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商鞅离开魏国去秦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0-11-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丛林法则时代,历史往往是在失衡的状态下发展,一个国家的兴起,往往以另外一群国家的削弱为基础。秦的兴起,尤其是商鞅时代的兴起,是以削弱谁为基础呢?是以削弱魏国为基础吊诡的是,商鞅的行政经验极可能是在魏国获取的。但商鞅变法,伤害最深的却是魏国

在丛林法则时代,历史往往是在失衡的状态下发展,一个国家的兴起,往往以另外一群国家的削弱为基础。秦的兴起,尤其是商鞅时代的兴起,是以削弱谁为基础呢?

是以削弱魏国为基础

吊诡的是,商鞅的行政经验极可能是在魏国获取的。但商鞅变法,伤害最深的却是魏国。

商鞅为何伤害魏国?因为当初伤害商鞅最深的,就是魏国。

我们从心理层面来分析分析。

缘起:魏国的冷暴力伤害了才俊商鞅

当商鞅还叫公孙鞅的时候,他是卫国的一个穷小子。卫国盛产人才,人才都往外面跑,商鞅跑到魏国混。混得还行,居然当上了魏国国相公叔座的侍从官。这是一段行政实习期,商鞅每天在行政长官鞍前马后跑,跟着处理各种内外行政事务,一日日地在长进,而他的璞玉本质也一日日地被雕琢显露出来。公叔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是个爱才的国相,可能在某一个工作会餐的餐桌上,或者在午间休息的片刻,公叔座很真诚地说:“阿鞅,你干得不错,很有才华,我会推荐你的。”

商鞅在魏国理想泡汤

商鞅所有的前程和希望,都系在公叔座的这一番推荐上。实习期间,他赔尽多少小心,跑尽多少门路,做了多少实际工作,等待的就是老国相的推荐。

然而,商鞅想错了。国相的推荐并没有打开商鞅进入魏国权力核心的门路。公叔座病重了,想到的是荐贤,他只推荐了商鞅。推荐方式很独特,他对魏惠王说:要么举国听从商鞅,要么就杀掉他。

我想这应该是公叔座对商鞅的一种包装方式,因为商鞅是卫国的一个庶子,身份低微,想要让国君引起注意,必须得把话说重了。于是公叔座往两个极端的方向包装宣传商鞅:自己用则是利器,别人用则是祸根。总之一条:商鞅是个有分量的人物!

然而,魏惠王在公叔座病床前那种敷衍不屑的脸色,让公叔座直觉到他的包装宣传白费了,史记“王色不许我。”公叔座是个诚实人,马上为自己的言语后悔,通知商鞅:快逃。

商鞅听到这番话,可谓冷到骨子里去了,他所有的抱负和多少年的期待,在这个国家落空了,他说:“魏王既然不听你的话重用我,当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为啥?因为,魏惠王根本没把他当成一盘菜。

商鞅料得不错,魏惠王听完公叔座的话,转身对大臣们说:“公叔大人真是病昏了头,居然叫我举国听从商鞅那个穷小子?”

可以设想,如果魏惠王真的听从公叔座的话,将商鞅抓起来杀掉,商鞅心里可能还好受些,因为如此一来,至少说明魏惠王还真的把他当一回事。可从这种情况来看,连杀他都是抬举他了,干吗要抬举你一个穷小子呢?

 
标签: 秦朝 商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