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想把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 他为何直接拒绝

   2020-11-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昔时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女子守贞,殊不知男子也守贞。然女子守贞可获旌表、树牌坊,立节完孤,奉为诰命,为道学先生津津乐道,奉为无上荣耀之事,赞之为节妇、烈女,而男子则不然,故知之者甚少。清人戴名世《李烈妇传》云:“女子之不

昔时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女子守贞,殊不知男子也守贞。然女子守贞可获旌表、树牌坊,立节完孤,奉为诰命,为道学先生津津乐道,奉为无上荣耀之事,赞之为节妇、烈女,而男子则不然,故知之者甚少。清人戴名世《李烈妇传》云:“女子之不幸失所天,而身从死与夫守节不他适者,皆天下之大义也。或谓守节难而慷慨殉死犹易。夫人寻常一小事尚多有濡忍不决,而况生死之际乎。余读李烈妇之事,喟然叹息,盖尝闻孙氏、李氏两家皆巨族贵显,诗书之泽被于妇人矣。呜呼,岂不盛哉!”此乃鲁迅笔下成千累万、史不绝书的“吃人的旧礼教”。社会对于男子的要求,在于忠烈不二。女子殉节,男子何不然耶,只不过殉的是王朝之节,而非夫妇之节。女子为男子附庸,事宗庙,广继嗣,男子为皇权从属,安社稷,尽忠诚,贞节忠孝,人之四维,看似分属,实则一也。

《新唐书》记载王维“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其卒年61岁,妻子死时,不过三十左右,正当青春年华。之后他笃信佛教,“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深爱亡妻,其伤心事一也。

明天启七年,22岁时的傅山与忻州张泮之女张静君结缡,次年生子傅眉。27岁时,张氏即卒,誓不复娶,也再未续弦。14年后,傅山偶见亡妻所绣大士经,怀念之情油然而生,遂作《见内子静君所绣大士经》:“断爱十四年,一身颇潇洒。岂见绣陀罗,悲怀略牵惹。即使绣花鸟,木人情已寡。况为普门经,同作佛事者。佛恩亦何在?在尔早死也。留我唯一心,从母逃穷野。不然尔尚存,患难未能舍。人生爱妻真,爱亲往往假。焉知不分神,劳尔尽狗马。使我免此闲,偷生慈膝下。绀绵传清凉,菩萨德难写。”傅青主不但为前朝守节,也给亡妻守贞。

林森的发妻郑氏患病而亡后,其与表妹的感情便渐难舍分。正当此时,表妹由父母作主许配一华侨巨商之子。表妹对这门亲事竭力反对,拚死不从,然木已成舟,无济于事。紧要关头,她不顾众人议论父母阻拦,径直跑到林森身边,恳求与之私奔,远赴南洋谋生,并哭诉道:“哪怕过流浪生活,也决无怨言。”此一片痴情,使林激动万分。而当时恰好孙中山电邀他远赴他乡,乃一个绝好的机会也。可一想到革命尚未成功,常年奔波在外,环境险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带着一女眷有诸多不便。苦思再三,终于未答应恳求。绝望之际,表妹上吊自戕。待林森回乡,闻听此耗,五雷轰顶,悲痛欲绝,备受自责。遂扒开坟墓,取出表妹头骨,并立誓自此之后,不近女色,终身绝娶。此后,不管处境如何,表妹头骨之骷一直陪伴身边。果然,林鳏一身以终结。1943年5月,已是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在重庆遇车祸致瘫,8月1日去世。尊其生前遗嘱,表妹头骨与之合葬一穴。

谭延闿丧妻后一直未续弦,孙中山想其谋一门婚事,当时宋美龄从美国留学归来,孙中山有意将宋介绍给谭延闿,并让谭延闿认宋的母亲为干妈。此时的谭延闿,正值壮年,且与宋家门当户对,如能联姻,与孙中山关系会更加密切,但谭延闿却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讨第二个夫人”为由拒绝了,他的悼亡妻诗句“故人恩义重,不忍再双飞”,流传甚广。

