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因自认为“字写得难看”推迟参加殿试

   2020-05-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颂蔚的故居就在南园和乌鹊桥之间的十全街上。要说王颂蔚,还不如王谢长达在苏州有名。王谢长达是王颂蔚的夫人,以办学知名,振华女学就是由她一手创办的。1934年12月25日,王谢长达去世,蔡元培特地从南京赶到苏州吊唁。蔡虽然是振华的挂名校董,还

王颂蔚的故居就在南园和乌鹊桥之间的十全街上。要说王颂蔚,还不如王谢长达在苏州有名。王谢长达是王颂蔚的夫人,以办学知名,振华女学就是由她一手创办的。1934年12月25日,王谢长达去世,蔡元培特地从南京赶到苏州吊唁。

蔡虽然是振华的挂名校董,还曾为长达图书馆题名,但亲自前来吊祭,颇不寻常。原来,王颂蔚于蔡元培有知遇之恩,并且还是蔡的座师。

唐振常的《蔡元培传》和张晓唯的《蔡元培评传》都参考了台湾蒋复璁的《蔡元培先生的旧学及其他》一文,认为蔡元培会试的成功来源于王颂蔚的赏识。此说又都源自王颂蔚的儿子王季烈的说法。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蔡元培考完会试后,即去拜见乡试考官李文田,把自己的会试卷拿给李文田看,李阅后大摇其头,认为蔡元培的八股文做得太不中绳墨,会试断难取中。孰料,当蔡废然准备南返之际,却传来了取中贡士的消息。原来,当时的房官正是苏州王颂蔚,据张一麐《纪念蔡孑民先生》说,王看见蔡头场卷子,觉得不类当年流行的八股文,甚奇其文,及见二、三场卷,“则渊博无比,乃并三场荐之,且为延誉”。这样,蔡元培就顺利地中了贡士。殿试在两个月后进行,不过蔡元培当年并没有参加。

蒋复璁认为,蔡元培是在不知自己中了贡士的情况下就已经南归,才放弃了随后的殿试。不过,蔡元培在《自写年谱》中说,殿试是他自己放弃的。这是比较奇怪的事情,少年科第,精进不已,正好趁热打铁,一鼓作气,何以甘心放弃上进之途,留待下科呢?原来,他当年之所以没有继续参加殿试,乃是“因殿试朝考的名次均以字为标准,我自量写得不好,留待下科殿试,仍偕徐君出京”。李慈铭的《郇学斋日记》中也有记载:“(四月十三日)蔡进士(元培)来,沈进士(宝琛)来,两生皆年少未习楷书,故不待复试而归。”李的说法与蔡自己的说法相合,都认为蔡是因为字的问题,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当年的殿试,这完全是出自于自知之明。

我们现在来分析,即使有李文田丧气的分析在先,作为考生,除了有特殊变故,也不至于不等结果出来,就赶着回去。毕竟,一旦中了,还要拜见老师,且在京有一系列应酬,试毕即返,不符合一般情理。那么,知道得中了,而因为担心自己的楷书不好,而自动放弃,可能性如何呢?而且放弃的不只是蔡元培,还有沈宝琛。难道两个年轻人对殿试的认识这么冷静清醒、协同一致?

其实,蔡元培的放弃也与王颂蔚有关,他们是听了老师的话才放弃了随后的殿试。而在当年,老师的话具有非常的权威,不容置疑,不容违背。

当年,蔡元培去王颂蔚府上以门生礼拜师谢师时,王颂蔚对他说:“以君之文,可得连捷,然殿试须兼重书法,君殊不逮。与其连试不效,须隔三载,不如停试一次,尽一年之力,从事白折工夫,或能于明年补试获隽也。”(1934年《苏州明报·蔡孑民不忘师恩》)果然,1892年,蔡元培复试获隽,得中二甲三十四名进士,成为翰苑人物。据此,则王颂蔚并不认为蔡元培的八股文坏,反而还相当看好他的文章。这与蒋复璁、唐振常、张晓唯的说法又有所不同。

1935年1月19日,在王谢长达的追悼会上,蔡元培不忘师恩,说“鄙人于四十余年前,受黻卿先生教训”云云,黻卿先生,指的就是王颂蔚。

人的一生出处,有时候就在关键的几句话上。

 
标签: 蔡元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陈独秀和蔡元培的关系 蔡元培为何帮陈独秀造假
    蔡元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兼容并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一时间北京大学名师云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
    12-23 蔡元培
  • 民国秘史 北大校长蔡元培鲜为人知的刺客经历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蔡元培轶事 曾为陈独秀去北大任教造假学历
    早在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参与暗杀团工作时,与陈独秀就有过一面之雅,记得这位独力支撑着《安徽俗话报》的年轻人,但对他近年的活动,则不甚了了。蔡元培在国外也没有看过《新青年》,听了人们的郑重推介后,找来《新青年》杂志翻阅,颇有共鸣,决定请陈独
    12-08 蔡元培
  • 校长蔡元培为什么要请鲁迅来设计北大校徽
    徽者,旌旗之属也。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并反映着该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民国时代的学生都把佩戴校徽作为一种自觉的纪律,用以证明身份、规范行为、警觉行动,并以此为荣。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设计校徽的大学,这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掌
  • 蔡元培素食十二年 曾认为食肉会使人中毒
    素食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历史悠久,许多中外名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和老子、王维、孙中山、蔡元培等。蔡元培缘何奉行素食,本文讲述了如下的故事。蔡元培的素食,在他的《自写年谱》中说得很明确:“我那时候也是素食,这是
  • 北大治理嫖娼记:蔡元培扫黄 陈独秀中枪
    学校上下风纪败坏,尤其是“课余生活”令人瞠目:晚饭后,有钱的教师带头,大批师生坐洋车直奔北京最大红灯区——八大胡同。妓院皆称“两院一堂”是照顾生意的最佳主顾。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的旧称“京师大学堂”。晚饭后,有钱的教师带头
    11-05 蔡元培
  • 王国维曾拒蔡元培邀请 不愿前往北大任教
    在日本生活的4年多时间,母亲的工作亦不轻松。除了照顾父亲,她还要照顾4个男孩的起居(包括前房母亲——我们称为莫氏母亲所生的3个哥哥,加上母亲潘氏自己所生的四哥),别的不说,光是做衣服、鞋袜,就有忙不完的工作。当时虽有一男仆、一女仆帮忙,仍然
  •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是专业刺客 用猫试自炼的剧毒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大师择偶趣事多 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近代许多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大师在择偶的标准上也有很多趣事。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其内容大抵有五条:(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3)文理通顺;(4)不染学堂中平等自
  • 蔡元培爱女的后半生 39年因家贫 最终难产去世
    蔡威廉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女画家,她的父亲是被称为“北大之父”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39年,蔡威廉在昆明北门街家中凄凉病逝。蔡威廉是蔡元培先生的长女,1904年生于上海。她从8岁起先后3次随父亲出国,在巴黎读教会学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