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为何容忍教授嫖妓 他们又不引诱学生堕落

   2020-04-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清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委任为教育总长。后来唐绍仪内阁辞职,蔡元培亦请辞。袁世凯挽留他说:“我代表四万万人留君。”蔡元培去意已决,对曰:“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袁死后,“德有余而才不足”的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却也干了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清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委任为教育总长。后来唐绍仪内阁辞职,蔡元培亦请辞。袁世凯挽留他说:“我代表四万万人留君。”蔡元培去意已决,对曰:“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袁死后,“德有余而才不足”的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却也干了几件好事,比如大力恢复了议会与被取缔的政党,大力压缩总统府预算,倡导并力行“好人政府”,其中还包括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1916年底,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开始对北大进行改革。1917年,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9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63岁,辜鸿铭60岁,段祺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也就不奇怪了。蔡先生曾自述道:“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在此办学理念之下,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宣布聘任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守旧派对蔡元培的此项任命颇为不满,认为陈只会作几篇策论式的时文,连在北大任教尚且不够格,何以能主持文科?蔡只说:“当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后来陈独秀进了国民党的监狱,在押期间,《独秀文存》第九版出版,蔡元培甚至还为这个在押的共产党要犯写了序。

蔡元培掌北大不久,想请梁漱溟来北大讲印度哲学。梁当时24岁,中学毕业,于是自谦学浅,不敢应承。蔡元培反问:“你说你教不了印度哲学,那么,你知道谁能教吗?”梁说不知道。蔡说:“还是你来吧!你不是爱好哲学的吗?我此番到北大来,定要把许多爱好哲学的朋友都聚拢来,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可不来呢?你不要当是来做老师、教别人,你当是来合作研究、来学习好了!”梁于是不再推辞。

蔡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连一些守旧派人物都不得不佩服。脑后拖着辫子的辜鸿铭曾在课堂上对学生讲:“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做了前清的官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笑谈中自有真意。蔡先生“思想自由”到何种程度?且看一例: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一书中引蔡元培的话说:“教员中间有喜作侧艳之诗词,以纳妾狭妓为韵事(以纳妾为韵事的有辜鸿铭,刘半农等,咏妓的有陈xx,黄侃等,后来又有吴虞。陈尤喜涉花柳)。以赌为消遣者,苟其功课不荒,并不诱学生而与之堕落,则姑听之。”连这事都可“则姑听之”,难怪辜鸿铭称蔡先生“好人”。

蔡先生一生最大功绩,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护法。蔡元培是一个“文化救国论”者,时常讲“读书不忘救国”,同时又强调“救国不忘读书”。1919年5月2日,巴黎和会传来最新消息,战败国德国要将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蔡元培得知后,立即返校告诉了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许德珩、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等人。北京的大学生们激愤了,马上集会游行并火烧了赵家楼胡同曹宅。五四运动爆发后,大批学生被军警捕去,蔡元培全力营救,随后递交了辞呈,悄然离京。他写道:“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少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蔡元培启。”这一纸声明颇可玩味。他一方面对政府卖国无能、拘捕学生表示不满,认为学生们“出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作为一校之长,他又担心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今后将不易维持”学校纪律。(蒋梦麟《北京大学与学生运动》)6月15日,蔡元培发布《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文中说:“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后来,在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的声援下,加之北大师生代表的苦劝,蔡先生始回校,答应只做北大师生的校长。

蔡曾讲:“道德之精神在于思想自由。”他一生践行此言。1949年后,钱端升还发表文章说:“北京大学的自由散漫,蔡元培先生是要负一部分责任。”蔡先生门生满天下,每逢五月四日,在京诸生必盛宴而奉先生为上座,年年如此,先生颇惫苦之,一次戏语邻席曰:“吾辈此日真成吃‘五四’饭矣!”

1940年3月3日,蔡元培在香港寓所失足跌倒,次日入养和医院治疗,因胃部出血过多,于3月5日病逝,享年七十三岁。十日举殡,香港各学校及商号下半旗志哀,学校及社团万余人参加公祭,极尽哀荣。蔡先生灵柩初厝东华义庄,待运回浙江绍兴故里安葬,但因战事熛起,未能成行,于是这位“五四”元老、新文化的保姆长眠于香江。他的遗言仅为两句话:“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标签: 蔡元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陈独秀和蔡元培的关系 蔡元培为何帮陈独秀造假
    蔡元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兼容并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一时间北京大学名师云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
    12-23 蔡元培
  • 民国秘史 北大校长蔡元培鲜为人知的刺客经历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蔡元培轶事 曾为陈独秀去北大任教造假学历
    早在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参与暗杀团工作时,与陈独秀就有过一面之雅,记得这位独力支撑着《安徽俗话报》的年轻人,但对他近年的活动,则不甚了了。蔡元培在国外也没有看过《新青年》,听了人们的郑重推介后,找来《新青年》杂志翻阅,颇有共鸣,决定请陈独
    12-08 蔡元培
  • 校长蔡元培为什么要请鲁迅来设计北大校徽
    徽者,旌旗之属也。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并反映着该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民国时代的学生都把佩戴校徽作为一种自觉的纪律,用以证明身份、规范行为、警觉行动,并以此为荣。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设计校徽的大学,这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掌
  • 蔡元培素食十二年 曾认为食肉会使人中毒
    素食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历史悠久,许多中外名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和老子、王维、孙中山、蔡元培等。蔡元培缘何奉行素食,本文讲述了如下的故事。蔡元培的素食,在他的《自写年谱》中说得很明确:“我那时候也是素食,这是
  • 北大治理嫖娼记:蔡元培扫黄 陈独秀中枪
    学校上下风纪败坏,尤其是“课余生活”令人瞠目:晚饭后,有钱的教师带头,大批师生坐洋车直奔北京最大红灯区——八大胡同。妓院皆称“两院一堂”是照顾生意的最佳主顾。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的旧称“京师大学堂”。晚饭后,有钱的教师带头
    11-05 蔡元培
  • 王国维曾拒蔡元培邀请 不愿前往北大任教
    在日本生活的4年多时间,母亲的工作亦不轻松。除了照顾父亲,她还要照顾4个男孩的起居(包括前房母亲——我们称为莫氏母亲所生的3个哥哥,加上母亲潘氏自己所生的四哥),别的不说,光是做衣服、鞋袜,就有忙不完的工作。当时虽有一男仆、一女仆帮忙,仍然
  •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是专业刺客 用猫试自炼的剧毒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大师择偶趣事多 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近代许多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大师在择偶的标准上也有很多趣事。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其内容大抵有五条:(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3)文理通顺;(4)不染学堂中平等自
  • 蔡元培爱女的后半生 39年因家贫 最终难产去世
    蔡威廉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女画家,她的父亲是被称为“北大之父”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39年,蔡威廉在昆明北门街家中凄凉病逝。蔡威廉是蔡元培先生的长女,1904年生于上海。她从8岁起先后3次随父亲出国,在巴黎读教会学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