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李斯想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 名臣的离奇死亡

   2020-03-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名臣的离奇死亡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

名臣的离奇死亡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他决心改变环境,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李斯学成之后,分析形势,准备寻觅施展才华、攫取荣华富贵的舞台。他纵观七国,认为只有秦国已经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发展。

公元前247年5月,李斯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当时正赶上秦庄襄王刚死,13岁的嬴政继位。皇帝太小,国家大事就都由丞相吕不韦说了算。到了秦国的李斯就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很快就看出李斯是个人才,就让他参与朝政。

后来,吕不韦又把李斯推荐给了秦王。李斯见了秦王,便对秦王分析天下大事,认为秦国已对六国形成了压倒之势,应该吞并六国。

秦王嬴政早有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听了李斯的这番话当然感到十分过瘾。于是,他立即提升李斯为长史,没事就跟李斯研究治国方略。在秦国迅速壮大的过程中,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很快,李斯就天下闻名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刚刚统一,该如何管理疆土?众官说法不一。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同意了李斯的主张,把全国分为36郡(后又增设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共40郡),郡中设守、尉、监等官员。郡下设县,县设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主管一县政务。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领取俸禄,不得世袭。

李斯上书力驳分封,在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斯还辅佐秦王制定了一系列诏命和法令。这些措施,在当时功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期间,李斯升任丞相,秦始皇对他十分器重。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出行。这年七月,秦始皇来到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生了病,病得很重。于是,他便命赵高写遗诏给公子扶苏,诏书中说:“把兵权交给蒙恬,赶快来参与丧事,到咸阳会齐,然后再行丧礼。”遗诏还没有送出,始皇帝就去世了。遗诏和玉玺都在赵高那儿,只有胡亥、李斯等少数人知道皇帝已死。李斯认为,始皇之死,会引起举国慌乱,何况又是死在巡游途中,生前又未确立太子。他唯恐诸子争位,天下生变,于是决定秘不发丧。

赵高扣留了赐给扶苏的玉玺与遗诏,说服胡亥,伪造诏书,假托始皇之命,诛杀扶苏,改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开始有些顾虑,让赵高同丞相李斯商议一下再定。

赵高便去找李斯。李斯一时难以接受,说:“老赵,这样干不厚道吧?皇上活着时对咱们可是不错呀,我怎么能不按他的既定方针办呢?”

赵高的脸一下拉长了,他说:“老李,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这事明摆着呢,你要是同意与我们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要是不干,不但你自身难保,恐怕别人也要跟你遭罪了!你不是光棍一条吧?……”

赵高的话还没说完,李斯的汗就流下来了,他颤抖着说:“老赵,你别说了,我全听你的!”

就这样,李斯最终同意与胡亥、赵高合谋,立胡亥为太子,假传始皇诏命,赐死扶苏和蒙恬。然后,马不停蹄,秘密运送始皇的尸体回到京城。胡亥靠着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秦国的二世皇帝,但却没有什么高招统治朝野,驾驭臣下。

据史书记载,秦二世先后戮杀大臣蒙毅、蒙恬等,诛杀12个公子,并在杜县将10个公主肢解。他还不顾民怨沸腾,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对于二世的胡作非为,李斯全都看在眼里,但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想用这样的办法保全自己。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豪杰纷纷响应。李斯这才感到大事不好,但他已经回天无术了。这时候的秦王朝濒于土崩瓦解。秦二世这个时候还不知死活,每天不上朝,把朝政全交给赵高处理,自己在后宫享乐。

李斯对皇帝的昏庸和赵高的专权感到不满,多次上书给皇帝,但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手上。赵高觉得留着李斯终究要坏他的事,便想除去李斯这个眼中钉。于是,他找到李斯,对他说:“函谷关以东现在造反的人越来越多,皇帝却还让百姓修建阿房宫,而且一天到晚就想着玩儿,也太没心没肺了。我想劝阻皇帝,但是,我的地位太低,说话没有分量。而这正是您该管的,您怎么不去劝劝呢?大伙可都看着您呢!”

李斯想劝谏皇帝,正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听了赵高的话,便说:“我早就想提点意见了。可是,皇帝一天到晚也不露面,我想说话也没有机会啊!”

赵高见李斯中计,连忙说:“您如果想进谏,我替您注意着,等一有机会,就通知您。”于是,每当秦二世与宫女嬉闹时,赵高便派人通知李斯:“皇帝现在有闲空儿,你有什么意见就快去提吧。”李斯不知是计,他立刻进宫请求见驾。

像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三次。秦二世非常恼火。赵高便趁机向皇帝进谗言说:“陛下,沙丘废立的事,这个李斯可是参与了,现在,您已经被立为皇帝,他一定是觉得他这个丞相官小。我想,他是要您封他为王。”

胡亥听完这话果然很生气,赵高接着又说:“陛下,我听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挺好的,这次陈胜造反,说不定他儿子还参与了呢!”胡亥一听更生气了:“还有这事儿?我得派人好好查查!”

