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何要造反 一半为江山 一半为美人

   2020-08-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康姓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属于昭武九姓之一。轧荦山在突厥语中就是战神的意思。其母阿史德氏是个巫婆,多年不育,便去祈祷扎荦山,遂于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母信的是袄教,也就是拜火教。安禄山长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康姓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属于昭武九姓之一。轧荦山在突厥语中就是战神的意思。其母阿史德氏是个巫婆,多年不育,便去祈祷扎荦山,遂于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母信的是袄教,也就是拜火教。

安禄山长大后,通晓六种语言,当一互市牙郎,省称"互市郎",亦称"互郎"。 唐人把互字有时候错写成牙字,因讹为牙郎。互市上有好多国家的人,彼此语言不通,因此需要牙郎这种懂外语的。也就是现在做生意说的中间人,担保人,经纪人。西周称为质人,西汉称作驵侩,唐朝才叫牙人。后来参军入伍,当经纪人时候练就的左右逢源翻云覆雨的本事派上了用场,由于口才好,谁都喜欢他,直到动达天听,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

在长安他遇到生平两位克星,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坏蛋:李林甫和杨国忠。安禄山由于其母祷告,身上自带五百阴兵护佑。谁都不怕,唯独见了李林甫怕得要死。后来找巫师一看,李林甫是也是天上派来的,随身带着两位仗剑青衣童子。地下阴兵打不过天上神兵。

但是陈寅恪先生考证,也就李林甫坏了事,因此被称为奸臣。李林甫怕人夺了相位,就怂恿唐玄宗重用胡人番将,以前边疆的节度使都是宰相遥领,现在成为专任,安禄山由是坐大。最后不可控制。

至于杨国忠,更是安禄山造反论的铁杆支持者。每天在唐玄宗耳边上眼药,让李隆基杀了安禄山。说安禄山想造反。可是李隆基不听。当然杨国忠为啥要杀安禄山,很简单,因为安禄山得宠他就会失宠。李隆基一度有让安禄山当宰相的意思,因此杨国忠要弄死他。安禄山最后的造反,跟杨国忠逼迫不无关系。

当然安禄山还遇到一个人,就是杨贵妃,还有杨贵妃的两位姐姐,于是心动。回去就准备造反了。招兵买马,他又是马监,把好马都弄到自己队伍里训练了。这是后来唐军一败再败的根源。陈寅恪先生说,安禄山造反三大要素,李林甫纵容,杨国忠逼迫,杨贵妃引诱。当然陈寅恪先生也不相信杨贵妃和安禄山有一腿的说法,说是无稽之谈。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这条底线是要根本遵守的。但是安禄山对杨贵妃姐妹四人有了想法,却是真的。

安禄山在长安还遇到一个人,就是剑侠李白。李白从一顿饭局中发现安禄山对杨贵妃有意思,就跟李隆基申请要去安禄山哪里做卧底,收集安禄山造反的情报。但是此举太危险,李隆基爱才,觉得他不能干这活,拒绝了。为了让他不受安禄山所害,给了他一些钱把他打发了。但是李白还是孤身一人去了安禄山军营,收集到了安禄山想要造反的铁证。

唐玄宗放安禄山回去后,各种资料也表明安禄山有反心,可是已经放虎归山,拿安禄山没办法了。于是就想着把安禄山再召入长安控制起来,不想被杨贵妃派明驼告密,安禄山于是没了退路,仓促起兵。不想一帆风顺,竟然打下洛阳和长安,李隆基带着杨国忠和杨贵妃仓皇西遁。

安禄山:安禄山要说天生有反骨,也不是那么回事。他的造反四大要素:李隆基昏聩,李林甫纵容,杨国忠逼迫,杨贵妃诱惑。李林甫活着还能把他镇住,李林甫一死,安禄山就肆无忌惮了。

李林甫:李林甫可以说是安禄山能够造反的关键人物,因为是他向李隆基提出重用胡将独守一方的。但是李林甫能够镇得住安禄山,也可谓一物降一物吧。

杨国忠:在安禄山这件事情上,杨国忠的确名如其人,可谓国之忠良。他整天啥都不干,就收集安禄山的黑材料,给李隆基上眼药,想要置安禄山于死地。可是他却没有能够镇住安禄山的实力,安禄山一旦逃出长安,杨国忠束手无策。

杨贵妃:杨贵妃是被动的被安禄山惦记上了,就如西门庆惦记上了潘金莲。所谓长个包子样,不怨狗跟着。用句文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但是她竟然向安禄山泄露军机,罪不可恕。

李隆基:李隆基最大的问题是老了,没有年轻时候的朝气了。天宝末年大唐形势已经进入深水期,就如乾隆末年的清朝,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但是李隆基已经不想解决了。其实即使没有安禄山造反,也会有其他矛盾出现,安禄山只是各种矛盾的诱因,或者说表现形式之一种。

这个问题的具体分析请大家参看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安禄山造反,是时势使然,非人力可为。只是造反后李隆基和杨国忠在军事问题上应对失措,才导致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如果宰相不是杨国忠,安史之乱搞不了这么大。

 
标签: 安禄山 造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安禄山是怎么征服杨贵妃的 安禄山墓真的存在吗
    安禄山原本是营州柳城地方的湖人,后来因为巴结杨贵妃,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原本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相互勾结,但是后来安禄山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扶摇直上,遭到了杨国忠的嫉妒,因此杨国忠也多
  •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恋情可以真的成立吗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贵妃其人其事。说起杨贵妃,她其实先是唐玄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实际上是被逼无奈?
    安史之乱算是给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让世人都知道了安禄山这个人是不忠不义之人,但是仔细看看安禄山的生存环境下,就知道安禄山的造反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一:忌惮小人。要知道安禄山虽然位高权重,但除了会巴结皇帝贵妃之外和
    12-28 安禄山
  • 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有免死金卷又是因何而死的?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战争,刀枪在武器库中生锈、腐烂。地方
  • 揭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成为唐玄宗的宠儿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是如何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
    12-21 安禄山
  • 杨贵妃与安禄山有何关系?曾为安禄山洗澡裹身
    在古代,皇帝老儿身边的文武大臣多如牛毛,但拍马溜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厚爱并非易事。像唐朝时期的李林甫、王鉷等都做到了,再到后来的胡人安禄山也做到了,并且唐玄宗也委以他重任,再说了,安禄山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将玄
  • 乱唐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是英雄?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枭雄,他的事迹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许多记载,有的事情很离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有一个小名叫做轧荦山。轧荦山在胡语中,是战神的意思。为什么叫做这个
  • 唐朝秘史 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之乱有什么影响 安禄山叛乱的原因
    安禄山之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玄宗末年和唐代宗初年的,由唐朝的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企图夺取李唐统治权的政治都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发动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被称为是安史之乱,也被称为是天宝之乱。这一次叛乱又安禄山
    12-14 安禄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