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献火攻计大败曹操的非诸葛亮竟是他

   2020-04-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三国演义》中,江东众将的印象远不如刘备帐下五虎来的动人。江东虎将不多,除了早年的江东猛虎孙策和东莱太史慈,就要算到之后的甘宁了。其实,江东虽然第一流的猛将不多,可是,却是三家集团中最为团结,最为整齐的一个集团。无论是最早追随孙坚的程普、

在《三国演义》中,江东众将的印象远不如刘备帐下五虎来的动人。江东虎将不多,除了早年的江东猛虎孙策和东莱太史慈,就要算到之后的甘宁了。其实,江东虽然第一流的猛将不多,可是,却是三家集团中最为团结,最为整齐的一个集团。无论是最早追随孙坚的程普、黄盖、还是在孙权手上大放异彩的周瑜、陆逊,或者是三国末期的诸葛恪、陆抗,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而在江东诸将中,黄盖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位。

在《演义》中,黄盖为人注意,当然是他和周瑜上演了一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精彩苦肉计。而在正史中,给周瑜献上火攻之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可以说,演义当中,黄盖能够强势登场,那主要是有着《三国志》正史的依托,人家黄盖在历史当中确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当然,赤壁之战的成功,成就了周瑜,也成就了黄盖。可是黄盖的一生,除了献上火攻计策,其实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黄盖的命很苦。黄盖的祖先也曾经风光,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可是到了黄盖的祖父一代,就已经沦落,全家都从南阳搬迁到了零陵郡。零陵郡大致在我们现在的湖南、广西等地。三国时期的零陵郡出了不少人才,像荆州的名士刘巴,就常年呆在零陵郡。不过,黄盖在零陵郡,却估计很少有什么甜美的回忆。在黄盖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小就由母亲养大,家里很穷,六七岁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可是黄盖很有志气,在砍柴的空闲,竟然还主动收罗一些书籍,学习一些兵法。

青年时期,黄盖步入仕途,开始在郡守府里担任小吏,工作勤勉,也很能干,得到太守的赏识。之后有郡里推荐为孝廉,三公又征召到朝廷为官。当然,黄盖在出身寒门,在朝中和一些名流豪门又没有什么交情,虽然有着孝廉头衔,却没有得到具体的职务。之后,孙坚在江东起兵,黄盖投靠了孙坚。孙坚向南击破山贼,向北赶走董卓,做出了许多不凡的业绩,而黄盖一直追随左右。因为军功卓著,孙坚任命黄盖为自己的别部司马,有了自己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官职。

之后孙坚在进攻刘表的时候去世了,黄盖、程普等将领有孙坚的弟弟率领投靠了袁术。在袁术的手下憋屈了几年,孙策逐渐长大了。十六岁的孙坚就有着远大的抱负,他四处寻找父亲旧日的部属,游说他们重新归纳自己的手下。黄盖等人也被孙策的豪情而感动,重新又聚集在孙策的旗下。之后,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可说是江东元勋。

黄盖不但在打仗方面,是个强人,在治民方面更是一把好手。

孙氏刚刚拿下江东,许多的少数民族还没有真正归附,经常有一些人聚集起来,对抗孙权。每当有的县有叛乱发生,黄盖就被派到当地去担任长官,而黄盖也往往能够很快平定叛乱,安抚地方。

在当时,各地闹叛乱闹的最厉害的就是石城了。石城的一些官员和少数民族的部落酋长互相勾结,共同对抗孙权派出的官吏。当黄盖来到石城,首先在当地豪绅当中选择出一些人,组建成自己的县领导班子。然后黄盖颁布自己担任县令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命令。

黄盖说:“我是个大老粗,只会打仗,不懂得什么文事。现在我们县的叛乱还没有平定,有许多的军务往来,我把所有的文书工作,就交给你们负责了。你们也要负起责任,去督促下属各个部门,他们有什么过错,希望你们要秉公执法。如果办事有什么差错,我是不会用鞭子板子打你们的。你们好好用心,可要做全县官员的表率!”

