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为官路线图 曾做过贡茶督造使为皇宫质检

   2020-08-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杜牧身体一向不好,匆匆忙忙活了一辈子,不到五十就去世了。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天宫那里没有好茶,杜牧到天上茶山去作贡茶督造使了吧。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唐)杜牧《题禅院》说起杜牧就想起那首被山

杜牧身体一向不好,匆匆忙忙活了一辈子,不到五十就去世了。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天宫那里没有好茶,杜牧到天上茶山去作贡茶督造使了吧。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

茶烟轻飏落花风。

——(唐)杜牧《题禅院》

说起杜牧就想起那首被山西汾酒用足了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说全国有许多杏花村论证诗中杏花村就是指本地的一处杏花村。至于杜牧是否去过山西的汾州就不得而知了。一个地方有杏林,还有一个叫做杏花村的村庄,更有许多的酒坊,我想只有汾阳的杏花村有此诸多元素了。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这篇小文议论的主题,还是说说杜牧与茶。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曾经做过几个州的刺史,最终做到中书舍人。原先只是知道杜牧是个大的诗人,其诗影响颇大,相对杜甫,杜牧被人称之为“小杜”。杜牧的个性很强,为人清高傲气,因此吃亏不少。杜牧做御史时,分管洛阳事务。当时的司徒李愿闲居在家,挥金如土,豪华奢侈,常常招妓听曲,洛阳的名士们纷纷都去李府巴结。一次,李愿邀请当地名流在家聚会。因为杜牧所担任职务的原因,李愿不敢发出邀请。杜牧知道后,就托接到邀请的人转达愿意赴约的意思。李愿不得已而邀请了杜牧。宴会厅里,杜牧一个人坐在南边的位子上,睁眼注视着厅里的人们。他饮过三杯之后,问李愿:“听说你这里有一位叫做紫云的姑娘吗?是哪一位啊?”李指着一位漂亮的艺妓给他看。杜牧凝视良久说:“真是名不虚传,值得一见。”李愿大笑,旁边的艺妓也笑了。随即,杜牧自饮三杯,起身吟诗曰:“华堂今日绮宴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二行红粉一时。”杜牧的气意闲逸,旁若无人,使在座的人为之一叹。杜牧一向不拘小节,无论是在官还是隐居,从来我行我素。相比较“老杜”忧国忧民,活得有些累。杜牧的诗佳句颇多,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

如果不看杜牧的为官路线图,还不知道他曾经在阳羡做过贡茶督造使。为皇宫供茶把关,这是个不错的职位。当时贡茶蒙山为第一,顾渚第二,阳羡第三。蒙山的茶老百姓不仅没喝过,甚至都没见过。为了远征打仗,除了供给皇宫的贡茶,其余的茶就都去换优良马匹了。作为第二的顾渚和第三的阳羡距离很近,几乎就属于同一片茶园。在茶还是上流社会的贵重饮品时代,皇宫及贵族几乎垄断了最好的茶山。作为贡茶督造使,杜牧要确保贡茶的质量。除了责任心强,办事认真外,至少你要懂一些茶。我们不知道杜牧对茶有多少研究,但从他留下为数不多的茶诗看,他还真做了不少的研究。

每逢采茶季节,等一个春光明媚之日,杜牧邀请宾客聚会阳羡茶山。杜牧和宾客们坐在茶山下的草地上,喝着酒,看着茶山上采茶的村姑。因为自己身体有病,不能饮酒,便作诗给大家尽兴,诗中还表示只能以茶代酒。杜牧觉得这日子比在朝中做官强百倍。不用提心吊胆,不用装模作样。他的诗说:“春分最窈窕,日晓柳村西。娇云光照岫,健水鸣分溪。燎岩野花远,夏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杜牧在宜兴督造贡茶时,曾为茶山题诗五言二十八句长诗,诗中有:“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牙香紫壁裁。”“好是全家到,兼为奉召来。树荫香作帐,花径落成堆。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诗中说尽对茶山景色的留恋,对阳羡茶的赞美,对此时生活的感慨。

杜牧做官二十余年,连续担任过四个州的刺史。后从湖州任上拜中书舍人,在汴河题诗一首即成箴言,有句:“自怜流落西归疾,不见春风二月时。”结果一到京城,即去世了。杜牧身体一向不好,匆匆忙忙活了一辈子,不到五十就去世了。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天宫那里没有好茶,杜牧到天上茶山去作贡茶督造使了吧。

 
标签: 杜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 杜牧相关介绍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 杜牧相关介绍
    1、杜牧是唐朝人。2、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3、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
  •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杜牧是唐代的诗人。2、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青年时期杜牧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离开长安,到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署中担任幕僚。
  • 杜甫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古代诗人杜甫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杜甫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古代诗人杜甫杜牧是哪个
    1、二者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2、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
  • 杜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诗人所属朝代
    杜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诗人所属朝代
    1、杜牧诗人是哪个唐代的。2、杜牧所处的时代为晚唐,藩镇割据,党争不断,因为和牛僧孺私交甚好,被李德裕排挤,一生官运欠佳,官至中书舍人。此首《赠渔夫》创作时间不详,从风格来看当属中年以后的作品。3、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对作
  • 古诗词中的清明 杜牧《清明》最脍炙人口
    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最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
    12-26 杜牧清明
  • 张丽华一生传奇 迷倒过两位帝王杜牧曾为她作诗
    张丽华也算是一代奇女子了,从歌姬到贵妃充满了神秘色彩。幼年家境贫寒,父亲靠织席为生,可刚过十岁,父亲便英年早逝,而自己也被人卖到的妓院。可是在妓院没多久,就被人选进了宫里。刚进宫时只是龚贵妃的一个婢女。可是一天,还是太子的陈叔宝到龚贵妃那里
  • 文豪的私生活 杜牧喜欢去风月场所“不可描述”
    在钱锺书提过几次的《法朗士私记》(Anatole France en pantoufles)中,有一则说,一次在某树林里,法朗士邂逅了一名“容易亲近的好女子”,大相爱悦,于是就地“一起品尝乡野乐趣”。就在法朗士与“他的女性合作者坐在长凳上做
  • 杜牧曾看上十岁小姑娘 与其母约十年后娶她为妻
    慕容骁呵呵一笑,扬手一木,开篇唱个肥喏:李杜文章千古传,风流绝代笑青山。多情自古别无岸,留取诗心系小船!在唐代,要出名,“武作侠客,文作嫖客”才能风流百代,当然前提是武者武功卓绝,文者文华盖世。前者如尉迟敬德,勇冠三军,“马上三夺槊”;后者
    12-03 杜牧
  • 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到底在什么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究竟谁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早已成为一个无头公案,难以考证。前段时间《金
  • “杏花村”之争是唐代诗人杜牧惹出的祸吗?
    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杏花村”又一次成为焦点:它究竟是指哪里。不用说大家都清楚,因为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名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天南地北已有十多个地方宣称自己那里才是正宗的杏花村。其中,以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的竞争最为激烈,三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