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功臣孙武 南京政府卖国 宁可承认袁世凯

   2020-10-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号梦飞。湖北汉阳柏臬(今属汉口)人。1898年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历充湖南新军教练、岳州(今岳阳)威武营哨官及队官。1907年9月在东京与刘公、焦达峰发起组织共进会。1911年9月,被推为武昌起义指挥部参谋长。191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号梦飞。湖北汉阳柏臬(今属汉口)人。1898年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历充湖南新军教练、岳州(今岳阳)威武营哨官及队官。1907年9月在东京与刘公、焦达峰发起组织共进会。1911年9月,被推为武昌起义指挥部参谋长。1912年去职,晚年寄寓京沪间,不问政治。

趣闻

革命经费问题

孙武在武汉,最大的困扰,是经费不足。孙武、邓玉麟和焦达峰在最困难的时候,经常饿着肚子,甚至于把衣服都典当出去了。他们三人一件长衫三人共着穿,汗衫睡觉时脱下,由孙武的夫人李云卿为大家浆洗晾好,到太阳出来晒干后,他们才能起床出门。浏阳商人刘贤构听到共进社宣传后,不仅加入了共进会,而且将自己贩卖的夏布全部交给了孙武,作为革命经费。孙武的好友张振武也卖掉了祖产,充作革命经费。但这些仍难缓解经费紧张。直到襄阳巨富,共进会会长刘公捐出了1万元,情况才得以缓解。

生平轶事

孙武著有《武昌革命真相》、《汉口市政建筑计画书》等,尚有论文遗稿多篇未刊。孙武注重辛亥革命史料收集,起义仅一月,就登报征集革命史料。以后,又设革命实录馆。1922年也曾向湖北当局有过类似请求。

评价

傅国涌:黄兴局限导致孙武分裂

辛亥革命,没有任孙武为陆军次长是因小失大,致使孙武与首义诸将拥戴黎元洪,另组民社,武汉俨然与南京对峙,然后被袁世凯利用。1913年6月25日,章太炎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还认定,之所以导致“天下汹汹,党争如水火者”,就是自黄兴不重用孙武开始的。章在1913年写给上海国民党的信中说得更坦白:“既而武汉倡义,稍有权利之争,地位有殊,遂分政党,条件未异,门户各分,昔之弟兄,今为仇敌。致令奸人乘间,坐拥高权,天下汹汹,徒以黄克强、孙尧卿二公之反目耳,衅隙已成,弥缝无术。”

——傅国涌《甘当配角的黄兴》

1911年夏天,革命组织共进会在湖北的主要组织者孙武从广西回到了武汉。除了继续在新军中发展会员,他还试图与湖北地区另一革命组织文学社促成一定程度上的联合,以便发动起义。

意外开启的革命

按照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大会的安排,起义所需炸药,由孙武和潘善伯、李白贞等配制。

10月9日下午,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部工作。孙武临窗用洗脸盆检验炸药,丁立中、李作栋在室内一圆桌上加盖钞票印章,王伯雨正在清理文件,而邓玉麟则出去买表没有回来。刘公的胞弟刘同这时来到了机关部,他站在旁边看孙武检验炸药。刘同漫不经心,他吸的香烟烟灰落在了炸药上。顿时洗脸盆里面的炸药浓烟突起,孙武的面部和右手受伤,王伯雨的右眼被飞溅的炸药灼伤。李作栋连忙站起来在屋角衣架上取下长衫蒙在孙武的头上,与丁立中及两位军队同志从后门将孙武扶往法租界的同仁医院医治。其他人准备将文件和名册带走,不料钥匙不在,没有打开柜锁。

宝善里机关发生爆炸后,浓烟很快从窗户、屋顶冒出,四方的邻居大声疾呼救火,俄国巡捕从四面八方赶来。刘同和刘公的妻子一起被俄巡捕抓走。刘同被抓后,供出了他所知道的汉口、武昌等各革命机关的地址。随后,湖北地区三位革命党领袖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也先后被捕,英勇就义。

