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唐太宗怎样评价“前任”隋炀帝杨广?

   2020-09-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古代帝王怎么获得“提案”帝制时代官员上书皇帝,是其议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渠道。官员上呈帝王的书面报告,名称很多,有奏报、奏章、题本、奏本、题奏等等。那么,古代帝王是怎么获得这些“提案”的呢?引导官员上书言事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曾对官员进言作过引导

古代帝王怎么获得“提案”

帝制时代官员上书皇帝,是其议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渠道。官员上呈帝王的书面报告,名称很多,有奏报、奏章、题本、奏本、题奏等等。那么,古代帝王是怎么获得这些“提案”的呢?

引导官员上书言事

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曾对官员进言作过引导,表明了他们求谏的诚意。在这方面做得好的,首推唐太宗。贞观初年,唐太宗对王公大臣们说:“帝王如果以为可以自我完善,不必借助官员们纠正自己,是很危险的。隋炀帝就是因为把官员的口封住了,听不到他们讲君王的过失,才导致败亡的。隋朝的灭亡离我们不远,你们看到凡施政不利于民众的,都要直言进谏、规劝。”为了表示求谏的诚意,他还把官员们的上书篇篇贴在墙上,时常观看。

有的皇帝树立了上书言事的“样板”,让官员们学习。明成祖就曾命黄淮、杨士奇等编著《历代名臣奏议》一书。永乐十四年(1416年)此书编成,共350卷。所收奏议,上自商周,下迄宋元,汉以后搜罗大备。《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为“占今奏议之渊海”。

还有的皇帝鼓励民间上书,用民间上书来倒逼官员上书。明宣宗即位之初,就下了一道诏书,宣布:凡施政措施对军民有害无益的,允许平民上书提出意见。宣宗还提出要求:朝廷官员要正确对待民间上书,只问上书内容是否可取,不问上书之人地位如何。又规定,下面发生的事,有关官员该言不言、陷匿不报,以失职论。

宣宗的号召在民间产生了良好的反应。德州平民的一封上书,被写进了史书这封上书说,德州是军事、交通要地,一有军情,经过德州的兵船一艘接一艘。兵船的督运者们都向地方索要超过标准十倍的民夫,并敲诈勒索。兵船运载的私货远多于官物,军士将私货沿途发卖牟利。兵船骚扰、祸害地方不浅,要求皇帝命有关衙门查禁。宣宗接到这封平民上书后,将其交兵部议处,兵部提出了解决方案,得到宣宗的允准。

求真言难听实话难

清醒的皇帝都希望听到臣下的真话、实话。但是,皇帝要想听真话、实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明代的好几个皇帝。都曾感叹求直言难。

明成祖曾对通政司官员说:地方官来朝,我都命他们报告民间疾苦,他们总是说,“田谷丰稔,闾阎乐业”,只讲赞颂太平盛世的话,不说真话,不说实情。最近听说山西饥民有吃树皮草根的,然而没有一个官员向我报告这件事。

明宣宗因负责监察的御史们“多怀顾忌,少有敢言”,曾对右都御史顾佐等人说,朝廷立法,凡各衙门官员及普通百姓,都允许向朝廷提建议、意见。况且提意见是御史们的职责所在,你们都是我所倚信的,“岂可有所顾忌”,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若当言不言,以失职论”。

其实,深感求直言难的皇帝,岂止明代的几个皇帝?就连唐太宗都有过这样的感慨。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大臣们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什么原因?魏征答:陛下虚心听取意见,应当有人进言。不过官员中有三种人:懦弱之人心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君王不信而不得言,怀禄(留恋爵禄)之人害怕危及自身而不敢言,所以,大家都保持缄默。

听不到官员的真话,有帝王自身的原因,也有官员方面的原因。从皇帝这个角度讲,他虽然下了诏令,恳求直言,但官员们多不信,因为历史上向皇帝进言的官员罹祸的不在少数。

从官员的角度讲,官场不乏“官油子”。唐朝宰相苏味道便是这类官员的典型。苏味道担任宰相期间,从未提出过有独到见地的建议、意见,一味阿谀皇上,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决策时不要态度明显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模棱两可最好。于是,他便得到一个雅号:模棱手。官场上“苏模棱”越多,君王越难听到真话。

 
标签: 隋朝 杨广 唐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1、大运河的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
  •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1、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是: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2、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 3、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 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5、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
  •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2、隋朝大运河也叫做隋唐大运河,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
  •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1、北朝中的北周。2、从386年北魏建立开始,北方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朝代。北魏于534年解体为东西两魏,东魏随后被北齐取代,西魏随后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北周统一北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先就是
  •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
  •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是是哪个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
    1、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
  • 隋文帝“怕老婆” 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就连晋元帝司马睿自己都愿意与他共享天下。晋成帝给王导写手诏时常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这样的词语,史上有几人得到过这等待遇?可就是这么个连皇帝也
  • 隋文帝杨坚为了谁冷落后宫的三千美女?
    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
  •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将
    12-30 隋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