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的古人洗澡洗出的那些事令人脸红

   2020-11-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现代人洗澡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洗发水与肥皂,洗澡成了随心所欲消遣休闲的一种娱乐活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呢?古人把洗澡称为沐浴,按当时甲骨象形文字的图案来看,沐是一个人举着一个木盆,而浴则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器皿里。由此可见,沐在古

现代人洗澡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洗发水与肥皂,洗澡成了随心所欲消遣休闲的一种娱乐活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呢?

古人把洗澡称为沐浴,按当时甲骨象形文字的图案来看,沐是一个人举着一个木盆,而浴则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器皿里。由此可见,沐在古代是洗头发的意思,浴则是洗身子之意。

西班牙媒体前几天公布了关于洗澡次数的全球调查,各国的卫生习惯差异“令人忧虑”,中国是最“不爱洗澡”的国家之一。

实际上,在整条历史长河中看,不常洗澡的人们最主要的理由恐怕还是气候适宜,不需要频繁洗澡,以及能源、水源等客观限制。

关乎礼仪——祀神祭祖前沐浴净身

早在一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一些洗脸、洗澡的文字。这是目前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沐浴的记载。

在商代的王墓中还出土了盥洗用具。当时沐浴是一种礼仪,跟祭祀有关。

西周时期的沐浴礼仪逐渐成为定制,沐浴并不是单纯的洁净身体,更重要的是被视为隆重礼仪的先奏,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表示内心洁净虔诚。

在等级比较森严、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封建社会,洗澡被赋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古代洗澡不仅仅是祛除身体上的污垢,更是洗净心灵的污垢。

洗澡过程——复杂严谨,科学有序

至于如何沐浴,古代也是有规定的,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想洗就洗。

要准备两条毛巾,细的擦上身,粗的则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以暖胃口。从这个过程看来,显得科学而有序。

要每五天烧温水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头。这期间如果父母脸上脏了,也要用淘米水为父母洗干净,如果是脚脏了,则还是用温水洗干净。

如果有客人来访,首先要提供客人三天洗头一次,五天洗澡一次的环境,这样才显得尊重。

沐浴习俗——洗完还可品茶食果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公共浴池逐渐发展成了商业性的沐浴行业。浴堂行业被称为“香水行”。

这个行业到了元朝发展更为迅速。因为蒙古人自古有洗冷水浴的习俗,所以当时还有很多澡堂可以提供冷水浴。

明清时期,扬州富商云集,休闲享乐的饮食文化和沐浴文化相当发达。在这些浴室里,除了有人给搓背修脚以外,沐浴完毕之后还可以品茶,食用时鲜果品,十分惬意。

场所讲究——浴堂多会引用温泉水

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很多人一起洗澡,因此就产生了人工浴池。

早期的人工浴池大部分都修建于皇宫和寺院,因为那里的人比较多。

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浴池的建造也与佛教紧密相连。

当时的浴堂仍然都是引温泉水。说起温泉,不得不提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华清池。从周到唐的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的行宫别院,大兴土木建造温泉宫殿。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杨玉环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媚态。

洗澡假期——休沐

汉代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

汉代时期,政府还有专门为洗澡而设定的假日,时隔五日一假,这天所有的官员都回去洗澡沐浴。“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连洗澡都有假期,加班狗们要哭啦!

用具演变——从泥土到传统香皂

泥土——最原始、最自然

用泥土洗澡?确定不会越洗越脏?但这确实是原始先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洗涤用品。

他们在洗涤中发现用泥土抹在手或身上,再清水洗,比单纯用清水要干净,于是泥土成为最早的清洁剂。即使现在,我们也用搓泥土来去除汽油等油污呢。

淘米水——古代高级洗涤用品

在魏晋之前,人们洗澡大多用米汤和面汤清除油垢。

淘米水是高级的洗涤用品,一般百姓可用不起。

再普通不过的淘米水,在古代为何会“高贵”起来?原来,在谷物并不富足的古代,普通人家连米都吃不起,用淘米水洗澡自然成了一种奢侈。

皂荚——时间最长的洗浴用品

用不起淘米水,古人又寻找到了廉价的皂荚。

皂荚,是中国特有的皂荚树所结出的果实,含有的胰皂质有极强的去污能力,可用来洗澡洗头,甚至洗衣服。

宋代以后出现了添加香料的皂荚——“香皂”,这可是一种颇为讲究的洗沐用品,上层贵族甚至后宫佳丽们洗浴时都用。

皂荚在古人所用洗涤用品中存在时间最长。到清末西方的香皂传入之前,中国本土生产的传统香皂一直沿用宋朝的配方,在一些明清小说中,都会描述有钱人家使用传统香皂的情景。

一直到今天,偏远农村中还有人用皂荚代替洗衣粉来洗涤衣物。

艾叶——杀菌止痒的洗涤用品

采艾煎汤沐浴,可是传承千年的沐浴健肤之法,更是端午的重要习俗。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