宝善里意外爆炸,使起义的准备再没办法从容进行,孙武在同仁医院对邓玉麟说,“宝善里失事,机密全泄,名抄去,清吏必按名搜捕。只有马上动手,还可死里求生。”接着,他被转移到了德租界公和里19号黄玉山的家中。

清廷湖广总督瑞澂对于名单的查获,应对无措,在新军中大肆寻找革命党人,武汉陷入白色恐怖,新军兵士人人自危。10月10日,工程营士兵首先发难,其他部队随之跟进。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尽管孙武错过了革命,但仍被推举为军务部长,半个月后,孙武伤愈到职。

战汉阳,孙黄失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与宋教仁于10月28日来到了武汉,黄兴随后担任总指挥一角。蒋翊武等人提出,推举黄兴为两湖大都督,直接掌握两湖军政,但遭到旧派人物吴兆麟等人反对。孙武自负首义有功,但是,他在党人中的地位远在黄兴之下。黄兴来汉之后,孙武自觉身价骤减,力主由都督黎元洪向黄兴授予战时总司令称号。这样一来,革命党第二号领袖人物黄兴反倒成了黎元洪任命的“大将”。

11月2日,民军在汉口之役失败,于是退守汉阳、武昌。在汉阳保卫战中,黄兴主张“全力收服汉口,不肯分散兵力”;孙武认为民军两万人不应该布置在汉阳一地,应当分守汉阳上游的蔡甸等地,并支持吴兆麟,反对进攻汉口。黄兴在内部意见没有统一的时候,就反攻汉口,结果惨败而归,民军内部的矛盾也大大加深。孙武和黎元洪等一派以湖北人居多,他们与黄兴不和;蒋翊武一派以湖南人居多,明确拥戴黄兴。孙武对黄兴担任“战时总司令”很嫉妒,曾公开不满地说:“黄兴不过先声夺人,实不知兵。”

11月27日汉阳失守后,黄兴建议民军撤离武昌,汇合江南义师攻取南京,再图规复武昌。结果遭到了张振武等人的激烈反对,黄兴一怒之下当晚渡江到汉口,次日离汉。

谋次长,怨望而归

孙文回国以后,上海的革命党人开始组建临时政府。由于孙文对包括湖北在内的国内情形不大了解,人事方面多由黄兴裁决。当时,湖北籍参议员刘成禹等向孙文建言,“宜宠异武昌诸将,勿令怨望。”筹建政府时,于右任曾专访黄兴,提出要重视武汉首义同志。但黄兴对武汉方面的人颇为失望,尤其认为“孙武到上海,态度殊惹人厌”。因此,临时政府除了黎元洪当选为并无实权的副总统外,九个总长中无一个武昌首义参加者;九个次长中虽有五个湖北人,但都没有参加武昌起义。

兴冲冲赶去南京的孙武,希望谋得临时政府陆军次长一职,不料碰了一鼻子灰。在南京的一些湖北籍军人,如湖北沔阳人唐克明,黄冈人夏占奎等,因为没有获得希冀的军职,也对临时政府心生怨意,“均以孙(武)为奇货争迎合之”。此前进入湖北军政府的政客孙发绪,对武昌首义诸人称,“南京政府排鄂,鄂人功高材多,应另竖一帜,以与之相抗。”于是,得到这批人支持和黎元洪暗中赞助的孙武转往上海活动,与湖北籍参议员刘成禹联络在临时政府中失意的党人和政客,于1912年1月与黎元洪、谭延闿、张振武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民社。民社得到了湖北人,国学大师黄侃的支持,他担任了民社喉舌《民声日报》经理,反对南京临时政府。《民声日报》曾发表刘瑗的文章,该文称,“中国乃中国人之中国,非同盟会之中国,又来革命之功,黎君创其始,袁君终之也。除此二君成功之外,国民不与焉。”

民社在上海成立后,孙武又在武昌成立了民社分社,拥黎元洪为理事长,公开与同盟会唱起了反调。在南京的老同盟会员时功玖、刘成禹本为临时政府参议员,因与黄兴有怨,也支持孙武。

意兴萧索方外游

1912年初,南京会议的湖北代表孙发绪回到武昌,在黎元洪主持的一次会议上,孙发绪说孙文如何吹牛,南京政府如何卖国。孙武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说,“南京政府如此败坏,我宁可承认袁世凯,不承认南京”。同盟会会员杨时杰和查光佛当场驳斥了他。

