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征婚启事为什么那么吓人 蔡元培的故事

   2020-05-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蔡元培何许人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我国新型大学教育的开拓者。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人。1889年,蔡元培娶了第一位夫人王昭。可惜,好景不长,王

蔡元培何许人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我国新型大学教育的开拓者。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人。

1889年,蔡元培娶了第一位夫人王昭。可惜,好景不长,王昭因病离开了人世。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回国就任教育总长。他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对全国教育实行改革。后来,因为不满袁世凯擅权,辞职去了德国从事研究工作,直到1917年应邀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原是戊戌变法时创设的京师大学堂,清末招收的学生大都是京官,追求升官发财的风气很盛。蔡元培到了北大,认真整顿腐败的校风,成立了各种学会,特别是提倡学术研究自由。主张无论什么学派,只要言之成理,都让它自由发展。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1920年2月,蔡元培下令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蔡元培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提倡白话文,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礼数,反对文言文。他还曾多方营救因参加运动被捕的学生。因此,五四时期北大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王昭去世的时候,蔡元培刚满33岁,在江浙一带的知识界已经颇有名气了,来他家里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蔡元培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人,磨浓墨、铺素笺,挥毫写下了一张征婚启事,贴在书房的墙壁上。他提出了五个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是不缠足的女性;

第二、是识字的;

第三、是男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

第四、如果丈夫先死那么妻子可以改嫁;

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消息传开来,媒人们个个退避三舍,认为蔡元培娶老婆的标准太不可思议了。

蔡元培在杭州办学的时候,有一天,在朋友家看到一幅工笔画,线条秀丽、题字极有功底。他一打听,作者是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世振,又名仲玉。黄仲玉出身书香门第,不但没有缠足,而且,识字又精通书画、孝敬父母,完全符合蔡元培的择偶标准。于是,他请朋友从中撮合。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举办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

1920年年底,蔡元培由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就在这期间,黄仲玉去世了。

在蔡元培54岁时,时任北大校长的他决定娶老婆,他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一、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这时一个名叫周峻的女孩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周峻是蔡元培在上海成立爱国女校时的一名学生,这位学生一直到33岁还没有结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

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婚后第十天,蔡元培和周峻携子女赴欧洲学习。她把对蔡元培的爱倾注在她的作品 《蔡元培半身像》中。蔡元培则在上面题诗一首“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1940年3月5日,也就是离周峻50岁生日还差两天的时候,蔡元培在香港因病逝世。

 
标签: 蔡元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陈独秀和蔡元培的关系 蔡元培为何帮陈独秀造假
    蔡元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兼容并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一时间北京大学名师云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
    12-23 蔡元培
  • 民国秘史 北大校长蔡元培鲜为人知的刺客经历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蔡元培轶事 曾为陈独秀去北大任教造假学历
    早在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参与暗杀团工作时,与陈独秀就有过一面之雅,记得这位独力支撑着《安徽俗话报》的年轻人,但对他近年的活动,则不甚了了。蔡元培在国外也没有看过《新青年》,听了人们的郑重推介后,找来《新青年》杂志翻阅,颇有共鸣,决定请陈独
    12-08 蔡元培
  • 校长蔡元培为什么要请鲁迅来设计北大校徽
    徽者,旌旗之属也。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并反映着该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民国时代的学生都把佩戴校徽作为一种自觉的纪律,用以证明身份、规范行为、警觉行动,并以此为荣。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设计校徽的大学,这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掌
  • 蔡元培素食十二年 曾认为食肉会使人中毒
    素食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历史悠久,许多中外名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和老子、王维、孙中山、蔡元培等。蔡元培缘何奉行素食,本文讲述了如下的故事。蔡元培的素食,在他的《自写年谱》中说得很明确:“我那时候也是素食,这是
  • 北大治理嫖娼记:蔡元培扫黄 陈独秀中枪
    学校上下风纪败坏,尤其是“课余生活”令人瞠目:晚饭后,有钱的教师带头,大批师生坐洋车直奔北京最大红灯区——八大胡同。妓院皆称“两院一堂”是照顾生意的最佳主顾。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的旧称“京师大学堂”。晚饭后,有钱的教师带头
    11-05 蔡元培
  • 王国维曾拒蔡元培邀请 不愿前往北大任教
    在日本生活的4年多时间,母亲的工作亦不轻松。除了照顾父亲,她还要照顾4个男孩的起居(包括前房母亲——我们称为莫氏母亲所生的3个哥哥,加上母亲潘氏自己所生的四哥),别的不说,光是做衣服、鞋袜,就有忙不完的工作。当时虽有一男仆、一女仆帮忙,仍然
  •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是专业刺客 用猫试自炼的剧毒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大师择偶趣事多 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近代许多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大师在择偶的标准上也有很多趣事。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其内容大抵有五条:(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3)文理通顺;(4)不染学堂中平等自
  • 蔡元培爱女的后半生 39年因家贫 最终难产去世
    蔡威廉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女画家,她的父亲是被称为“北大之父”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39年,蔡威廉在昆明北门街家中凄凉病逝。蔡威廉是蔡元培先生的长女,1904年生于上海。她从8岁起先后3次随父亲出国,在巴黎读教会学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