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2020-06-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设立机关香港兴中会成立后,即积极筹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孙中山驻广州指挥,杨衢云驻香港,负责后勤供应及财政支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3月,孙中山多次访问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声称拟奉康有为为统领,在两广成立共和国,要求日方提供步枪25

设立机关

香港兴中会成立后,即积极筹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孙中山驻广州指挥,杨衢云驻香港,负责后勤供应及财政支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3月,孙中山多次访问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声称拟奉康有为为统领,在两广成立共和国,要求日方提供步枪25000支,手枪5000支。同月16日,杨衢云、孙中山、谢缵泰等商讨以3000精兵攻占广州的计划,香港《德臣西报》的编辑托马斯·哈·黎德、《士蔑士报》的编辑切尼斯·邓肯都表示支持。不久,黎德并同意设法争取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同情和帮助。

3月下旬,孙中山、郑士良、陈少白、陆皓东等到广州,在双门底王氏家祠建立机关,假借“农学会”名义活动。“镇涛”号炮舰管带、原福建马江水师学堂学生程奎光及其水师数百人加入兴中会。起义的基本队伍是:新安、深圳等地的会党,中日战争后遣散的部分营勇,三元里、香山等地的民团,北江、顺德等地的绿林等。具体计划是以10月26日(九月初九日)为期,由杨衢云率领集中在香港的会党分子3000人作前锋,攻击广州地方衙署,其他队伍分头埋伏在广州城内响应。孙中山等认为,这一天是夏历重阳节,不少人回省扫墓,有利于掩护起义队伍行动。为了争取列强承认起义军是交战团体,黎德和特·高文起草了对外宣言,香港律师、立法局议员何启和谢缵泰作了修订,陆皓东制作了以青天白日为图案的旗帜。

10月6日(八月十八日),孙中山在广州《中西日报》发表由兴中会会员、基督教牧师区凤墀代为起草的《拟创立农学会书》,征集同志。书中,孙中山表示将翻译各国农桑新书,设立学堂,开设博览会,躬操耕作,以此启发农民,振兴农业。广州很多士绅参加发起。其中有一位孙中山的香山同乡刘学询,因操纵与科举考试有密切关系的赌博,成为巨富,权倾一方。他曾资助孙中山行医。某日,孙中山在香港访问刘学询,闭门密谈。孙称:“中国现要瓜分矣。”“中国人犹醉生梦死,不知国亡之无日。”“与其希求官僚之振作,不如运动草莽之奋起。”他向刘阐述了利用会党在广东发动起义的计划,要求刘支持,但刘认为《马关条约》已订,时机已过,仅仅依靠炸药进行暗杀,或联络“会匪”,容易重演“排外”事件,引起“瓜分”危机。孙中山意欲推刘为领袖,但刘称赞孙“年少有为”,要孙不要“妄自菲薄”。辞别时,孙向刘表示:“当缓图之。”不过,事后,孙中山并未停止活动,和刘学询之间仍然保持着秘密而复杂的关系。

起义的发动与失败

10月10日(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兴中会总部在香港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会长,称为“伯里玺天德”(President),起义后即为合众政府大总统。第二天,杨衢云要求孙中山将会长一职让给自己,郑士良、陈少白坚决反对。郑声言:此席大家都属意孙先生,如有人作非分之想,就亲手杀了他。孙中山为了不在起义前夕引起分裂,同意让位。

10月26日晨,各路会党、民团、营勇按原部署埋伏在广州城内,但杨衢云却临时打电报给孙中山,声称“货不能来”。孙中山无法,只好一面资遣会党首领,一面电告杨衢云:“货不要来,以待后命。”陈少白认为处境危险,劝孙中山离开广州,孙称自己有事要办,要陈先回香港。其间,会员朱淇的哥哥朱湘向缉捕委员李家焯告密,李立即派士兵监视孙中山行动。当日,孙中山赴某牧师的宴会,发现路上满布营勇,笑着对同行者说:“此辈都是来侦察我的行踪的吧!”27日(九月初十日),两广总督谭钟麟得到确报,立即派人到王家祠堂等处搜缉,陆皓东、程奎光等6人被捕。杨衢云因已有七箱军械装轮启运,仍派朱贵全、丘四等率200人前往广州,28日(九月十一日)晨登岸时,清军早有戒备,朱贵全、丘四等多人被捕。孙中山在事后曾在广州匿居三天,得知陆皓东被捕后,烧毁同志名簿,埋妥炸弹,化装为苦力,从容登上开往澳门的轮船,转赴香港。

