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蒋介石!1941向德意日宣战的中国元首是谁?

   2020-07-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林森 (1868—1943),1877年入美国教会学校培元学校,1881年考入鹤龄英华书院,后到上海海关任职,其间参加反清活动,1905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义后,策动九江新军宣布独立。同年11月,作为江西代表,参与制订《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林森 (1868—1943),1877年入美国教会学校培元学校,1881年考入鹤龄英华书院,后到上海海关任职,其间参加反清活动,1905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义后,策动九江新军宣布独立。同年11月,作为江西代表,参与制订《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当选为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参与制订《临时约法》。南北议和,中央北迁之后,1913年4月当选为首届国会参议院议长。

二次革命失败后,林森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4年赴美国,为孙中山起兵讨袁募捐筹晌。

1917年随孙中山从上海南下广州,任广东非常国会议员、护法军政府外交部长。1921年任广州国会非常会议议长。1923年任大本营建设部部长,1924年当选国民党“第一屆全国党员代表大會”中央执行委员,后任西山会议派的“中央执行委员兼海外部部长”。宁沪汉合流后,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立法院副院长。1932年起任国民政府主席,为没有实际权力的国家元首长达12年之久。

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国家元首名义,向德、意、日三国宣战,此后致力于废除美、英等不平等条约。

1943年5月,林森在去重庆市郊闲游途中,司机不慎将车撞到电线杆上,林森被送进医院后始终昏迷下醒,直至8月1日逝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隆重国葬。

国府主席林森先生

本年的四中全会选举林森先生连任国民政府主席,全国舆论对这件事似乎很一致的表示满意。在这个只有攻击而很少赞扬的民族里,这样一致的赞同岂不是很可惊异的事吗?我们考察各方舆论对林主席的赞许,总不外“恬退”两个字。“恬退”的褒语只可以表示国人看惯了争权攘利的风气,所以惊叹一个最高官吏的澹泊谦退,认为“模范”的行为。但这种估量,我们认为不够,——不够表示林森先生在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上的重大贡献。

林森先生的绝大功劳在于把“国府主席”的地位实行做到一个“虚位”,而让行政院院长的地位抬高到实际行政首领的地位。今日的国府主席,最像法国的大总统;今日的行政院院长,颇像法国的国务总理与英国的首相。两年多以来的政治制度的大变迁,就是从两年前的主席制度变成两年来的行政院长制。其重要性颇等于从一种总统制改成内阁制。改制的根据固然由于民国计一年十二月三中全会之改制案,然而使这个新制度成为可能的事实,这不能不归功于林森先生之善于做主席。

三中全会改定政府组织,把行政院抬高,作为行政最高机关。这确是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进步。但如果国府主席是一个不明大体而个性特别坚强的人,如果他不甘心做一个仅仅画诺的主席,那么,十几年前北京唱过的“府院之争”一幕戏还是不容易避免的。林森主席是一个知大体的人,他明白甘一年底改制的意义是要一个法国总统式的国府主席,所以他从不肯和行政院长争政权。旧制下国民政府的文宫处、主计处、参军处,都至今依然存在,但两年来的行政大权都移归行政院了。

去年我过南京时,一位部长告诉我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在新组织法之下。第一个政府是孙科的政府,不久就倒了。第二个政府,汪精卫的政府,成立之时正当湘沪南京都最受日本压迫时期。汪政府成立了一个多月,忽然有一天,一位部长说 :“我们就职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去正式参谒林主席哩!”这一句话提醒了全体 “阁员”,于是汪院长派人去通知林主席,说明天上午汪院长要率领全体阁员去参见主席。到了第二天,全体阁员到林主席的公馆。到处寻不见林主席。主席不知往哪儿去了!他们都感觉诧异,只好留下名片,恫然而返。到了下午,林主席去回拜,他们才知道林主席因为“不敢当参竭的大礼”,出门回避了!这个故事至今在南京传为美谈。

我们关心政治制度的人,也都会认得这个故事是一桩有意义的美谈。我们试回想那两年前党政军合为一体的国府主席的地位,就可以明白林主席的谦退无为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了。两年前的国民政府组织法是最不合理的。那时一个部长的地位是很低的:各部之上有行政院,行政院是与其他四院平等的,五院的正副院长加上其他国府委员组成国民政府。二十一年底的改制,改行政院各部为政府,而国府主席成为虚君制,于是三级政府合为一级,而其他四院与行政院分开对立,为行政部之外监督协助行政的机关。这个改革与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的原意似乎接近多了。而其中用无为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之中使这个内阁制成为事实,使这个虚君主席制成为典型,及 是林森先生两年来的最大成绩。

我今年再到南京,又听见人说林主席的一件故事。两年前,他被选为国府主席之后,他自己去请他的同乡魏怀先生担任文官长的职务。林主席对他说:“我只要你做到两个条件:第一,你不要荐人。第二,你最好是不见客。”这个故事也应该成为南京政治的美谈。这是有意的无为。若没有这种有意的无为,单有一个恬退的 主席,也难保他的属吏不兴风作浪揽权干政,造成一府院斗争的局面。有个朋友从庐山回来,说起牯岭的路上有林主席捐造的石磴子刻着“有姨太太的不许坐”八个字。这个故事颇使许多人感觉好笑。有人说:“我若有姨太太,偏要坐坐着,有谁能站在旁边禁止我坐?”其实这也是林森先生的聪明过人处。你有姨太太,你尽管去坐,决没有警察干涉你。不过你坐下去了,心里总有点不舒服。林先生刻石的意思,也不过要你感觉到这一点不舒服罢了。他若大吹大擂的发起一 个“不纳妾”的新生活运动,那就够不上做一个无为主义的政治家了。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