马一浮与妻汤仪感情甚笃。在上海游学时,马突然接到家乡电报,得悉妻子病危,于是夤夜匍匐奔丧。由于交通不便,经过两昼夜才回到家乡绍兴长塘。谁知幽明永隔,阴阳两界,亡妻已停棺在堂。马肝肠俱碎,在灵柩合棺前的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不哭不闹,只是轻轻握着妻子之手,家人恐其因悲愤过度而痴呆。在妻子下葬入土数日后,马坐在物是人非的清冷居所内,方嚎啕大哭起来。哀痛之余,作《哀亡妻汤孝愍辞》以托哀思:“孝愍归我三十一月,中间迭更丧乱,无一日不在悲痛中,浮未有与卿语尽三小时者。然浮所言他人所弗能解者,卿独知其意。……卿既死,马浮之志、之学、之性情、之意识,尚有何人能窥其微者!”此后数十年,马一直未娶,孑然漂泊在外。对于这一点,马一浮曾言:“吾见室人临终后之惨象,惊心触目,不忍人睹,自此遂无再婚之意。”此后他与岳家一直保持着交往。岳父汤蛰先逝世时有遗愿:“亡女缘悭福浅,希望马先生能再继画眉之乐,不要再孤灯独对的苦待自己了。”当时,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子,仰慕其声名,表达爱慕之情感,但他表示坚决不再续娶,并于报端登出婉拒信:“浮德非虞鳏,生无立锥之地;才谢孔父,已邻衰白之年。分当枯木寒岩,自同方外;此而犹议婚姻,私亦讶其不伦。”此信一刊,议声偃息。

唐圭璋中年丧妻,戛然中断了美满婚姻,遂未再娶。1980年代,唐在南京师范大学讲授苏东坡的《江城子》,他在黑板上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后,再无力下写,口中喃喃:“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然后长叹一声“苦啊!”便无法再讲。学生皆惊讶,却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唐圭璋悼亡词《虞美人·柳》云:“西风一箭成迟暮,消得斜阳顾。背人已自不胜愁,哪有心情,再系木兰舟。”

1921年4月21日,德国人露娜小姐在洛阳拜会吴佩孚,并一见倾情,秋波频传,无奈吴不领情。回去之后,露娜小姐对吴大帅写信道:“吴大帅,我爱你,你爱我吗?”吴看后在原信上批了四个大字“老妻尚在”。

孝节大矣!女子守贞,守的是一个名节,也是一份念想,男子亦然。齐衰之泪未干,花烛之筵复盛,女子守贞不易,男子亦然。

 
标签: 宋美龄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美龄和宋庆龄什么关系?
    宋美龄跟宋庆龄是姐妹关系,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夫人,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
    02-23
  • 晚年宋庆龄的英文遗嘱写给谁?不是宋美龄而是他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馆,陈列着一份特殊的展品。这是一块牌匾,上面刻着一份用英文写成的遗嘱。这份英文遗嘱,出自宋庆龄手笔,写于1975年。而且,鲜为人知的是,这份英文遗嘱并非宋庆龄写给自己世上唯一的至亲——身在台湾的妹妹宋美龄,而是一位没有任
  • 蒋介石将宋庆龄加入暗杀名单 宋美龄勃然大怒
    1、1942年,在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时,宋美龄来到美国访问。宋美龄以她的美丽的外貌、优雅的风度和娴熟的英语,征服了美国人民。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夫人邀请宋美龄出席家宴。期间,大家谈起了美国最近发生的矿工罢工事件。罗斯福问宋美龄:“假
  • 张学良身边有11位美女 娶赵四全因宋美龄?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确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实。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这方面。张
  • 揭秘:宋美龄年轻时一段鲜为人知的跨国狂恋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合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树。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中华民国时期的第一夫人,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的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文化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
  •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死是因为宋美龄在帮他吗?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当张学良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当时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是才貌双馨的美女。两个人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少帅与她一见面,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宋美龄也为张学良的风度倾倒,称
  • 宋美龄国外定居带九十九箱衣物 宋美龄有多少旗
    宋美龄喜欢穿旗袍,是她与生俱来的习惯。尽管她从10岁时起就生活在美国,但她对自己的穿戴从来都要求中国式的服饰。对于身边偶然出现喜欢穿奇装异服的新潮女性,宋美龄往往看得很不习惯。有一年,台湾荣民总医院给士林官邸里派来一位女护士,她喜欢穿超短裙
    12-22 宋美龄
  • 揭秘:宋美龄绯闻与蒋介石提枪捉奸的真实内幕
    1985年,美国人迈可·考尔斯(Gardner Milk Cowles)出版了一本回忆录,题名《迈可回顾》(Milk Looks Back),其中写到,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温德尔·威尔基(Wendell Lewis Wil
  • 蒋介石宋美龄第一次约会 为何选择在镇江约会?
    在历史上,镇江无疑是一座浪漫之城。甘露寺,是刘备会见吴国太、智赚美人孙尚香之处;金山寺,是法海幽禁许仙、白娘子水漫金山之所;焦山定慧寺,则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定情之地。前者是传说,中间是神话,后者却是历史。本期档案穿越为你揭秘蒋介石宋美龄在19
  • 宋美龄身后21亿巨额私人财产到底来自哪里
    当时1银圆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6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传闻属实的话,宋美龄个人财产已相当于如今的21亿元,是蒋介石的两倍半。106岁去世的宋美龄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录或自叙传。生前,常有人劝宋美龄写点文字或口述历史,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宋美
    12-20 宋美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