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太监退休后为什么都去当和尚?

   2020-05-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大家知道,太监是很可怜的。年纪轻轻就被阉割,成了不男不女之人,终生难以享受男欢女爱。青壮年时,给人当奴才,供人驱使,毫无人格。到老了,干不动了,只好退休。退休后的太监更可怜,因为无儿无女,所以既无人奉养,也无人送终,更别提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大家知道,太监是很可怜的。年纪轻轻就被阉割,成了不男不女之人,终生难以享受男欢女爱。青壮年时,给人当奴才,供人驱使,毫无人格。到老了,干不动了,只好退休。退休后的太监更可怜,因为无儿无女,所以既无人奉养,也无人送终,更别提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

所以,除了李莲英之类的“太监之王”,可以靠皇家的赏赐和自己集聚的家财,比较富裕地度过晚年外,大部分太监,是要仔细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的。

那么,太监老了之后,怎么养老呢?

以清朝为例。大部分太监退休后,都去当和尚或者道士了。为什么呢?一来,太监过惯了集体生活,当和尚、道士,可以继续过集体生活,避免孤单寂寞。二来,和尚、道士与太监在有一个方面是相同的,即清心寡欲。所谓志同道合,这样,太监不会受到刺激。第三,相互有个照顾。尤其是死后,可以有人送终,还能免费做几场法事。

除此之外,有些太监是有信仰的。他们希望通过此生的修行,来世投个好胎,不要再做那非男非女的可怜之人。

要做和尚、道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太监要在退休前就提前预订寺庙或道观,并拿出一部分钱财,捐给他们。这样,等太监退休后,就可以直接搬过去住了。

有些钱财颇丰的太监,甚至会三三两两合伙,自立门户,专门开创一家寺庙或者道观,并且只接收太监,算是太监养老院。

但有一些太监,不喜欢当和尚,也不喜欢当道士,他们怎么养老呢?那就参加“养老义会”。不过,要参加“养老义会”,需要交纳不菲的会费——晚清时,会费是20两白银。入会后,就可以在“养老义会”提供的宿舍里安度晚年了,“养老义会”管吃管住管送终。

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义会”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养老保险。

 
标签: 清朝 太监 和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