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简介 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

   2020-03-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印光大师是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关于印光大师简介,在佛经以及其它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印光大师简介得知,印光大师生于1861年,卒于1940年,享年80岁。印光大师原名赵丹桂,是陕西人士。1861年,印光大师在陕西郃阳县赤城东村出

‍‍印光大师是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关于印光大师简介,在佛经以及其它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印光大师简介得知,印光大师生于1861年,卒于1940年,享年80岁。印光大师原名赵丹桂,是陕西人士。1861年,印光大师在陕西郃阳县赤城东村出生,在父母的教导之下,印光大师经常拜读程颐、程颢、朱熹的书籍,所以深受佛学思想的影响。印光大师年幼时身体比较虚弱,加上常年染病,为了摆脱身体疾病上的困扰,印光大师经常阅读佛学作品。在慢慢研读过程中,印光大师深感佛学的博大精深。等到21岁时,印光大师他决定出家。随后,印光大师来到了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修行。印光大师进入寺院修行之后,他勤学苦读,专研佛学理论和佛学思想。

在印光大师勤学苦读之下,他认为净土文是最难的一门佛学思想,于是印光大师决定专心修行净土。一次,印光大师在湖北竹溪莲花寺读到《龙舒净土文》,印光大师深受这篇文章的影响,他决定毕生以弘扬净土为自己的目标。第二年,印光大师前往陕西兴安双溪寺修行,在印海定公律师受具足戒。公元1886年,印光大师时年25岁,他前往红螺山资福寺任职。一有闲暇时间,印光大师就会阅读佛家著作,受到佛学思想的启发,印光大师著有《印光法师文钞》、《佛法修行止偏法要》等经典作品。

‍‍‍‍‍‍印光大师一生专修净土念佛法门,并留下颇丰的著作。因此,印光大师被佛教界尊称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如今,关于印光大师的故事还在广泛流传,从印光大师的故事中也可看出印光大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心境。近代有一位画家名叫张善子,张善子擅长画虎,为了描绘出老虎生动的形态,张善子便在苏州网师园养了一只老虎。印光大师得知后,担心张善子养虎为患。毕竟老虎长大后,他的兽性非常难以驯服,要是咬伤了他人更是得不偿失。印光大师便让一位弟子前去网师园将张善子的老虎牵来。随后,一光大师给老虎做了皈依,并给老虎赐名为“格心”。此后,这个老虎变得十分温顺。印光大师驯服老虎的故事迅速被传开,有人还专门给印光大师写信打听驯服老虎的方法。

印光大师看到来信之后,用十分平淡的语气答复到,画家张善子所养的老虎,本身就很温驯,自己并没有驯服的方法,并在信件末尾告诫对方,不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一则关于印光大师的故事。话说,有人佩服印光大师在佛学上独到的造诣,便给他送了一些高级补品。但是,印光大师以“福气甚薄”拒绝食用。一次吃饭时,印光大师见居士碗中还剩一两粒米饭,印光大师便呵斥居士要珍惜粮食。除此之外,印光大师还时常教导弟子,不要浪费一颗粮食。

‍‍‍‍‍‍关于印光大师神通故事,很多佛学著作都有记载。除此之外,钱穆先生所著的《晚学盲言》中,也有记录一则有关印光大师神通的故事。这件故事,是钱穆先生亲身经历的,所以他就将这则故事记录在《晚学盲言》一书中。钱穆先生写到,自己在抗战争时期,一度往返至苏州。当时,印光大师在灵岩山居住,因为战争的关系,寺院中的僧人都已离开,只有印光大师一人呆在寺院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伙夫伴随印光大师左右。除夕,印光大师给这个伙夫数百文。印光大师和伙夫吃完晚餐之后,伙夫告别印光大师,他要动身回家。伙夫临走之前,印光大师对他说,你今晚会返回寺院的。伙夫听后,回答印光大师说,既然说了要回家,那么我明天早上才会返回来。

伙夫告辞印光大师后,便踏上了回家之路。等伙夫走到半山腰时,碰到了一伙强盗。随后,强盗抢走了伙夫的钱,伙夫看着自己身上的钱都被强盗抢光了,那么也就没有脸面再回家。伙夫便返回寺院,将自己遭遇强盗抢劫一事告诉了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告诉伙夫,钱一会就会送回来。此时,强盗见天色已晚,又找不到下山的路,便来到寺院请求留宿一晚。强盗敲门后,伙夫便前去开门,等伙夫开门一看,果然是抢劫自己钱财的那伙人。伙夫便对强盗说,你果然送钱来了。从这则小故事中,便可看出印光大师神通之处。

 
标签: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