孙中山到港后,清两广总督谭钟麟照会英国领事,知照港督,要求交出孙中山等4人,港督以“英国不愿交出政治犯”为理由拒绝,但表示,如孙文来港,将驱逐出境。11月2日(九月十六日),孙中山与陈少白、郑士良等东渡日本。邓荫南避走澳门,杨衢云则远走南非。

陆皓东被捕后,遭到非刑审讯,但他坚贞不屈,在供词中慷慨自陈:“愤异族政府之腐败专制,官吏之贪污庸懦,外人之阴谋窥伺,凭吊中原,荆榛满目,每一念及,真不知涕泪之何从也。”又称:“要知今日非废灭满清,决不足以光复汉族;非诛除汉奸,又不足以废灭满清,故吾等尤欲诛一二狗官,以为我汉人当头一棒。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他向清吏表示:“吾言尽矣,请速行刑!”11月7日(九月二十一日),陆皓东、朱贵全、丘四三人同时被害,程奎光被清吏严刑逼供,被笞至六百军棍,气绝身亡。时称四烈士。后来,孙中山称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广州起义准备不足,敌我力量悬殊,失败有其必然性,但是,它是革命党人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陆皓东等以无畏与牺牲精神为继起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标签: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么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
    1、他是现代中国转型的先行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2、孙中山先生的民族革命,无论是最初的反对满清专制、还是后来的反对列强,都是现代民族国家重构的必要环节。因此,首先从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一点上看,就不应该怀疑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
  •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晚年思想新飞跃的主要标志。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3、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何要定都南京?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残破不堪。何况
    12-29 孙中山
  • 孙中山出生证明曝光 孙中山曾经是美国公民?
    国民党“中央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认为,孙中山先生作为“唯一一位在两岸四地印下足迹的领袖人物”,还有太多需要公众了解之处。他的经历和精神,不仅值得学界好好挖掘、研究,更应让公众从中汲取到正面能量。看到来自孙中山故乡的大学生跨越海峡寻找伟人足迹,
  • 孙中山与黄兴如何从团结奋斗到最后分道扬镳的?
    黄兴与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声应气求、并肩战斗九年,后因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而一度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乃是两种自由观的直接碰撞。黄兴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合作始于1905年组建同盟会,而其合作的基
  • 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
    12-25 孙中山
  • 揭秘孙中山的日籍夫人大月薰:与女儿成“姐妹”
    大月薰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的日籍夫人,也是孙氏的第三任夫人,与孙中山生有一女冨美子。受到领导中国革命的孙中山抛弃后,分别再嫁两次。一八九八年秋,日本一个从事中国贸易的商人大月素堂因家中失火而临时搬到了横滨市山下町一幢石造楼房的二楼居住,而此
  • 孙中山为何叫“孙大炮”?
    孙中山叫“孙大炮”,是人们对他的称赞。因为无论对满清统治者,还是对封建军阀,他都是一门摧枯拉朽的“大炮”;还有人说,叫他“孙大炮”,是因为他口才了得,一开口就有如大炮狂轰……事实上,“孙大炮”的绰号来自孙中山的政敌袁世凯,也并不是对他的赞许
    12-23 孙中山
  •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难言之隐 27岁的悬殊
    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宋的结合,虽然过程很激烈,但并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甚至在宋庆龄去日本找孙中山之前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直到半个世纪后,宋庆龄道出了当时两人结婚的隐情,她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一次,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