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有容人之量,对当初羞辱过他的人也能重用

   2020-02-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当年赵匡胤贫贱落魄之时,受尽世人的冷眼。他先是投奔父亲的好友王彦超,在被王彦超打发之后,赵匡胤只好来到随州,投奔父亲的另一个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董宗本是一个重情义之人,他见同僚的儿子精通武艺,而且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就对赵匡胤多了几分好感,

当年赵匡胤贫贱落魄之时,受尽世人的冷眼。他先是投奔父亲的好友王彦超,在被王彦超打发之后,赵匡胤只好来到随州,投奔父亲的另一个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

董宗本是一个重情义之人,他见同僚的儿子精通武艺,而且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就对赵匡胤多了几分好感,不仅收留了他,而且还对他照顾有加。谁知赵匡胤的绝世武艺引起了董宗本之子董遵诲的嫉妒。

董遵诲原本是随州城里的第一公子,不管是相貌还是武艺,以及兵法都超出其他年轻人。所以,他养成了狂妄自大,妒贤嫉能的性格。赵匡胤刚刚来到随州,就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艺,他马术超强,气质非凡,连父亲都对他大加赞赏,资质才能远在董遵诲之上。

于是董遵诲非常嫉妒,他凭借父亲的权势,对太祖常有欺凌怠慢。他们曾经辩论用兵作战之事,董遵诲理屈词穷,当即拂袖起身而去。

赵匡胤哪里受得了这种气,顾及到董宗本的面子,他又不能跟董遵诲闹翻,只有忍气吞声,告别了董宗本。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赵匡胤,接连碰壁,终于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但是他生性仁厚,并没有对歧视他的人恨之入骨。

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董遵诲累次升迁官至骁武指挥使。有一天,太祖赵匡胤在偏殿召见他。见了赵匡胤的董遵诲,相当惶恐,想起自己以前的做法,此刻觉得除了等人家拿刀来剁之外,毫无办法,只是一个劲儿的叩头请罪,头也不敢抬,赵匡胤命令手下人扶起。

赵匡胤问他可记得当年之事。董遵诲叩头说道:“臣愚昧,不识真主,今蒙陛下赦罪,定当做牛做马,衔环以报。”赵匡胤大笑,让他走了。

时隔不久,董遵诲被控告做有十多件违法事件。赵匡胤亲自审理此案,董遵诲惶恐不安等待定罪,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又赦免了他。赵匡胤对他说:“朕对你已经赦过赏功,怎么忍心再追究你的旧恶呢?你可以不必再忧愁,但以后必须改过自新,朕还是会破格重用你的。”董遵诲非常感动。

赵匡胤询问董遵诲母亲在哪里?董遵诲说:“母亲在幽州,落难分离。”原来,董遵诲之父董宗本过去曾是辽将赵延寿的部下,赵延寿战败以后,董宗本带着儿子南归,妻子却陷在幽州。

赵匡胤知道此事后,命人多方打听,将董遵诲之母从辽国赎回来,并送到董遵诲的防地,并且施加优厚馈赠。同时赵匡胤确实对他实行重用,后来授他为通远军使,镇守环州。如此以德报怨,董遵诲对赵匡胤感恩戴德。

赵匡胤果然没有看错人。董遵诲到达环州后,召集各部族酋长,向他们宣谕朝廷的文德武威,杀羊滤酒,设宴大加犒劳,众酋长都心悦诚服。他在环州勤政爱民,深受百姓好评。

几个月以后,西蕃部族再次入侵,董遵诲率领军队长驱直入,打跑来敌,俘获斩杀很多,缴获牛马几万,西戎部落因此安定。赵匡胤嘉奖他的功劳,就地授予罗州刺史,军使之职照旧。

在古代皇帝中,不滥杀无辜的仁爱是不多见的。而不杀当初羞辱过自己的人,并且还对他加以重用的皇帝恐怕少之又少。赵匡胤对董遵诲如此优待,一方面念他确实是个人才,另一方面更是显示了他能容人的度量和宽阔的胸怀。

 
标签: 赵匡胤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