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借荆州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背后的隐情

   2020-08-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荆州一直是蜀汉与东吴的矛盾焦点,这种矛盾在关羽被杀、荆州失去以后得到进一步激化,从而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那么孙权为什么看中荆州并志在必得,荆州的归属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隐情呢?一,荆州到底归谁董卓乱政时,各地纷纷起兵讨伐,此时的荆州刺史为王叡

荆州一直是蜀汉与东吴的矛盾焦点,这种矛盾在关羽被杀、荆州失去以后得到进一步激化,从而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那么孙权为什么看中荆州并志在必得,荆州的归属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隐情呢?

一,荆州到底归谁

董卓乱政时,各地纷纷起兵讨伐,此时的荆州刺史为王叡。据《三国志·孙坚传》及注引,孙坚当时拜长沙太守与刺史王叡共击零陵、桂阳之间的黄巾贼,王叡认为孙坚就是一介武夫,所以不把他当作一盘菜。王叡起义兵讨伐董卓,但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合,说要先杀曹寅再举义兵,不想曹寅却与孙坚合谋假冒“案行使者”追杀王叡,迫使王叡吞金自杀,接着南阳太守也被孙坚擅自斩首,孙坚枉杀长吏与郡守,使荆州义兵不欢而散。

王叡死,刘表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此时孙坚被袁术举荐为豫州刺史,但袁术又忌惮孙坚,所以又委派周喁为豫州刺史,并令孙坚攻打荆州,结果孙坚被刘表手下所杀。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改任青州刺史,曹操乘机南下欲一举拿下江南,正当曹操春风得意之时却兵败赤壁,荆州也就慢慢回到孙刘手中。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刘表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不久刘琦病死,《孙权传》曰:十四年,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周瑜传》说: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根据以上记载,自刘表、刘琮、刘琦之后,刘备是实际上荆州的所有者,既然刘备任荆州刺史,按理荆州应该属于刘备所有,可又为何有借荆州之说呢?史料中关于借荆州的资料甚少,只能推而论之。

二,借荆州的来历

荆州共有八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和襄阳郡。刘琮投降时曹操占有三郡即南阳、南郡、襄阳,曹操兵败,刘备与周瑜北上追击收复南郡,周瑜领南郡太守。刘琦为荆州刺史时,刘备南征四郡占有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自此荆州八郡,曹操占有南阳、襄阳二郡,刘备据有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权占领江夏、南郡二郡。如以势力计算,孙权只占有二郡似乎吃亏,而且当初刘备兵败士卒离散,与孙权联合才得以保全,破曹操东吴的功劳大于蜀汉,加之孙坚、孙策一直对荆州虎视眈眈,孙权又以鲁肃“夫荆楚与国邻接······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的设想为目标,所以对荆州志在必得,刘备南征四郡之后代刘琦领荆州牧,孙权有些害怕,所以“进妹固好”(刘备传语),在孙权眼里刘备虽然是荆州的主人实际还在他的庇荫之下,至此推论,南征四郡应该有借孙权的部分,这在下面的荆州之争中将会提及。

三,荆州之争

据《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从权借荆州数郡。究竟刘备向孙权借了几郡无从得知,但从事态的发展可以推断,《刘备传》载:“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建安二十年,刘备消灭刘璋并从荆州牧转任益州牧,孙权对刘备的能力感到震惊,按照东吴的政策,如果没有刘备占据荆州,孙权会挥师荆楚进军巴蜀,如今刘备已得益州,孙权自然不肯让刘备兼有二州使之做大做强,于是派出官吏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结果被关羽驱逐,孙权大怒,派吕蒙、鲁肃挥兵相向夺下三郡,刘备也大怒提兵五万来与孙权决战,恰巧曹操征汉中,刘备惧怕益州有失遂于孙权划定疆界重归于好,《孙权传》对荆州诸郡的划分是:“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自此荆州之争暂时平息,但却为孙刘联盟埋下祸根。

四,机关算尽

吕蒙接任鲁肃后形势急转直下,吕蒙的策略是,孙权虽为徐州牧,但徐州在曹操势力范围,今天攻下明天就会失去,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为了全据荆州,吕蒙使尽浑身解数,先用“美人计”,继而“瞒天过海”,接着“远交近攻”、“暗度陈仓”白衣渡江,最后“浑水摸鱼”、“釜底抽薪”三十六计几乎用尽阴谋伎俩几乎耍绝,终于使关羽败走麦城父子被杀。为夺荆州,孙权不惜卖身求荣,主动向曹魏称臣,但他哪里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还是中了曹魏的“借刀杀人”之计。荆州之争虽然尘埃落定,但它的意义及其巨大,荆州之争看似局部战争,却使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成为三国缩影。

 
标签: 三国 刘备 荆州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