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孙权杀关羽夺荆州都用了哪些计策?

   2020-09-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孙刘联盟的一块软肋,因为荆州的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成为孙刘矛盾的焦点,刘备凭借荆州进军巴蜀,孙权欲据荆楚成帝王之资,最后孙权乘关羽后方空虚轻而易举袭夺了荆州,为夺荆州,孙权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筹划,那么他到底都用了哪些计谋呢?第

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孙刘联盟的一块软肋,因为荆州的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成为孙刘矛盾的焦点,刘备凭借荆州进军巴蜀,孙权欲据荆楚成帝王之资,最后孙权乘关羽后方空虚轻而易举袭夺了荆州,为夺荆州,孙权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筹划,那么他到底都用了哪些计谋呢?

第一计,借尸还魂

建安十三年荆州刺史刘表去世,孙权采取鲁肃建议往吊刘表以探虚实,结果鲁肃未到曹操已先期占领荆州,刘琮投降,刘备鼠窜,此时孙权只好与刘备联合共抗曹军,孙权的意图是,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孙刘联合收复了荆州大片土地,刘备推荐孙权任徐州牧,而孙权则表刘备为荆州牧,孙权认为刘备虽然枭雄,但势单力薄,与东吴没有可比性,暂时将荆州交给刘备总比交给曹操有利,于是刘备虽为荆州牧实际还在孙权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有借荆州之说的根源。

第二计,假道伐虢

刘备虽为荆州之主,然未全部占有荆州,他只好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扩充自己的地盘,孙权看中刘备的实力欲借力西并蜀川,此为假道伐虢之计,但却失败了。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意思是,孙权准备出兵取蜀,想让刘备为前驱,于是派使者告知刘备,刘备主薄殷观说:“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殷观这话与刘备不谋而合,于是殷观升职。《献帝春秋》说,孙权欲与刘备共取西蜀,孙权说,若让曹操取了西蜀,则荆州危矣,如果我们取了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此时的孙权总认为刘备是寄居篱下,于是派周瑜率军借道夏口,哪知刘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表面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暗地里派关羽屯住江陵,张飞驻扎秭归,诸葛亮盘踞南郡,破了孙权之计。

第三计,美人计

此计孙权共使用两次,一为刘备,一为关羽。《三国志·刘备传》曰: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刘备南征四郡并担任荆州之主,孙权感到畏惧,所以将妹妹许配刘备,孙权的用意,一是想稳住刘备,二是想借刘备之力西取巴蜀。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此计用在刘备身上不奏效,用在关羽身上孙权才知道自己落了个更大的难堪。《三国志·关羽传》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演义中还添加了关羽辱骂的细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第四计,反客为主

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得益州,孙权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于是派诸葛瑾索要荆州,刘备以拿下凉州再还荆州为借口故意拖延,孙权岂肯就范,遂直接派遣官吏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由于关羽阻挠,孙权计划落空,于是派鲁肃、吕蒙以武力拿下三郡,刘备大怒提兵五万前来争夺,无奈曹操兵入汉中,刘备怕失去益州遂于孙权讲和,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双方罢兵言归于好,按理刘备是荆州牧,但有赖于孙权才有今日,所以人在屋檐下,只有客随主便了。

第五计,顺手牵羊

三郡之争,孙权让鲁肃领兵屯益阳抵住关羽,暗遣吕蒙夺取三郡,长沙、桂阳望风而降,此时孙权下令吕蒙舍掉零陵速救援鲁肃,吕蒙当夜路过零陵派说客用“无中生有”之计劝降太守郝普,待郝普出降,吕蒙拍手大笑故意拿出孙权手谕给郝普观看,当郝普得知刘备、关羽俱来救援时立马羞愧难当。后来孙刘讲和,郝普被放归刘备,其处境可想而知。

第六计,远交近攻

划定疆界以后,孙刘两家依然重兵把守。此时孙权似乎有翻脸的迹象,《三国志·孙权传》载,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孙刘联盟出现裂痕曹操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大举征蜀,派曹仁讨关羽,不料曹仁反被关羽围困。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关羽攻打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正在节节胜利之际,孙权却主动要求袭击关羽后方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第七计,暗度陈仓

为了去除关羽的戒备之心,吕蒙故意装病,要求孙权下诏令其回京养病,并撤去部分军队,以此麻痹关羽,虽然如此,关羽并未放松警惕,只是稍撤兵以赴樊(《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吕蒙看到关羽中计,开始实施下一计策。

第八计,瞒天过海

吕蒙迅速组织早已训练有素的精兵,使他们换上平民衣服划着商用的货船,突袭关羽的江边哨所,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公安和南郡,俘获了将军士仁和糜芳以及关羽妻子和将士家属,因此攻打樊城的士气一落千丈,在吴、魏的前后夹击下关羽兵败,得知后方遭袭遣使者前来探问,吕蒙故意挥泪将一老乡斩首(因拿百姓草帽),带着关羽使者一家一家嘘寒问暖,作秀以引诱关羽投降。

第九计,笑里藏刀

美人计对关羽不好使,孙权又生一计,《典略》载,关羽围樊城,孙权主动要求发兵援助,但命令部队缓慢行军,关羽知道孙权并非真心,所以骂道:“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虽然孙权面子架不住,但仍然强作笑颜伪心手写一书送与关羽,表示自己愿御驾亲征,帮助关羽功曹仁,其实此时的孙权已经投靠了曹操,其醉翁之意明眼人一眼便知。

第十计,釜底抽薪

夺取荆州,孙权完全可以放关羽一条生路,这样既可维持孙刘联盟,又可实现一统吴楚的夙愿,而孙权并未着眼于从长远,在关羽竖起白旗表示投降以后,派硃然、潘璋断其归路,无论关羽真假,也无须一杀了之使之身首异处,而且将头颅献给曹操,难怪曹操说:“是兒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孙权为了荆州可以说处心积虑费尽心机,然而机关算尽,最终还是中了司马懿和蒋济的“借刀杀人”之计。荆州成就了孙刘联盟,也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

 
标签: 三国 孙权 关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