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国:董卓靠什么能够成功的策反吕布?

   2020-10-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何进被杀、董卓入洛阳的前后,丁原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董卓最终彻底把持朝政,把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赶出洛阳,依靠的是实力,而在此过程中,董卓策反吕布杀了丁原,是关键的一步。董卓建立权威靠的也不完全是流氓手段,没有强大实力作后盾一味耍横只能自取

在何进被杀、董卓入洛阳的前后,丁原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董卓最终彻底把持朝政,把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赶出洛阳,依靠的是实力,而在此过程中,董卓策反吕布杀了丁原,是关键的一步。

董卓建立权威靠的也不完全是流氓手段,没有强大实力作后盾一味耍横只能自取灭亡,在董卓刚进入洛阳时他的实力还不占上风,除凉州军和何进的旧部外,洛阳还有其他几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大都是何进、袁绍等人此前安排到各地募兵的,力量稍大的有鲍信、张邈、丁原等部,鲍信日后成为曹操的战友和主要支持者,张邈是关东联军的主力,他们都支持何进和袁绍。

当时的洛阳云集了由各地赶来的队伍,有些是有组织的,也有些是三五成群跑来找机会的,据《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刘备和张飞、关羽等人在此前后也到了洛阳,被何进编入一个叫毌丘毅的都尉手下。

如果袁绍能抓住机会迅速整合起各路力量,趁董卓的凉州军主力还未抵达洛阳之际首先发难,董卓未必是对手,日后曹操、袁术、孙坚等人都是借助讨伐董卓渐成气候的,没有董卓专政,以后的政治格局如何变化非常难料。鲍信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劝袁绍先下手为强,解决董卓和凉州军,但是袁绍不敢。

袁绍的胆量不够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或许对董卓还抱有侥幸,心中仍然对“袁氏故吏”有所期待,于是袁绍失去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作为军阀,董卓最清楚拥有什么自己才有发言权,在弟弟董旻的协助下他成功策反了何进的旧部吴匡等人,使实力有所增强。紧接着,他把目标放在了实力较强的并州军身上,通过对并州军的内部瓦解,又兼并了这支劲旅。

并州的大体范围相当于今天山西省的大部、陕北以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今天的太原、包头、榆林、延安等地均在其内,其北部与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相邻,匈奴经过南北分化后,南匈奴不断内迁,与并州地区的汉族融合得很紧密,由此也带动了当地的畜牧业,使并州军也像凉州军、幽州铁骑一样成为一支活跃的劲旅,目前并州军的实力派是前并州刺史丁原。

据《汉末英雄记》记载,丁原字建阳,出身于寒门,“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早年当过县吏,在“追寇虏”也就是平息民变过程中不怕死,能冲在前面,所以不断立功。《后汉书》对丁原的介绍还要多一些,说丁原最后升到了并州刺史,后又改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师师长。何进召募外兵的时候,丁原派部下张辽率一千多人前来助战,丁原被何进委任为执金吾,相当于首都洛阳的警备区司令。

综合《三国志》的记载,丁原的并州军有三大主力构成,分别是张杨、张辽和吕布,张杨字稚叔,并州云中郡(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县)人,张辽字文远,并州雁门郡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他们的出身都很一般,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武力,张杨以“武勇”而被丁原任命为武猛从事,张辽因为武力过人,被丁原召为从事,吕布也因为“骁武”而被丁原赏识。一句话,他们都是丁原的并州老乡,又都是猛将,与丁原本人“武勇”的特点很相近。

这几个人如果驾驭得好就能成为好帮手,如果丁原有曹操那样的治人拢心之道,并州军在丁原手中就会有另一番天地。但问题是丁原“为人粗略”,他本身也是一个武人,在带队伍方面缺少足够的经验。从以后张杨、吕布、张辽等人的事业发展情况看,当初他们在丁原手下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高顺、成廉、成续、侯览等人始终追随吕布,吕布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说明吕布名义上属丁原领导,但却拥有自己的势力。

丁原被杀后,吕布率自己这部分人马投靠了董卓,张辽虽然也投靠了董卓,但不归吕布指挥,还归董卓直接领导,张杨则率部远走河内郡,过上了打游击的生活。他们都能把自己的人马顺利带走,说明丁原手下的这三支主力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这为丁原被杀埋下了祸根。

《后汉书》和《三国志》对吕布早年生活均记录不详,但陈宫后来对张邈谈论吕布时称他为“壮士”,并州当地世家出身的王允视吕布为“剑客”,说明吕布的身份不是名门大族,加上他的祖籍是偏僻的九原郡,说明吕布出道前的身份类似于游侠,而这在东汉时期往往带着贬意,这也造就了吕布一生“轻狡反覆,唯利是视”的个性,因为剑客、游侠最容易急功近利,也最容易被别人利用。

丁原对吕布很不错,《三国志》称“大见亲待”。但正是因为丁原的“粗略”,因为吕布具备游侠、剑客的特质,所以董卓看到了机会,他对吕布进行了策反,是谁来执行的联络工作、如何接上头,吕布如何杀掉丁原,这些问题史书均未作详细记载,只说董卓“诱布令杀原”。

对吕布而言,尽管自己身上有剑客的特性,但杀掉上级投靠敌人毕竟是一件极损仁义道德的事,他怎么会轻易下手呢?这是一个往往被人忽略的问题,也是不容易找到答案的地方。但如果细究起来,原因其实并不难发现,那就是董卓对吕布开出了天价的诱降条件,让吕布想不动心都难。

董卓开出的条件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一句话,它记录在《三国志·吕布传》里,叫做“誓为父子”。

董卓不仅收吕布为义子,而且为此还立了誓。在史书里从来没有记录过关于董卓儿子的事,只说他有一个女婿叫牛辅,推测起来董卓应该没有儿子,如此以来当他死后继承权就成为问题。董卓可以把女婿牛辅立为继承人,也可以在手下将领里指定一个,但当董卓收吕布为义子时,这些可能就不存在了,因为董卓要把继承权交给吕布。

汉代很注重法律上的继承关系,像袁绍那样过继给叔父家,叔父的爵位、家产等就将由他来继承,这种法律关系是谁都不能剥夺的。董卓为了保证瓦解并州军成功,不惜指定吕布为继承人,为了取得吕布的信任,还举行了盟誓。这不是走过场,而是很郑重的,董卓至死都未曾反悔过,而吕布也对这种关系深信不疑,后来当王允再次策反他杀董卓时,吕布曾为难地表示“奈如父子何”。

 
标签: 三国 吕布 董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