黄盖讲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强硬,脸色阴沉,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看到黄盖手里按着大刀,背后站着一对对刀剑鲜明的卫队,一个个吓得发抖。

可是,人都是有惰性的。这伙人多年来在县里就蛮横惯了,前后到石城县的官员多了去了,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走了许多,可是他们才是真正的老爷。现在黄盖带着军队来到了石城,大家谁敢惹他。于是,全县上下所有官员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做了一两个月。可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家渐渐发现,黄盖也不是外面传的那么可怕,一些人犯了错误,甚至挪用公款,欺压百姓,有人禀告给黄盖,黄盖也没有什么反应。

渐渐的,这些人又开始放肆了,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跋扈。

黄盖呢,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黄盖把县领导班子的成员全部叫来,同时召集全县全体官员召开大会。然后当中宣布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所犯的罪行,每个人哪一天做了什么坏事,全部都说的一清二楚,不可辩驳。然后,黄盖宣布:“当初我订立规矩的时候,就已经警告了大家,只要犯事,是不会用鞭子板子打你们的。我要直接砍你们的头!”,黄盖下令,将所有犯事官员一律处斩,在场的其他官员看黄盖大人动真格的了,一下子被吓到了。官员们不敢出头,那些老百姓自然也就闹不下去了。

之后,黄盖又被任命为春谷县长,浔阳县令等等,前后担任了九个地方的县令,全部都是难管理的地方。可是只要黄盖出马,一定会很快安定下来。黄盖对于孙权集团,那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了!

赤壁之战时,黄盖是周瑜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当时,东吴诸位老将以程普为首,可是程普自以为自己追随三代君主,资格很老,完全不把年纪轻轻的周瑜放在眼里。而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而让程普担任副都督,更是让程普不满。而多年之后,孙权曾经安排自己的兄弟和吕蒙一起担任前敌左右指挥,可是吕蒙说,当初,正是因为孙权任命程普和周瑜同时负责江东军队,才导致军令不一,发生许多扯皮事件,严重影响战绩。可见程普等老将如何不满周瑜了。

黄盖则不然,他为人刚毅,有威严,可是另一面却善待士兵,深知用兵之道。对于曹操大举来犯,更是态度鲜明的主战派,对于周瑜,也毫无保留的支持。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成功,和黄盖带头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黄盖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提出了火攻的计策。

而黄盖本人,在赤壁大战的时候差点就牺牲。当时黄盖冲锋在前,被流箭射中,翻身落水。虽然被后面的东吴军队救上船,可黄盖当时全身是血,谁也分不清是谁,战事紧急,也就随便放在一边的木板上。当时已经是冬天,天寒地冻,江水更是寒冷,黄盖身受箭伤,又全身湿透,差点没被冻死。刚巧老朋友韩当率军经过,黄盖勉强支撑,喊了一声韩当的名字。韩当刚好听出来是黄盖黄公覆的声音,于是寻找到他,为他解下湿透的衣服,黄盖才得以活命。

赤壁之战后,黄盖升官了,担任武锋中郎将。后来,武陵地区的蛮夷发生叛乱,攻占城池,黄盖这个灭火队长又被派到武陵担任太守。

武陵郡蛮夷众多,当时聚集的叛军足有万人,可是武陵郡有多少郡兵?不过是五百人。黄盖知道正面冲突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等到叛军攻打武陵郡的时候,黄盖打开城门,放叛军几百人进来。等这些人进来之后,黄盖率领五百人冲出,把刚进来的这些人全部杀死。外面的叛军也不知道里面埋伏了多少人,一看到前面死了那么多人,军心大乱。加上叛乱的人多是受到压迫的普通百姓,大家实在活不下去才会起来造反。一看黄盖这样的凶神来了,那还不赶紧逃跑。

之后,黄盖带兵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检查,把为首的一律斩首,可是那些被胁迫跟随的一律不追究。许多的百姓得以活命。闹事的领头人死了,老百姓也渐渐的安定下来。

后来,江东又有不少地方发生变乱,黄盖又跑去救火,前后许多年,一直到最后死去。

 
标签: 三国 曹操 诸葛亮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