对于宁汉失和,原同盟会成员也颇多不满,孙武革命党老战友黄申芗率先发难。1912年2月27日夜,黄纠集了群英会、文学社等数千人起事,向孙武家奔袭。因孙武的亲信事先获知消息,让孙武到汉口回避,孙武躲过一劫。当时有人劝他发兵平乱,他一笑置之,并传语作乱者三事:一、不得动摇都督地位;二、不得累及无辜;三、士兵各归各营,不得骚扰平民。

这次湖北党人内讧,使辛亥武昌首义之名黯然失色。28日,经武昌绅商与黎元洪和孙武协商,孙武在报刊刊登启事,外出养病。黎元洪应黄申芗等人要求,免去了孙武的军务部长职务。孙武由是避居租界,与政治脱离关系。后孙武在湖北、北京、上海多地任职,但意兴萧索,作方外游,受比丘戒。

 
标签: 孙武 袁世凯 功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伍子胥和孙武谁的知名度高?
    伍子胥和孙武谁的知名度高提到孙武,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孙武来说,伍子胥就要低调了好多,其实他也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叫做《伍子胥》,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伍子胥和孙武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后来
  • 伍子胥与孙武有什么关系 孙子兵法军争篇写了什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家族世代是楚国的高官,因为受到小人的设计陷害,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平王所杀。最开始伍子胥逃到了郑国,后来投靠了吴国,见当时还是吴国公子的阖闾有大志,便帮助
  • 春秋孙武为什么要斩杀吴王的两位爱姬?
    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大致对吴王阖闾讲解了之后,吴王对这个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越春秋》上记载:“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吴王高兴地问道:“先生,你说的虽然很好,但不知实战起来究竟如何,能不能找个什么地方练练?”“行!没问题。
    12-08 孙武春秋
  • 孙武为何能受到后世的称赞 后世对孙武的评价
    孙武,很多人都知道他写有非常著名的《孙子兵法》,但是很多人对他的事迹并不清楚。孙武有着统领三万军队却能立于不败之地的神话。被后世尊称为孙武子,地位可以和孔子和老子并称。他本是齐国人,后来在挚友伍子胥的推荐下,带着当时已经有所成的孙子兵法觐见
    12-03 孙武
  • 孙武的传奇人生 名将孙武亲指挥过几次战争?
    孙武戎马生涯30年。司马迁评价孙武“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人们对这些功绩都能认同无疑义,但是,却在孙武究竟指挥过几次战争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看法。据对《史记》、《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等文献资料作综合分析,也参考
    11-27 孙武名将
  • 孙武为什么要斩杀吴王的两位爱姬?
    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大致对吴王阖闾讲解了之后,吴王对这个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越春秋》上记载:“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吴王高兴地问道:“先生,你说的虽然很好,但不知实战起来究竟如何,能不能找个什么地方练练?”“行!没问题。
    11-26 孙武
  • 孙武与鬼谷子是什么关系 鬼谷子到底是谁
    孙武,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也有人称呼他为孙子,当然也有称他为东方兵学鼻祖的。孙武写过一本被后世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鬼谷子,名王诩。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他
  • 兵圣孙武故里 揭秘兵圣孙武的故乡具体在何处
    孙武故里:孙武的故里问题,前人已有成说,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孙子武者,齐人也”。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广饶说、惠民说、博兴说、临淄说并存。那么孙武的故里究竟是在何地呢?惠民说1987年,为编纂《惠民县志·人物志》,县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
    11-22 孙武
  • 孙武的死因之谜 孙武是怎么死的
    孙武是中国历史上名传千古的军事家,他被后世尊奉为兵圣,尊称为孙子。孙武一生的军事兵法其著述为《孙子兵法》,是后世军事家必读的兵家经典。孙武在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孙武是春秋时哪国人,孙武最后是怎么死的?孙武简介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45年,逝
    11-21 孙武
  • 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当街被杀究竟凶手是谁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死。武元衡的成就武元衡从小就天资聪明,才华横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