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梁鉴堂 平型关战役中牺牲的军衔最高者

   2020-06-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抗日英烈梁鉴堂(1897-1937)河北蠡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梁鉴堂烈士简介梁鉴堂(1897-1937)字镜斋。男,1897年出生,河北蠡县人。1920年

抗日英烈梁鉴堂(1897-1937)河北蠡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梁鉴堂烈士简介

梁鉴堂(1897-1937)

字镜斋。男,1897年出生,河北蠡县人。1920年入日本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

1931年12月,所部被编入第33军69师,任第203旅旅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梁鉴堂奉命参加太原会战,率部在繁峙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配合友军迎击日军。1937年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一部2000余人,携重炮30余门,猛攻茹越口阵地,以威胁平型关防线中国军队的侧背。梁鉴堂所部阵地工事一半被炮火轰毁,梁鉴堂亲赴最前沿阵地督战,振奋官兵士气,与日军展开肉搏,所部伤亡过半。28日下午1时,因援兵不至,粮弹尽绝,茹越口阵地被日军突破。梁鉴堂在山顶指挥所观察敌情时,颈部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后被随从强行背离阵地时,头部中弹牺牲。

梁鉴堂烈士生平经历

梁鉴堂(1897—1937)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梁鉴堂,字镜斋。1897年生于河北蠡县,农民家庭出身。

梁鉴堂梁鉴堂1920年东渡日本学习,抗日战争中爆发时任第三十三军第六十九师二0三旅少将旅长,1937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作战牺牲。

人物年表

1917年入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

1920年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三期炮科学习。

1922年学成归国后,入第十五混成旅孙岳部任职。

1924年10月,任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少校参谋,不久升为上校炮兵团长,参加对直鲁联军李景林、张宗昌部的作战。

1926年4月,率部随第三军退驻绥远西部,后第三军被阎锡山改编。

1927年3月随军取道榆林南下,渡过黄河,进入山西,6月,晋军攻打河北、北京一带的奉系部队,先后参加了进攻石家庄、新乐等地的战斗。不久随军退至固关、娘子关、黑三关一线,拼死抵御奉军的进攻。

1929年夏,升为晋绥第二保安纵队第六旅旅长。

1930年4月,率部驻守唐山,警戒奉军,后奉命撤至天津。

1931年12月11日,晋绥军被张学良重新编遣,任第三十三军第六十九师第二○三旅少将旅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全面入侵中国,派兵由河北入侵山西。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5师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9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向太原发展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部署太原会战,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

指挥战役

梁鉴堂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在国民军第3军服役,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随第3军归附阎锡山,任炮兵团长,后任第2保安纵队第6旅长。1934年任第69师203旅旅长,1935年4月19日晋升少将。抗战开始后,第203旅集结临汾准备开赴前线,开拔前,梁鉴堂动员官兵说:“此次抗战,系民族战争,如果失败了,就要当亡国奴。我旅即将开赴前线,人人都要抱必胜的信心,不成功,便成仁,以尽军人之天职。”

平型关战役中,203旅负责防守茹越口。

该旅下辖三个团:第405团,团长赵陆大;第427团,团长和春澍;第406团,团长温冬生。

茹越口,位于应县城南20公里的茹越山下,是恒山与雁门山衔接处的一个山口。为内长城雁门十八隘口之一,山峪短浅、平缓,峪口山势陡峭,极具军事价值。

布防时,阎锡山对此未予重视。原属34军的郭宗汾第71师被抽出组建了预备第2军,新加入序列的姜玉贞第196旅被置于代县阳明堡,李俊功第101旅部署在北楼口和大、小石口一线。茹越口,只有梁鉴堂203旅背险防守。后方纵深25华里的铁角岭、五斗山,虽有既设阵地,却未置一兵一卒。

攻击茹越口的日军,不是坂垣第五师团,而是原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改编的“蒙疆兵团”之第15独立混成旅团。

9月25日,笠原幸雄接到坂垣关于第21旅团一部被八路军歼灭要求增援的电报, 立即命令第15、第2独立混成旅团主力南下,经应县向茹越口、繁峙进攻。

27日,日军第15独立混成旅团在旅团长筱原诚一郎指挥下,向茹越口发动进攻。守军第203旅427团坚决抵抗。战况激烈,伤亡惨重,但日军未能前进一步。

晚上,梁鉴堂命405团赵团长率一营兵力袭击日军,未得结果。

28日晨,日军步兵3000多人和骑兵一部,在30余门大炮和9架飞机的配合下,发动更猛烈的进攻。守军居高临下,猛烈还击,为首的伪蒙骑兵死伤累累。

接着,日军步兵轮番进攻,守军第406团拼死抵抗,伤亡惨重,两个营长和许多连、排长都牺牲,阵地终被突破 。

406团重新整顿,在宋家窑至茹越口的东西山上占领阵地,同时旅长调预备队到孙家窑,支援406团拒敌。

旅长梁鉴堂率旅部参谋、副官、随从,亲赴前沿,准备组织力量挽回颓势。当他们登上茹越口东侧一个山头时,被日军发现,以重机枪射中。梁鉴堂旅长颈部中三弹,当即牺牲。

预备队第3营营长储寿昌,为自己未能起到保护旅长之责,深感痛悔,急率全营官兵立即冲下山去与敌展开拚刺刀、肉搏,但敌我力量悬殊,全营官兵大部阵亡。

茹越口失守!