李斯知道事情原委之后,想面见皇帝,但皇帝正在甘泉宫观赏角力与杂技表演,李斯进不了宫,便上书极力替自己辩解,并诋毁赵高,言辞尖锐犀利。二世皇帝根本不信李斯的话,还将李斯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赵高说:“陛下,李斯这样干是想置我于死地呀,等我一死,他就要篡夺天下大权了!”

胡亥闻言,立刻将李斯的丞相免了,降为郎中令,接着又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了李斯,交给赵高去审理。

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受不过,只好屈招。他上书给皇帝,历数自己的功劳,企求能够得到赦免。这封信呈递上去,就到了赵高的手里,赵高命官吏将它丢弃,不准上奏。

赵高逼李斯屈招罪过之后,怕他更改口供,就派他的死党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等官员,对李斯轮番进行审讯。只要李斯一改口供,马上便严刑拷打。后来,二世皇帝派人调查李斯的事,核对李斯的口供。李斯认为又与前几次一样,只要一说真话就受刑,所以没敢再更改口供,用书面形式,承认了自己的犯罪属实。这正中了赵高的奸计。赵高把李斯的口供给皇帝一看,昏庸的皇帝说:“好呀,这回要是没有你,我就被李斯这家伙出卖了。”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父母、兄弟、妻子三族也被夷灭。

 
标签: 李斯 名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李斯是什么朝代的 李斯是什么朝代的
    李斯是什么朝代的 李斯是什么朝代的
    1、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秦朝丞相。2、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
  • 历史上的李斯是个怎样的人?李斯又有何才能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李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为了帝王之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四处游走,终于投靠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并且做了秦国的丞相,文采飞扬又兼具政治家的、纵横家的能力,结果却败在了一个奸臣手里,不得不说他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2-30 李斯
  • 历史上对李斯的评价怎么样 对李斯的评价是什么
    很多人一定看过《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吧,那么大家一定还记得剧终李斯这个人物吧,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山东六国,之后又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且制定了一套秦法。可以说的功勋卓著,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害死扶苏,让胡亥当了皇帝。那么历史上
    12-28 李斯
  • 李斯矫诏废立并非一时糊涂 而是另有隐情
    我们聊古代史,除了喜欢谈皇帝皇后们,丞相也是一个热门话题。说起这个角色,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诸葛亮、萧何这些人。但有一个人被深挖的并不太多,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人,那就是李斯。传统的舆论都说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与赵高同流合污,不得善终。李斯的生
    12-27 李斯
  • 李斯究竟是被胡亥害死的还是宦官被赵高害死的
    杀了许多朝中的大臣,赵高还不满足,又寻找机会唆使胡亥对地方官吏也下毒手。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胡亥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浙江绍兴),北到碣石(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辽宁辽阳)返回咸阳。在巡游途中
  • 李斯官仓之鼠的顿悟竟使其达到人生的巅峰
    李斯(约前284-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西南),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功过昭著的一代开国名将。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周郝王五十五年(
    12-26 李斯
  •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 分天下为36郡
    郡、县为春秋战国至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前期,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在国内一些地方设县;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郡的面积虽比县大,但因地处偏远,行政建制一般比县为低。战国时,各诸侯国在边地分设郡、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
  • 李斯的历史贡献 李斯的仓鼠理论指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中唯有秦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国,因为秦国的许多有才之士都不是秦国本国的人反而是其他国家的。秦国的商鞅是卫国人,丞相吕不韦是赵国人,后来的李斯是楚国人,连修建了郑国渠的郑国也是个外国人。不过也正是因为秦国善于接纳人才,所以
    12-24 李斯
  • 秦朝宰相李斯为何不帮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母亲是
    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止赵高,反而还和赵高狼狈为奸,帮助赵高害死扶苏呢?李斯和扶苏之间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苏于死地。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
  • 秦国丞相李斯 狭隘人生观最终害人害己
    上蔡是楚国的一个小地方。李斯当年,就是这个小地方的小官员。年轻的李斯,地位虽然卑微,心中常有大志。据说,是两只老鼠改变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上厕所,他看到厕所中的老鼠,肮脏恐慌,见人就逃。上完厕所,他去了粮仓。那里也躺着一只肥胖光鲜的老鼠,
    12-23 李斯丞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