武官员献金佛给皇上,借以敛财;乾隆喜欢谈文论史,自誉无所不知,他就在编纂二十四史时在明显的地方故意抄错几个字,让乾隆一一指出来,以示天子的英明和学识渊博,借以满足乾隆的虚荣心;乾隆喜欢书法,到处题字。和珅就练字、练书法,而且学了乾隆字来练,他写的那字酷似乾隆的字,可以乱真,有一些乾隆题的匾额就由和珅代笔。

和珅满足乾隆的奢望,乾隆岁数大之后,好享受,讲排场。八十岁的生日时候过万寿节,六下江南。六下江南修的行宫三十座,过大寿的时候从西直门到颐和园沿街两头张灯结彩。要花钱,这钱哪来?和珅兼户部尚书得找钱,通过各种手段敛钱,满足乾隆豪奢浮华的生活。

和珅还在乾隆面前不失时机地表现自己的忠心,比如即便他成了一等侯爵,在乾隆面前仍然自称“奴才”,而不是像别的大臣那样自称“臣”或“老臣”,有时碰上皇帝咳唾,他也总是亲自“以溺器进之”,时时处处都给乾隆留下是自己人的感觉,这在个人感情上对于取得乾隆的信任绝对是必要的。

总之,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宠信,就是因为上边的种种原因,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揣测上意,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皇帝烦心的事情,和珅来办。久而久之,乾隆当然就把和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了,当然会重用了。

 
标签: 奸臣 乾隆 和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12-31 奸臣孔子
  • 重臣杨素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
    12-30 杨素奸臣
  •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
  •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莫须有”究竟蕴藏什么含义
    岳飞之死是早有结论的冤案,然而加给他的罪名“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成了千古疑案。《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爱国名将岳飞忠心耿耿路人皆
    12-26 秦桧
  •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离世吐血而死
    在关于唐朝的影视作品中,高力士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而不少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并为开元盛世做出过贡献。贵族出身年少被阉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
  • 六首状元被列入奸臣名单惹怒皇帝九族受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他们就是明代的黄观和清代的钱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状元已经不容易,这俩人竟然从县试到殿试,六次考试回回是第一,真是超级学霸。黄观:被朱棣盯上的状元一口气考完,
    12-22 状元奸臣
  • 秦朝大奸臣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竟是什么?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
    12-21 秦朝赵高
  • 一代奸臣秦桧是怎么死的 死前遗书读完让人唏嘘
    秦桧,南宋江宁人,随着徽钦二帝被俘,随行有皇族和重要大臣,本来秦桧不再其中,只因为秦桧写了一份《存赵书》,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要求立赵氏皇族为帝,最后也被抓往金国。1127年秦桧逃回南宋,摇身一变成为了和战派代表人物,在金国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什
    12-21 秦桧
  • 最悲惨的奸臣 被饿死的投机误国大宋奸相蔡京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肯定都得有一位昏庸无道、祸国殃民的皇帝,同时还要有一位奸佞无耻、误国害民奸臣,北宋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奸相蔡京。蔡京在北宋末年的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为相专权误国也近2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蔡京拉帮结党,祸乱朝
  • 揭秘一个真实的高俅:历史上的高俅是奸臣吗?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
    12-20 奸臣高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