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奴皇帝手下当差的他 批评皇帝还能保全富贵

   2020-12-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劝人是门艺术,尤其是劝皇帝。尽管每一个皇帝都会标榜自己如何虚怀纳谏,包容臣子的不同意见,欢迎善意的批评。但大多数也只是说说而已,不当回事的。前赵皇帝刘聪在执政后期就是这样一个人。刘聪是刘渊的儿子,本来没有资格即位,后来是干掉了法定接班人哥哥

劝人是门艺术,尤其是劝皇帝。尽管每一个皇帝都会标榜自己如何虚怀纳谏,包容臣子的不同意见,欢迎善意的批评。但大多数也只是说说而已,不当回事的。

前赵皇帝刘聪在执政后期就是这样一个人。

刘聪是刘渊的儿子,本来没有资格即位,后来是干掉了法定接班人哥哥刘和才登上大宝。前期倒也东征西讨,打得西晋司马皇帝屁滚尿流,叩头求饶。但到后期,和大多数俗套的故事一样,逐渐花天酒地起来。

刘聪喜欢吃鲜鱼和螃蟹,吃起来就不亦乐乎,一顿就能把御膳房的存货给吃完,有次因为河道管理官员供应不及时,刘聪一怒之下把左都水使者襄陵王刘摅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对于刘聪这样的皇帝而言,不仅要有吃喝,还要有玩乐。刘聪喜欢吃鱼,更喜欢看人捕鱼。刘聪时期,前赵的都城还在平阳,即今天山西临汾西北一带,靠近汾水。刘聪就经常驾临汾水,欣赏渔夫捕鱼,一玩就到半夜还不回宫。

刘聪玩得开心,随车驾护卫的中军大将军王彰却很担心。毕竟是自己带着皇帝出宫,出了茬子可是掉脑袋的事情。王彰就劝刘聪还是及早回宫吧,结果这一劝就把自己给劝进去了。为嘛,不会说话嘛,不会善意的批评嘛。

王彰是个武夫,说话直来直去:陛下,您近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臣是痛心疾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现在天下未定,民心不稳,到处都是要您脑袋的刺客。您这么轻率的出宫,一个匹夫就能把您干掉,咱还是回吧。希望陛下您能洗心革面,转变作风,这才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当然,王彰敢这样说话,还是有些底气的。他女儿是刘聪的后妃,刘聪是他的女婿,他是刘聪的老泰山,觉得这个女婿总会给自己几分薄面。

王彰忘记了,刘聪是他的女婿,可更是皇帝。皇帝暴怒起来,那是谁都不认的。果不其然,刘聪喝令左右,把王彰老头的脑袋给我拧下来。

王彰的女儿,刘聪的后妃王夫人赶紧替老父求情,刘聪这才先把王彰关起来,听候发落。后来又经太后和朝臣解救,王彰总算捡回一条命。

王彰批评刘聪的出发点显然是好的,可话说得实在不中听。而同在刘聪手下当宰相的刘殷就聪明多了。

刘殷本来是给司马晋朝打工的,在战乱中落到前赵手里。在前赵为官后,每次刘聪召开御前会议,让朝臣讨论要出台政策的是非,刘殷从来都不发表发对意见,“无所是非”。等到会议结束,他才单独觐见刘聪,为其分析利弊,说的头头是道,刘聪很是能听进去,几乎言听计从。

刘殷经常告诫子孙,批评皇帝要注意时机、场合,一个平头百姓都不喜欢别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何况君主。背后劝诫和当面抨击,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把好事办好。只是私下来能保全君王的颜面,还是悄悄的比较好,当面放炮的坚决不要,“事君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况万乘乎?夫几谏之功,无异犯颜,但不彰君之过,所以为优耳”。刘殷富贵终身,平安落地,寿终正寝,与此不无关系。

王彰以国丈之尊,当面犯颜抨击,几乎杀头。刘殷以降臣之余,背后循循善诱,终保富贵。两人的批评都是善意的,出发点也都是好的,可结局差距如此之大,其间微妙,全在于皇帝怎么看。

在刘聪看来,你王彰当面让朕下不来台,再善意的批评,用心也是险恶的。而刘殷,在朝臣面前保全朕的颜面,私下里才和和顺顺的给朕进言,那出发点绝对是极好的嘛。

所以,批评究竟是不是善意的,出发点到底是不是好的 ,不在于批评的对错,无关乎出发点的正误,只取决于皇帝怎么想,领导怎么看。

面对诸如“要包容善意批评”、“对来自书生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诸如此类一再昭告天下的安民告示,书生们可要睁大眼睛,弄不好又是引蛇出洞。

 
标签: 匈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的匈奴是现在哪个国家 古代的匈奴是现在什么国家
    古代的匈奴是现在哪个国家 古代的匈奴是现在什
    1、古代匈奴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其分布区域类比到如今,大致是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2、古代匈奴的疆域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南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跨过阿尔泰山,
  • 汉朝的匈奴人是现在的哪里人 汉朝的匈奴人属于现在哪里
    汉朝的匈奴人是现在的哪里人 汉朝的匈奴人属于
    1、匈奴多是现在今天的广东、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和福建等地人。2、以前古代匈奴人的地盘是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在蒙古高原中心建立国家,在受到汉民族的强大军队进攻后,匈奴人投降了汉民族。还有一部分西迁到欧洲组
  • 汉匈和议早已达成 匈奴为何仍不放苏武归国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
    12-29 苏武匈奴
  • 匈奴为何始终不放苏武归国?苏武的价值何在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
    12-28 苏武匈奴
  • 战国时代北击匈奴第一名将 战略竟影响两千年
    李牧,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李牧的军事生涯主要可以分为2个阶段,长平之战前,李牧一直是赵国北方边境的守护神。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南方强秦的威胁日益突出,而北方匈奴的威胁却基本已被李牧消除,所以李牧被召回
  • 揭秘:汉武帝即使过世后也能给匈奴致命一击!
    汉武帝刘彻打了一辈子匈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彻底将肆虐中国北方百年的匈奴斩尽杀绝,但随着老一代抗匈名将的陆续作古,西汉军界高层,也严重青黄不接,继任大将军的李广利,更是出名的草包,三次出击匈奴,不但劳而无功,最后一次还被俘做了汉奸,让匈奴
  • 白登之围 刘邦凭什么逃脱匈奴毒手
    说说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事件吧,在此之前,匈奴从来没在中原历史上记载过,但也就是这么第一次让刘邦吃了大亏,差点就死了。那么刘邦是如何躲过匈奴的毒手的呢?史书只记载了两个字:秘计。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12-26 刘邦匈奴
  • 汉朝强大的根基 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
    秦汉时,匈奴始终是中原王朝北方的最大威胁。秦将蒙恬将匈奴击败,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之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再度崛起。在杰出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重新掌控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屡次入侵边境,攻城屠邑,掠夺
  • 东汉著名将领耿恭如何为东汉王朝扫清匈奴
    耿恭是东汉著名的将领,他为东汉王朝作出了杰出贡献。以下就是关于耿恭的简介。耿恭画像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氏,是东汉的开国将领耿广的儿子,耿弇的弟弟。从小耿恭就聪慧伶俐足智多谋,具有天生的将才气势。由于出生将门,加上耿广很早就去世了,耿广和
  • 匈奴的骑兵练习拿将领妻子和坐骑来当射靶
    油画“白登之围”: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冬天气,天降大雪,汉军虽然“卒之坠
    12-25 将领匈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