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13岁离开故乡南京 父亲获罪家被遣“北返”

   2020-11-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京文坛似乎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出自南京的文学名著,有很多为南京的“外乡人”所写,仅以明、清两代为例,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写《桃花扇》的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写《随园诗话》的袁枚是浙江钱塘人,写《李笠翁十种曲》的李渔是浙江

南京文坛似乎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出自南京的文学名著,有很多为南京的“外乡人”所写,仅以明、清两代为例,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写《桃花扇》的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写《随园诗话》的袁枚是浙江钱塘人,写《李笠翁十种曲》的李渔是浙江兰溪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有人说,或许南京人要写好南京,得首先离开南京。就像曹雪芹,他确是在离开了南京之后,用手中的笔为南京文人挣足了面子。

曹雪芹出生于南京,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虽说他后来离开了南京去了北京,但是他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康熙6次南巡,有5次都以曹府为行宫。为此,南京留下了一个“大行宫”的地名沿用至今。所以说南京是曹雪芹的故乡是一点也没有问题的。

今天的大行宫,位于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新街口东一里许,所指很大一片区域。今天的一般人可能已经很难想象,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大观园等真的就在这么一片繁华区域上吗?如果曹雪芹不从这里离去,他还能写出举世无双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吗……

曹雪芹离开故乡时年仅13岁,离开的原因是他的父亲获罪落职,举家被遣“北返”。当曹家一家大小排着长长的队伍从仪凤门逶迤而出时,南京市民怀着复杂的心态纷纷沿街观望,不过观望的人们不会过多注意队伍中这位表情抑郁的少年。

如果说曹雪芹当年离开故乡时没引起人们注意,其原因是他实在是太小了,那么他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返故乡,于次年永别故乡,来去还是同样都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对于南京人来说多少就有点儿不是了。因为此时的曹雪芹,虽然人过中年,穷困潦倒,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公子哥儿了,但他以南京为背景创作的那部《石头记》(《红楼梦》)已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基本写成了。

曹雪芹此番来南京是来做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幕宾的。这两江总督府正位于当年曹家所在地,而这尹继善又正是当年曹家的旧交。仅凭这两点,我们不难想象,生性敏感的曹雪芹重返南京的这一年里,心灵深处一直在受着怎样的煎熬。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来南京这块伤心之地自取其辱呢?

有人说,曹雪芹此次回乡是寻觅“秦淮旧梦”,以便为《红楼梦》进一步补充些材料作最后的润色;还有人说,他此次回乡是为《红楼梦》的出版寻找经济上的赞助。

而依我看,二者或许都是曹雪芹此次来宁的目的:《红楼梦》写的是南京的故事,要对它修改润色,不上南京寻找材料上哪儿找?至于要拉赞助,还有哪儿比南京更为合适呢?

然而,故乡南京最终让曹雪芹失望了。他在南京没有拉到一分钱的赞助便离开了,并就此成为永诀。

好在他此行总算寻得了一位“旧人”——当年曹府一个名叫芳卿的丫头。是她陪伴着曹雪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这便也算是故乡对这位文学巨匠最后的慰藉吧!

曹雪芹去了,《红楼梦》留下了,但留下的只是一个80回的残本。为此我们或许会想,如果曹雪芹那一次来南京拉到了赞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至少不会是个残本吧!然而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既是南京的骄傲,也是南京的遗憾。

 
标签: 曹雪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曹雪芹是什么朝代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曹雪芹是什么朝代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1、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
  • 曹刿、曹操、曹雪芹什么关系?
    曹雪芹、曹操、曹刿3人没有关系。曹雪芹,名沾,字芹圃,号芹溪,梦阮,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刿,生卒年不
    03-17
  •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下毒致死?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
  • 曹雪芹晚期过着怎样生活 为什么会过的这么凄惨
    曹雪芹原来住在西山的时候,附近茶馆的一名伙计生了病,却无钱医治。曹雪芹见伙计每日被病痛折磨,自己有懂些医理,便有心帮助他。曹雪芹用野芹熬汤给伙计服用,没多久病就治好了。医好伙计的病后,曹雪芹声名大振,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后来他又用中草药
    12-29 曹雪芹
  • 红楼梦中的词都是曹雪芹做的吗?
    很多喜欢红楼梦的人是很偏爱书中各种词的,我们会发现在红楼梦这本书中词的出现概率极高,无论是在女子们酒之后的行酒令,还是,晴雯死后宝玉为她做的诗等等,书中诗词数量极多,那么这些诗词都,曹雪芹做的吗?未必如此,虽然曹雪芹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但是
  • 纳兰容若与曹雪芹的渊源 《红楼梦》真是纳兰家
    纳兰容若出身叶赫那拉氏,家族显赫,被誉为“满清第一才子”,纳兰家族与曹雪芹家族相识,且命运相似,无怪乎连乾隆皇帝都直呼《红楼梦》写的是纳兰容若父子之事。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他们
  •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写红楼梦的目的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写红楼梦的目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
  • 曹雪芹祖父曾为康熙当了20年密探!康熙的密探们
    曹雪芹祖父曾为康熙当了20年密探!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江宁织造曹寅熟练地将一方写过字的纸折成复杂的六角形,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
  •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百般提防曹雪芹家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这首不起眼的小诗,滴泪为墨、研血成字,道不尽千古文章的无尽苍凉,说不完万代文人的际遇辛酸。“文章憎命达”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身上得到同样的应验,他们少年家境衰落,中年历尽磨难
  • 曹雪芹为何特写王熙凤夫妻生活?
    贾琏和王熙凤的夫妻生活《红楼梦》里的贾琏、王熙凤这对夫妇,是作者着墨甚多的一对贵族夫妻。按书里的交代,他们本不是荣国府里的主子。荣国府正院正房里住着贾政、王夫人,他们有儿有女,大儿子贾珠虽然去世,大儿媳李纨却老成持重,与王熙凤相比较,李纨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