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之父宋耀如 曾倾尽家产 追随孙中山20年

   2020-07-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宋氏家族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辉煌舞台,影响整个中国政坛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女宋庆龄婚配孙中山,革命信念矢志不移,广受国人爱戴;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中国人;宋霭龄联姻孔祥熙,敛财有方,富甲天下。这三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宋氏家族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辉煌舞台,影响整个中国政坛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女宋庆龄婚配孙中山,革命信念矢志不移,广受国人爱戴;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中国人;宋霭龄联姻孔祥熙,敛财有方,富甲天下。这三人的丈夫对中国近代史的推动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在民国政治舞台、经济舞台上也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出任国民党内重要职务,可谓一门显赫。而造就这个传奇家族的正是他们的父亲——宋耀如。

宋耀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中西合璧式人物,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传奇经历奠定了他的家庭教育观。

幼年时期的宋耀如,因为家贫不得不随同哥哥去投靠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亲戚,开始他离乡背井的学徒生涯,三年之后又被父母过继给自己在美国波士顿的堂舅父领养。但这次宋耀如走出国门,却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走出了闭塞的故土,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西方的先进思想,接受了美国高等教育,回国后曾担任基督教牧师四处传教,之后又从事工商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见如故,成为孙中山革命坚定的拥护者,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倾尽家产,前后追随孙中山时间长达20年。

在美国度过8年求学生涯的宋耀如,对西方教育的先进性有亲身感受,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宏愿,那就是在中国培养出林肯、华盛顿式的伟大人物。

成长环境匠心独运

1890年,宋耀如在上海的郊区虹口东有恒路买下了一块面积颇大的地皮建新居,当时许多人对他选择郊区而不是市区十分不解,认为是怪癖的表现,其实宋耀如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因为此时被外国人用大炮轰开的上海,市区内人口高度密集,鱼龙混杂,街道破旧肮脏,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治安相当混乱,各种流氓小偷流窜于大街之上,但凡有地位和有钱的人要出门都随身携带武器,旁边跟着保镖。那时大部分人的建房选址普遍以靠近外国领事馆为主,以求能得到庇护。

而宋耀如选择的地点则靠近郊外,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远离市嚣,而且是建在一片绿茵茵的庄稼地中间,房屋由他亲自设计,具有一定的海南特色,门前有小溪流过,房屋后面则开辟了菜园,让孩子们可以到菜园或周边的田野里玩,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据说他自己栽种蔬菜,还从美国订购了棕榈等喜爱的植物,让孩子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尊重孩子天性又严格要求

宋耀如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尊重孩子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早在孩子刚出生时,宋耀如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箱皮球,鼓励孩子们把皮球踢得到处都是。无论工作如何繁忙,疲惫不堪,宋耀如一回到家总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陪他们一起做游戏或讲故事。

倪珪贞(倪桂珍)作为母亲,不仅勤俭持家、严格教育子女,同时她还喜爱演奏钢琴,宋耀如又喜欢引吭高歌,于是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母亲为孩子们弹奏钢琴,父亲则随着琴声纯美洪亮地唱起美国南方的民歌和通俗歌曲。晚会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也使孩子们有了尽情施展才华的机会,例如宋霭龄继承了父亲的歌唱,宋美龄学会了跳舞、画画,而宋庆龄则继承了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这使她们虽然作为大家闺秀却在公众场合言谈得体,与人交往毫不羞涩,为他们之后各自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顽皮的孩子头宋霭龄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在附近的田野里玩闹嬉戏,多次踏坏周围村民的劳动果实,几位村民终于一起找上门来,向他们的父母告状,宋耀如在向他们支付了一笔远超过损失的赔偿金之后还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让村民不要惊吓和干扰到孩子,让孩子们可以在田野里尽情的嬉戏,释放他们的天性。

正如《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所说的那样:宋耀如喜爱孩子,让孩子按其个性自由发展。但他并非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是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当宋霭龄蹒跚学步摔跤的时候,父亲并不马上扶起她,而是在她前面拍著皮球鼓励她:“勇敢的姑娘,爬起来,自己走!”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宋耀如常在电闪雷鸣的大雨天带着宋霭龄一起在雨中受淋,锻炼她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据说当时4岁的小庆龄也在父母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加入。之后宋耀如带着她们野外徒步,一起禁食,抵挡食物的诱惑,学会忍饥挨饿,这些在常人眼里荒诞不经、充满怪癖的行为,却逐渐磨练出孩子们日后积极进取、坚韧不拔、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和信念。、

开创中国女性海外求学先例

到过西方的宋耀如并没有中国世俗的“男尊女卑”思想,不认为女子就不能有作为、有成就,《宋氏家族》一书的作者埃米莉·哈恩说,他们“简直像对待男孩子那样对待女孩子”。在宋霭龄五岁时,宋耀如就将她送到上海专为外国小姐开设的马克谛耶女子学校就读,并作为寄宿生,锻炼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后宋庆龄和宋美龄也先后进入就读。

《宋耀如年谱》里记载:1904年,15岁的宋霭龄在牧师步惠廉一家的陪伴下乘坐“高丽号”游轮前往美国学习。在当时,中国有钱又愿意将他们的孩子送出国接受教育的父母可谓凤毛麟角,而且,一直以来是只有男孩才会被送出去。宋耀如对子女一视同仁的态度改变了这一局面。宋霭龄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个孤身远赴海外、出国留学的女士,开启了中国女性海外求学的先河,也为之后越来越多的女子留学树立了榜样。威斯理大学校长曾评价宋氏父母是具有想象力及勇气的东西文化融合的前驱。

