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奕忻曾有两次当皇帝的机会 可惜都错过了

   2020-04-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晚清这段历史中,恭亲王奕忻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晚清的历史走向。如果没有他与慈禧联手,就不会有“辛酉政变”的发生,也就不会有日后慈禧的“垂帘听政”;如果没有他担当“洋务派”的实际首领,推动满清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就不

在晚清这段历史中,恭亲王奕忻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晚清的历史走向。如果没有他与慈禧联手,就不会有“辛酉政变”的发生,也就不会有日后慈禧的“垂帘听政”;如果没有他担当“洋务派”的实际首领,推动满清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就不会有“同治中兴”,清朝的灭亡可能就要提前。

总之,对于满清王朝来说,奕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个人的一生,却是个悲剧。有人曾把他的一生归结为四个字:一生为奴。我以为,这个概括十分准确。

就拿他鼎力相助的慈禧太后来说,一旦她羽翼丰满了,就立即翻脸,一脚把奕忻踢到一边,自己大权独揽,而奕忻竟然毫无还手之力。这不是悲剧,又是什么?

其实奕忻的悲剧不止于此。他甚至有过两次当皇帝的机会,可惜都生生地错过了。

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忻曾和自己的四哥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竞争储君之位。论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奕忻都要胜奕詝一筹,可糊涂的道光皇帝,最终选择的却是体弱、平庸的奕詝。

道光为何选择奕詝呢?据说,道光皇帝在病重时,曾经召见奕忻和奕詝。在病榻前,道光向他们提问军国大事。奕忻对答入流,而自知见解不如奕忻的奕詝,只是啼哭,未曾回答一个问题。结果,道光反而觉得奕詝孝顺、仁厚。

这一局,奕忻输得实在是冤枉。

错过这一次当皇帝的机会,奕忻其实还有第二次机会。可惜,又错过了。

咸丰皇帝年纪轻轻就病逝后,他的独子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没想到,同治皇帝更短命,不到20岁就死了。在死前,据说同治皇帝曾召见自己的师傅李鸿藻,留下朱谕,死后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叔叔——恭亲王奕忻。

可惜,此事被慈禧安插在同治身边的太监所知,密告了慈禧。慈禧大怒,立即召见李鸿藻,逼着李鸿藻交出了朱谕,慈禧把朱谕当面焚毁。

权力欲极其旺盛的慈禧,当然不会允许同治皇帝把皇位传给能干的奕忻——虽然这样于清朝最有利。

慈禧需要大权独握,于是,他选了同治的堂弟、4岁的载湉继位,是为光绪皇帝。

就这样,奕忻错过了第二次当皇帝的机会,而慈禧却得以继续垂帘听政。

 
标签: 恭亲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恭亲王奕訢的悲剧 只琢磨事 不琢磨人
    在晚清的历史上,洋务运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晚清的精英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并且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奋起直追的一次壮举。我们熟悉的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是洋务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践行者。而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最强有力的幕后主持
  • 清史揭秘:恭亲王奕訢为什么敢顶撞慈禧太后?
    【奕訢的硬骨头,后来体现在敢与慈禧太后相对抗。慈禧有一宠臣,欲从紫禁城正门出去办事,门官不允许,称其违背祖训(此门是皇帝本人进出的御道),双方就争吵起来。慈禧偏袒自己的走狗,要奕訢和刑部处死一点不给面子的门官。奕訢严词拒绝。慈禧很下不来台:
  • 道光为何不选更有才华的恭亲王奕訢继承皇位呢
    就在这哀戚之中,道光迎来了他在位三十年的新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69岁了,在人均寿命35岁的清朝,这应该是高寿了。皇太后灵柩的终点是易县的清西陵。正月初五,道光帝终于答应了大臣们的一再请求,决定放弃亲自将皇太后灵柩送到西陵的计划
  • 揭秘恭亲王奕訢为何在咸丰灵前嚎啕大哭?
    恭亲王奕訢本来有机会当皇帝的。因为论聪明才智、相貌体格,他都要胜过哥哥奕詝。但是,道光帝选皇位继承人时,最终的天平还是倒向了老成稳重的奕詝。早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皇帝书写立储密旨时,其亲笔写下了朱谕:皇四子奕詝为太子,皇六子奕
  • 恭亲王常宁和康熙的关系是怎样的
    爱新觉罗·常宁是清朝开国皇帝顺治的儿子,是康熙皇帝的弟弟,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康熙年间的1703年6月初7日去世,享年47岁。常宁在影视剧中很少见到,因为他的故事并不多,但是他却是著名的康熙皇帝的亲弟弟,在康熙年间的1671
  • 重修圆明园丑闻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的权力之争
    重修圆明园丑闻: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渐成宫廷风尚,尤其咸丰帝更是常年在此,几乎以此为宫。无奈圆明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际,清廷统治岌岌可危,当然顾不得重修这座废园。但几年之后,太
  • 清宫秘史:恭亲王因何会被慈禧踢出权力中心
    阳春三月的北京城,却被一场“倒春寒”所笼罩。突如其来的政治批斗,将大清国“总理”、恭亲王奕訢推向了风暴的中心。代行国家元首职能的慈禧太后,坚决要求恭亲王下岗。这是1865年,距离慈禧与恭亲王戮力同心,一举粉碎以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大臣集团,仅仅
  • 肃顺与恭亲王什么关系?肃顺与恭亲王谁官大
    肃顺与恭亲王什么关系?肃顺与恭亲王谁官大爱新觉罗·奕欣(和硕恭亲王),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爱新觉罗·肃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济尔哈朗为努尔哈赤之侄。两人同为爱新觉罗后代,是非常远的亲戚关系,但肃顺的爵位
  • 恭亲王奕訢外号“鬼子六”是怎么来的?
    奕訢与倭仁争论过后,一些人仍在背后攻击奕訢“以夷变夏”(夏即华夏、中国),骂他是“鬼子”、“鬼子六”、“六洋鬼子”(奕訢在兄弟中排行第六),骂他主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鬼使”。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弟,受封恭亲王。1
  • 恭亲王和慈禧异常复杂的关系其实很不好!
    说着慈禧太后的权力之路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她成功背后为她提供了很大助力的恭亲王,但是对清朝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会发现,恭亲王在帮助慈禧获得了国家的掌控权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深得慈禧的信任并未一大圈,但是没过多久恭亲王就被慈禧踢出了权力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