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沐浴” 古代礼仪 汉代有专门假期

   2020-11-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现代人往往把“洗澡”当成了“沐浴”,并把它看成是生活中最为平常的小事。然而,沐浴在古代却被视为一件礼仪大事,甚至还被纳入“孝”的一部分。追溯“沐浴”的来龙去脉,或许会令现代文明人大吃一惊:它不仅丰富了历史故事,推动了纺织业、陶瓷业、中草药和

现代人往往把“洗澡”当成了“沐浴”,并把它看成是生活中最为平常的小事。然而,沐浴在古代却被视为一件礼仪大事,甚至还被纳入“孝”的一部分。追溯“沐浴”的来龙去脉,或许会令现代文明人大吃一惊:它不仅丰富了历史故事,推动了纺织业、陶瓷业、中草药和健身等行业的发展,还开发了一个独特的法定节假日——“沐浴”假。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沐”字就像一个人用双手掬水洗头发,而“浴”字则像一个人处于器皿之中,身边洒下点点水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得更到位:“沐,擢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由此可见,古代人对于洗发、洗身、洗手、洗脚都制定了专门的名称。而古代的“洗澡”更像我们今天饭前和睡前的洗手、洗脚。

沐浴,最早跟殷商有关。传说商朝未建立前,其部落头领的妻子简狄,在一次沐浴时不小心吞下玄鸟的卵,后来便生下商族始祖契。殷商王朝的创始人成汤还特意在自己的洗澡盘上刻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励格言,以警醒自己要不断更新、不断超越。相比之下,《黄帝内经·素问》篇说得就实在多:“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渍形”的意思就是,用热水洗浴能预防疾病,具有保健作用。这跟我们今天洗热水澡的功能差不多,洗澡就是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以起到健身作用。

西周王朝对待“沐浴”是最虔诚的,也给沐浴增加了许多新的重要功能。比如祭祀和朝见天子之前必须要“沐浴净身”,以示内心洁净虔诚。史载,西周时期每逢重大祭祀活动,先要进行两次斋戒:祭前十日或三日,叫“戒”,祭前三日或一日,叫做“宿”,均有专职官员主持。除沐浴、更衣外,还必须屏息一切活动,以防“失正”、“散思”。当然,“戒”中还包含戒食韭蒜一类的辛辣之物,以彻底净化身体、防止口中喷出臭气。朝见天子也不能马虎,西周规定,当诸侯入京朝见时,天子会赐一块用来斋戒沐浴的封邑,称为“汤沐邑”。专门为沐浴划出属地,可见沐浴在当时多么神圣。沐浴被纳入“孝”也是西周人干的。《礼记·内则》说,西周还规定了沐浴的具体步骤和方式方法。比如对一天洗几次手、洗澡后用细葛巾擦拭上身及粗葛巾擦干下身等都有讲究。平民家庭也不能轻视沐浴,子女每三天要烧一次热水为父母洗发,每五天要烧一次热水给高堂洗澡。此外,还规定丈夫跟妻子不能共用一个浴室或澡盆等。

汉代的“沐浴”,除了清洁身体外,还增加了娱乐休闲内容,使其成为公职人员的一种“福利”。东汉《汉官仪》说:“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也就是说,汉代官员每工作五天便可以有一天用来沐浴更衣、回家团聚。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历史非常悠久。与此同时,汉代和魏晋的文人墨客在每年三月初的上巳节时,还把踏青、流杯、拔河等娱乐项目引进“沐浴”之中,使西周流传的“沐浴”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唐朝可以称得上是沐浴盛世。从唐代开始,人们沐浴还普遍使用生态“沐浴液”——即各种花草和一些中草药擦身。

 
标签: 洗澡 汉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帝洗澡怎么称呼 皇帝洗澡怎么说
    皇帝洗澡怎么称呼 皇帝洗澡怎么说
    1、古时候皇帝洗澡叫做沐浴。在现代口语中很少说“沐浴”,但是它却是古代常用之词。在古代的时候,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通常需要“沐浴更衣”。沐浴,汉语词语,拼音为mù yù,意思是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2、出自《周礼·天
  • 揭秘康熙皇帝的老师苏沫儿,这个女子一生不洗澡
    无聊的时候扒一扒康熙,才发现康熙有这样一位老师,叫苏沫儿。这个女老师一生都不洗澡。很多人肯定说是假的,因为电视上的康熙老师漂亮的很,很多人还遗憾为什么康熙不娶她呢。告诉你电视上那是假的,但是历史真的有这么一号人物,孝庄文皇后待她如姐妹,她一
    12-31 康熙洗澡
  • 慈禧生活秘密事 洗澡洗脚要四个宫女待候
    老太后是那样爱美的人,而且年轻的时候又是色冠六宫,由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底下踩的,没有一处不讲究——如果许可我附庸风雅的话,第一件事应该给我的陋室起一个漂亮的斋名,可惜反复思索,最恰当的莫过于叫“不登大雅之堂”。因为我写的都是吃、喝、拉、
  • 揭秘:慈禧太后用一百多条毛巾擦身的奢华沐浴
    中国是一个讲究洗澡沐浴的古老国家,洗澡沐浴可谓是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中国人洗澡向来是件大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甲骨文记载的“沐浴”内容。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也要先沐浴,这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文学大家梁实秋在《雅舍菁华·
  • 中国史上变态偷窥狂皇帝 专爱偷看美人洗澡
    “瘦燕肥环”,瘦燕是指赵飞燕。赵飞燕和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生在江南水乡姑苏。赵飞燕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态,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她妹妹赵合德风姿迥异,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
    12-29 洗澡
  • 杨玉环与义子洗澡戏水 两人是否发生关系
    “洗三”是中国古代降生礼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典礼。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典礼,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企图,一是洗濯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给小儿“洗三”自然是正常不过了,给干儿子
  • 古人有多不爱洗澡 王安石的胡子竟然都有虱子
    记得梁实秋曾说,“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从“一向”追根溯源,沐浴洗澡则是历史悠久。据说在西周时期沐浴礼仪已形成定制,后人又不断丰富完善,而古代文人们的那些浴事则十分有趣。“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老
  • 慈禧太后怎样洗澡?用一百多条毛巾擦身的奢华沐
    中国是一个讲究洗澡沐浴的古老国家,洗澡沐浴可谓是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中国人洗澡向来是件大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甲骨文记载的“沐浴”内容。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也要先沐浴,这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文学大家梁实秋在《雅舍菁华·
  • 苏麻喇姑是谁?康熙喜欢的女子一辈子不洗澡
    于这个人物的历史,首先来了解这个人物是谁。她叫苏茉儿或者“苏麻喇姑”这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身边的第一的——最重要的——女人。她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通晓蒙满文字。历史上的苏
  • 太监李莲英如何伺候慈禧太后洗澡?
    慈禧在脱下太后的制服、卸下太后的“职务头衔”后,她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也许就是这件艺术品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很多传说和野史里面,慈禧都被描绘成一个贪婪、自私而淫荡的女人。之前帮助慈禧画像的那个美国的卡尔小姐,在宫里不但没有好好安分守己,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