学贯中西,立志报效祖国

从孩提时代起,宋耀如夫妇便开始对孩子们进行中、英文双语训练,从美国购买大量幼儿读物,轮流教孩子们读写。还会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先用英文讲一遍再用中文解释。宋耀如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界,但同时中文一定要更好。他坚信未来杰出的人物一定学贯中西。

尽管宋氏兄弟姐妹都曾出国留学,但宋耀如却从不鼓励他们留在国外,通过给她们定期写信、寄剪报的方式,把国内的新闻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发生的事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由始至终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宋氏兄弟姐妹都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抗日战争时期宋霭龄与宋庆龄、宋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南京成立“妇慰会”,组织妇女抗敌后援团。在《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中记载着当时宋霭龄给宋庆龄说过这么一段对话:“我本来决心不过问政事,一心经营事业,用赚来的钱给国家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办些实事。可现在,日本人打到了家门口,生意也没法做了。国家到了让人打上门的程度,赚钱还有什么用?我听说你正在发起组织妇女抗敌后援团,这抗日的大事,我也要积极参加。父亲生前一直教育我们要爱国,还有什么比抵抗侵略更能显示爱国的行动吗?”最终宋氏三姐妹携手一致,共同活跃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第一线。大敌当前,人人有责的爱国精神在宋家发挥得淋漓尽致。

宋耀如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革命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的子女更是在那段动荡纷争、恩怨离合的岁月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犹如银河中交相辉映的璀璨明星,光彩夺目,在他们的身上能真正感受到宋耀如非凡品格与生命价值的传承。

 
标签: 宋庆龄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庆龄的丈夫是谁 宋庆龄的丈夫是哪位呢
    宋庆龄的丈夫是谁 宋庆龄的丈夫是哪位呢
    1、宋庆龄的丈夫是孙中山,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开拓者、中华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辛亥后,被推举为中华临时大总统。19
  • 宋美龄和宋庆龄什么关系?
    宋美龄跟宋庆龄是姐妹关系,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夫人,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
    02-23
  • 晚年宋庆龄的英文遗嘱写给谁?不是宋美龄而是他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馆,陈列着一份特殊的展品。这是一块牌匾,上面刻着一份用英文写成的遗嘱。这份英文遗嘱,出自宋庆龄手笔,写于1975年。而且,鲜为人知的是,这份英文遗嘱并非宋庆龄写给自己世上唯一的至亲——身在台湾的妹妹宋美龄,而是一位没有任
  • 蒋介石将宋庆龄加入暗杀名单 宋美龄勃然大怒
    1、1942年,在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时,宋美龄来到美国访问。宋美龄以她的美丽的外貌、优雅的风度和娴熟的英语,征服了美国人民。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夫人邀请宋美龄出席家宴。期间,大家谈起了美国最近发生的矿工罢工事件。罗斯福问宋美龄:“假
  • 隋永清是谁?宋庆龄深爱的养女隋永清今何在
    大家都知道,宋庆龄没有自己的儿女,不过,或许多数人并不清楚,宋庆龄晚年收养了一个女儿。宋庆龄也曾经生育。1915年,时年22岁的宋庆龄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已经49岁的孙中山先生结婚。此后十年间,宋庆龄曾经怀孕。可是却因为陈炯明叛变,在炮火中突
    12-25 宋庆龄
  • 宋庆龄流亡苏联用美丽倾倒了谁 宋庆龄外国情人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们,尤其是女同学,对宋庆龄的卓越表现充满自豪之情。这份自豪不只是思想,她的举止、美丽和妩媚,更是令他们为之倾倒。1924年最后一天曾在北京车站欢迎过孙中山和宋庆龄的那个法政大学的学生,1927年9月6日,又一次站在了欢迎
  •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难言之隐 27岁的悬殊
    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宋的结合,虽然过程很激烈,但并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甚至在宋庆龄去日本找孙中山之前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直到半个世纪后,宋庆龄道出了当时两人结婚的隐情,她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一次,著
  • 蒋介石如何刺杀宋庆龄的左膀右臂杨杏佛?
    作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主席,宋庆龄是蒋介石真正想要除掉的人,那么,既然如此,杨杏佛却又为何成了蒋介石的刺杀目标呢?蒋介石心里十分清楚,杨杏佛其实就是宋庆龄的左膀右臂,只要砍掉了这个左膀右臂,宋庆龄的民权保障同盟也就无法有所作为了。1933年
  • 孙中山婚礼上为何送宋庆龄一支装20颗子弹的手枪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在婚礼上,孙中山送给新娘的礼物不是钻戒,不是耳环,也不是什么其他的世俗首饰珠宝,它是一支手枪。孙中山说:“这枪配了二十颗子弹,十九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是危急时留给自己的。”当时,
  • 蒋介石要除掉宋庆龄为何先杀杨杏佛?
    1933年6月18日,位于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的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一位身穿麂皮夹克和骑马裤的男子走出了大门,身后还跟着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年。两人刚刚踏上停靠在中研院大门口的汽车,突然,意外发生了,几名持枪的歹徒从不同的方向冲过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