艾叶洗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就记载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具有天然祛湿、疏风止痒、杀菌止痒去湿疹的效果。古人很早就开始用艾叶泡澡,一来去污净身,二来杀菌消毒,三来防虫驱邪。至今江南地方的风俗,要为新生的婴儿洗一个月的艾叶澡;产妇也用来清洗下身,预防妇科病。

西方历史——发展中也有奇葩故事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公共浴室伴随着体育训练而出现,罗马的澡堂子更是闻名遐迩。基督教徒从皈依开始就要举行“净身浴”的仪式,这种宗教礼仪一直延续到了公元8世纪左右,之后被额头洒圣水所替代。

11世纪开始的公共浴室里不仅有大浴池,还有蒸汽浴室。沐浴后可在专门的房间休息,里面有床有被子,甚至有葡萄酒和饮品。由于这些条件,蒸汽浴室常常被当作幽会的场所。

看着这些,是不是觉得古人想静静洗个澡,真的好累?不过,古人这么辛苦都要洗澡,而你还有什么邋遢下去的理由?

 
标签: 洗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帝洗澡怎么称呼 皇帝洗澡怎么说
    皇帝洗澡怎么称呼 皇帝洗澡怎么说
    1、古时候皇帝洗澡叫做沐浴。在现代口语中很少说“沐浴”,但是它却是古代常用之词。在古代的时候,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通常需要“沐浴更衣”。沐浴,汉语词语,拼音为mù yù,意思是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2、出自《周礼·天
  • 揭秘康熙皇帝的老师苏沫儿,这个女子一生不洗澡
    无聊的时候扒一扒康熙,才发现康熙有这样一位老师,叫苏沫儿。这个女老师一生都不洗澡。很多人肯定说是假的,因为电视上的康熙老师漂亮的很,很多人还遗憾为什么康熙不娶她呢。告诉你电视上那是假的,但是历史真的有这么一号人物,孝庄文皇后待她如姐妹,她一
    12-31 康熙洗澡
  • 慈禧生活秘密事 洗澡洗脚要四个宫女待候
    老太后是那样爱美的人,而且年轻的时候又是色冠六宫,由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底下踩的,没有一处不讲究——如果许可我附庸风雅的话,第一件事应该给我的陋室起一个漂亮的斋名,可惜反复思索,最恰当的莫过于叫“不登大雅之堂”。因为我写的都是吃、喝、拉、
  • 揭秘:慈禧太后用一百多条毛巾擦身的奢华沐浴
    中国是一个讲究洗澡沐浴的古老国家,洗澡沐浴可谓是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中国人洗澡向来是件大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甲骨文记载的“沐浴”内容。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也要先沐浴,这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文学大家梁实秋在《雅舍菁华·
  • 中国史上变态偷窥狂皇帝 专爱偷看美人洗澡
    “瘦燕肥环”,瘦燕是指赵飞燕。赵飞燕和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生在江南水乡姑苏。赵飞燕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态,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她妹妹赵合德风姿迥异,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
    12-29 洗澡
  • 杨玉环与义子洗澡戏水 两人是否发生关系
    “洗三”是中国古代降生礼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典礼。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典礼,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企图,一是洗濯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给小儿“洗三”自然是正常不过了,给干儿子
  • 古人有多不爱洗澡 王安石的胡子竟然都有虱子
    记得梁实秋曾说,“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从“一向”追根溯源,沐浴洗澡则是历史悠久。据说在西周时期沐浴礼仪已形成定制,后人又不断丰富完善,而古代文人们的那些浴事则十分有趣。“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老
  • 慈禧太后怎样洗澡?用一百多条毛巾擦身的奢华沐
    中国是一个讲究洗澡沐浴的古老国家,洗澡沐浴可谓是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中国人洗澡向来是件大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甲骨文记载的“沐浴”内容。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也要先沐浴,这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文学大家梁实秋在《雅舍菁华·
  • 苏麻喇姑是谁?康熙喜欢的女子一辈子不洗澡
    于这个人物的历史,首先来了解这个人物是谁。她叫苏茉儿或者“苏麻喇姑”这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身边的第一的——最重要的——女人。她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通晓蒙满文字。历史上的苏
  • 太监李莲英如何伺候慈禧太后洗澡?
    慈禧在脱下太后的制服、卸下太后的“职务头衔”后,她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也许就是这件艺术品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很多传说和野史里面,慈禧都被描绘成一个贪婪、自私而淫荡的女人。之前帮助慈禧画像的那个美国的卡尔小姐,在宫里不但没有好好安分守己,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