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为什么说水浒传中武松的至交好友是孙二娘

   2020-07-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武松是梁山上的好汉,这个人貌似有很多朋友,比如宋江、鲁智深、施恩,比如石秀等人,不过武松最要好的朋友莫过于孙二娘。这个当年在十字坡风风火火的夜叉婆,是武松最敬仰的生死弟兄。别看是女流之辈,其实骨子里却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其一, 勇气过

武松是梁山上的好汉,这个人貌似有很多朋友,比如宋江、鲁智深、施恩,比如石秀等人,不过武松最要好的朋友莫过于孙二娘。这个当年在十字坡风风火火的夜叉婆,是武松最敬仰的生死弟兄。别看是女流之辈,其实骨子里却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

其一, 勇气过人,义气至上,富于社会责任感。面对“三碗不过岗”的底线,毅然决然,凭借酒力夸下海口,又凭借酒力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把自己推向了打虎的绝境。面对力量远胜于自己的大虫,惊愕之余也曾暗自思量:如果退缩,如何见那酒店老板,岂不为他人所耻笑?在最危急的时刻显示了自己最霸气的气概,“三拳两脚”之后,树立起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成为“阳谷第一人”。这次打虎不仅使武松成为阳谷县家喻户晓的英雄,还借此圆了兄弟相会的梦想,同时也为“金莲血案”埋下了伏笔。武松打虎,一石三鸟,无论原著还是电视剧,在此都不惜笔墨和色彩,给了武松这个人物足够的亮度。同样孙二娘也是如此,面对武松三人来店似有图谋不轨之意,大胆使招,小心用计,不落破绽。为的是为民除害。

其二,乐善好施,刚正不阿,不近女色。把打虎的奖赏分给了猎户,自己分文不取;和郓哥成为至交并经常接济;把随身携带的全部银两送给押解他的衙役等等,都在描绘着武松“断财取义”“乐善好施”的义气和豪爽。不爱财,常取义,这是众多水浒英雄的共同特点,但武松这种“竭财取义”又与其他人物有所不同,也就是他从不为自己着想。再有,西门庆家财万贯,武松手刃之,从未动过其他的念头。

风情万种、寂寞难耐的潘金莲,从第一次见到武松的那天起就产生了邪念,在通过量体裁衣、端火盆等几次试探后,借酒醉之机表露心迹,却遭到武松直接拒绝和严厉呵斥。面对娇柔百媚的潘氏,兄弟情义始终占据第一位。常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武松面对潘氏的百般暗示和明言,心如明镜,不为女色所动,和矮脚虎王英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潘氏不是武大之妻,我也会坚信,武松一定会坚定如初。潘金莲未遂的一夜情这段戏,愈加突出了武松这个人物的正面形象和优秀品质。孙二娘开店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去招惹游方的僧人、卖身的妓女,不去招惹英雄好汉,不去招惹那些穷苦人,自然很受当地人称赞。

其三,与人为善,嫉恶如仇,打抱不平。为报兄仇斗杀西门庆后被知县减刑发配孟州,武松的故事达到了高潮。牢狱官施恩为一己之利,仰慕武松,并欲借武松的威名和武功除掉夺了自己酒店的蒋门神。面对施恩的无微不至的款待,武松拒绝再吃这不明不白之饭,待施恩吐露心迹,勃然大怒,挺身而出,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除掉了恶霸蒋门神和贪官张都监。在对武松的描写上,一个“义”贯穿始终,在此时达到了高潮。为了一件与己毫不相干的事情,武松不仅挺身而出,还陷入了张都监的阴谋陷阱差点丢了性命。除了作品要延续武松这个人物性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武松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在他的眼里,西门庆、蒋门神、张都监这些恶霸污吏比那只老虎还可恨。真是“苛政猛于虎”啊!孙二娘和武松不打不相识,得知武松发配孟州,惹下滔天大祸,不仅不去落井下石,反而紧急帮忙,把他扮成头陀模样,顺利让武松上路。

武松帮助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求回报。孙二娘何尝不是这样,武松后来入伙梁山因为与宋江走得近,得以坐上前,而孙二娘仍旧和丈夫菜园子张青相濡以沫,开店打探,丝毫没有抱怨的迹象,这一点很和武松相近。天下之大,得一知己足矣,观武松交一朋友孙二娘足矣,如此真乃豪气干云,让人钦佩。时代渴望英雄武松,打虎英雄历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越是困难越要上,只有多了武松这样不畏强暴,不畏艰险,才能把各式各样的大老虎除恶务尽,如此真是国家之福,人民大幸!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