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徐庶怎么死的?徐庶活了多少岁?

   2020-09-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徐庶的归宿,徐庶之后再也没有进入政治舞台,留给了读者悬念。在徐庶最后一次出场中,初看之下,庞统和徐庶的江边相遇似乎只是一个孤立事件,既使删除这段情节,好像对故事的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第五十回“云长策马刺颜良”中,曹

《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徐庶的归宿,徐庶之后再也没有进入政治舞台,留给了读者悬念。

在徐庶最后一次出场中,初看之下,庞统和徐庶的江边相遇似乎只是一个孤立事件,既使删除这段情节,好像对故事的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第五十回“云长策马刺颜良”中,曹操请关羽赴宴,席中,曹操问关羽的胡子有多少根,似乎曹操的问题很无聊,实则别有用心。罗贯中不会安排没有用意的情节,庞、徐江边相遇也是如此。

庞统刚刚骗得曹操把战船连锁起来,徐庶就立即来揭穿庞统的把戏,罗贯中的用意在于点示读者,徐庶都看得穿的把戏,曹操就更能看得穿,曹操的用兵经验和对人情世故的熟谙远非徐庶可比。类似手法属罗贯中的惯用伎俩。诸葛亮舌战群儒后,黄盖就说这是无用功;草船借箭刚回来,就立即要火烧战船。徐庶巴巴地跑到江边来见庞统,主要目的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不凡。

徐庶以为自己能够发现庞统的诡计,是一个了不得的高明见识,这样高明的见识又偏偏在曹营里不能对任何人讲。不能听到赞美,不能表现自己,会让徐庶郁闷死的,所以徐庶一定要找一个人来证明自己的高明。极强的表现欲本身就是不成熟和肤浅的标志。徐庶也许是真的没有脱身之计,也许是要考验庞统的智力、和庞统一较高下,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无关紧要。

当庞统讲出脱身之计后,二人大笑。二人之所以大笑,是认为这脱身之计太高明了,高明得人皆莫及,表现的是自命不凡后的得意。关键是二人自命不凡的计策,其实愚蠢透顶。 对于二人江边见面的情节,罗贯中多处使用暗示性的笔法提示读者。“(庞)统闻是故人,心下稍定,回顾左右无人。”曹操已经明白庞统是骗子,肯定要暗中派人监视庞统;既使曹操真的相信了庞统,以曹操的多疑性格,也一定会派人监视庞统。曹操自己尚派蔡中、蔡和到江东卧底,自己怎么可能不做防范。

“(徐)庶大笑而拜曰:‘吾命全矣!……’”徐庶的小命难保了。 曹操虽然可能知道徐庶曾去江边和庞统见面,但不一定知道二人的谈话内容,也不一定知道徐庶派人散播谣言。所以,当听到“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的消息时,曹操“大惊”,曹操是真的担心韩遂、马腾谋反。

曹操急聚众谋士商议,曹操的话还没说完,徐庶就急忙抢先发言,生怕差事派给了别人。以曹操的机敏,立即就明白了“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的消息是假,曹操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曹操怎能不“大喜”。庞统为徐庶设计的脱身之计,其愚蠢之处就在于抢差事这个环节。接下来,曹操派臧霸与徐庶同去。后来曹操征讨马超和汉中时,所带的众多将领中,独独没有臧霸。如果臧霸真的去镇守散关了,就不会没有臧霸。

事实上,臧霸一直镇守青、徐沿海地面,根本就没有踏足过关中。所以臧霸可能根本就没去什么散关,而是直接回了青、徐。徐庶从此销声匿迹,阿鸯猜测,是被臧霸奉曹操之命给干掉了。“臧霸”是罗贯中别有用心的安排。徐庶对庞统说:“吾命全矣!吾昔日所许刘皇叔有伏龙、凤雏,才高天下,以此论之,吾言不虚也。”也是后来庞统投奔刘备时的伏笔。

这里再一次明确,刘备知道庞统就是凤雏。刘备派庞统去当县令,是有意搓磨庞统,目的是去掉庞统的狂傲。大事业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众人齐心协力。狂傲会严重影响团结的,最终会毁掉事业。后来刘备把庞统从耒阳请回来,那一番表演,可谓演技高超。也许正是徐庶的这句话,使得庞统初见刘备时,才表现的那般狂傲。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他听到徐庶归曹入魏后的经历,不禁为自己好友的一生而叹息不已。可见徐庶并不是死于臧霸之手。

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

 
标签: 徐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去世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去
    1、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徐庶应该是病死的。徐庶在魏国任右中郎中、御史中丞,可以说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徐庶的谋略要高于普通人很多,但是并未得到重用。后来徐庶病逝,在彭城留有一碑。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些历史人物的具体故事我们无法考证
  • 关于三国里的徐庶 三国里的徐庶资料
    关于三国里的徐庶 三国里的徐庶资料
    1、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生卒年不详,有碑存于彭城。2、徐庶本命徐福,出身寒门,也曾是个愤青,喜欢练剑行侠仗义,路见不平。帮别人杀了仇人后,改名徐庶,开始了“侠客行”。后来拜入儒门之下,班里同学嫌弃他过去是个武夫
  • 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给刘备的吗
    刘备送徐庶刘备一生虽然知人善用,但是也错过了不少的英才,比如陈宫、张辽等人,他们大多都是吕布手下的,但是也是刘备可以争取的,然而这些人的错过还不算什么,最遗憾的就是原本就是刘备重要军师的徐庶的离开。徐庶原来是一个游侠,后来感到这样简单无脑的
  • 徐庶在三国中出场不多但智谋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在三国演义中,让人敬佩的人物大片存在,比如说知天文地理的诸葛,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还有意气风发的赵云,更有曹操、郭嘉和司马,总之有很多。但是在三国里面也有一些英雄人物,虽然出场篇幅不多,但其所有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在这里小编要讲到一
  • 徐庶母亲自杀而死 为何他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而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徐庶。由于兄长的妻子甘糜二夫人被俘,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投降曹操以护自己嫂嫂安全。曹操仰慕关羽的义气,故而香车宝马外加美女伺候着,然而无论曹操表现地如何真
  • 徐庶进曹营真实目的世人被其隐瞒了千年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此之前刘备帐中徐庶有辅佐。这个徐庶可不简单,曹操曾问程昱:“徐庶的本事与你相比,怎么样?”程昱回答:“比我的十倍还强。”那程昱也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操闻之如何不动心?于是软禁徐母并伪造家书一封,
    12-23 徐庶
  • 解密: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中途变故,改弦易张,搞得徐庶一身本领无法
  • 三国谜案:谋臣徐庶为何不学关羽回到刘备身边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不少人把徐庶当成汉臣,也就是刘备一边的。这徐庶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
  • 揭秘三国中的徐庶为何喜欢吃独食
    徐庶是诸葛亮的同学加好友,惺惺相惜,感情甚笃。在没有遇到刘备之前,两人就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纵酒放歌。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的一种感情,在面对荣华富贵的时候,徐庶竟然撇下诸葛亮,独自一人奔前程去了。要不是后来被曹操逼得实在没办法,恐怕徐到底
    11-26 三国徐庶
  • 三国演义里徐庶入曹营后真的一计不出吗?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里,刘备命运的改变是和徐庶的出现紧紧相连而不可缺得。做为水镜先生的高徒之一,徐庶可谓是华丽丽的登场,他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打破了刘备逢曹多数情况下不胜的命运。可惜没过多久,徐庶就被曹操用计骗到了曹营,希望可以收为己用,临别
    11-24 三国徐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