守军残部退守铁角岭。(后来到忻县整编时,全旅仅编为一个团。)

第19军军长王靖国急令相邻的方克猷独立第2旅增援,但未接近阵地,就受到日军的侧击,不得前进。

第34军军长杨澄源命令第101师向茹越口北侧出击,企图抄敌后路,以为牵制。但还未集结,阵地已全部陷于敌手。

29日晚,敌骑兵继续南下进击繁峙。梁鉴堂奉命率部在繁峙以北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配合友邻诸部,迎击日军。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一部2000余人,附重炮30余门,猛攻茹越口阵地,以威胁平型关防线中国军队的侧背。阵地工事一半被炮火轰毁,防线几至动摇,遂亲赴最前沿阵地督战,振奋官兵士气,与日军展开肉搏。时以援兵不至,粮弹尽绝,不得已抽调兵力出袭日军侧后,而削弱了正面的防守力量,部下伤亡过半。28日下午1时,茹越口阵地被日军突破,指挥余部,退守繁峙以北的铁角岭阵地。29日,进犯茹越口的日军得到补充后,以大部兵力直冲铁角岭,只得督率少数部队与日军鏖战,不幸颈部中弹,但仍不欲退下。随从护兵强行背其后撤,头部又中弹,伤重殉国。

 
标签: 军衔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最巅峰的时候坠落 曹营阵亡军衔最高的将领是谁
    夏侯渊,曹魏阵营名将,曾经被曹操高度评价为虎步关右第一人。可是就是这位夏侯渊,不久之后却被曹操痛骂为草包将军,这是为啥咧?曹操征讨汉中张鲁之后,率主力回到邺城,把守卫汉中的重担甩给了夏侯渊。不久之后,刘备率领张飞、黄忠发起汉中争夺战。刘备手
    12-14 将领军衔
  • 水浒传中宋江的最高军衔为何只相当于中校
    宋江征方腊得胜还朝,虽然死伤失散了不少好兄弟,但想到回去后朝廷一定会大加封赏,一路上心情估计还是不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嘛。那么,最终朝廷给他封了什么官呢?水浒结尾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看到这个官
  • 那些牺牲的元勋 参与授衔会被授予什么军衔?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8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经历的无数场战争的洗礼。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出了无数英姿勃发、豪气干云的杰出英才。他们像流星一样,在人民革命的天空中一闪而过,但他们用短暂的光芒,为人民革命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他们用年轻的肩膀
    11-25 军衔
  • 因特殊原因 我军史上20位未获得军衔的高级将领
    1955年,我军有20位开国元勋级的将领被授予元帅、大将军衔。其实,在我军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有许多将领的资历和能力并不亚于他们,甚至更高,可惜他们已先后捐躯,没能得到这份殊荣。如果能够活到解放后,也许我军的元帅、大将不止20位。至少下面的1
    11-22 将领军衔
  • 威灵顿公爵是世界上唯一获七国元帅军衔者
    威灵顿公爵世界上历史唯一获得七国元帅军衔者,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人。他一生的巅峰时期是在1808到1813年期间,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内威灵顿公爵打败了世界战争的征服者——拿破仑,那么威灵顿公爵世界上历史唯一获得七国元帅军衔者,他的这些荣誉是怎样
  • 威灵顿公爵的七国元帅军衔是怎样得到的?
    威灵顿公爵是欧洲大陆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军官,但是作为一名军官他的一生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在战争结束之后他还进入了国家的政治圈活动,但是威灵顿公爵的生平中最辉煌的时候还是在他在战场上的那一段时间,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内威灵顿公爵打败了拿破仑,这一次
  • 军史哪一位外国女性曾获得八路军军衔?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行政院等中央机关全部迁到重庆,蒋介石等中央要员均移住于此。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各国使馆汇聚,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也在重庆办公。与此同时,上海、南京、长沙、武汉等地的金融、
    08-31 军衔
  • 伯达马宁尔 唯一在中国获上将军衔的外国元首
    一位中国人不知道的中国上将:谈一八四零年后中国人的一种秘密心态一九四六年,当时的中国政府颁发了一道政府令,任命一位名叫伯达马宁尔的人为陆军上将。此令中关于此事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伯达马宁尔特授予陆军上将衔。此令。”相对于当时其他的陆军上将
    07-19 民国军衔
  • 为梁山一百单八将授勋 大元帅军衔到底该归谁
    《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实际上是梁山在革命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为有功众将大规模的授衔行为。两个总兵都头领宋江、卢俊义,以及两个掌管机密军师吴用、公孙胜,身为梁山中枢机构成员会常委,授予大元帅军衔;他们之下的马
    07-09 梁山军衔
  • 三国惨死的名将谁军衔最高?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在三国时代,也是英雄不断涌现的时代,名将辈出,但是,三国的将军级别基本上沿袭汉代,最大的军衔是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后面是前后左右将军,再往下是四镇,四征将军,再往下就是中郎将,校尉,牙门等杂号将军。那么,在三国惨死的名将谁的军衔最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