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晚年生活 武则天失去皇位为何还受尊祟

   2020-04-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隋炀帝有统一中国的功劳,但死后只落得半亩地下葬,这是很悲惨的。但武则天不一样,武周王朝灭亡后,李唐王朝的新任皇帝唐中宗李显称武“则天大圣皇帝”,给她一个充分的历史认可,唐中宗还下令今后每十天要率领所有的文武大臣去看武则天一

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隋炀帝有统一中国的功劳,但死后只落得半亩地下葬,这是很悲惨的。但武则天不一样,武周王朝灭亡后,李唐王朝的新任皇帝唐中宗李显称武“则天大圣皇帝”,给她一个充分的历史认可,唐中宗还下令今后每十天要率领所有的文武大臣去看武则天一次。

唐朝太上皇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唐朝太上皇比较多,因为政变比较多。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也当过太上皇,唐肃宗从来也不去看唐玄宗,唐肃宗喜欢小公主整天抱着小公主上朝,一个大臣劝唐肃宗说当年皇上抱着你就像你抱着小公主一样疼爱,你怎么能不去看看他呢。说得唐肃宗满脸羞愧,羞愧之后照样不去,关系很差。太上皇没有得到的待遇,武则天得到了,皇帝每十天率领文武大臣去看她。武则天临死之前做了一个聪明的决策,回归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奠定了她在唐朝的地位。武则天对中国历史有贡献有善政,奠定了她在中国整个历史的地位。

武则天死之前最后一个政治遗嘱是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袝庙是把自己的神主放在唐朝的宗庙中,归陵是要回到唐高宗的乾陵,去帝号是不当皇帝当则天大圣皇后,我们第一眼看上去是武则天妥协了,回到皇后的位置上了,看上去是妥协了,但是聪明的妥协。政治家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妥协,任何国家之间谈判要有坚持也要有妥协,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武则天的妥协将自己从离经叛道的皇帝回到了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是唐高宗的合法妻子、儿女们合法的母亲。

百善孝为先,古代最讲究孝道,儿子不可以否定母亲,儿子孙子不可以否定自己的祖先,所以武则天在唐朝地位很高。武则天的灵寝回到唐高宗的乾陵,后代不可能开棺戮尸,动她的灵就等于动唐高宗的灵,即使母亲背叛了父亲,儿子们都不可以再动父亲的灵寝。因为古代父亲是至高无上的,是家里的天,皇帝是整个国家的天,她的归灵使唐朝人都无法动她,且对她的评价很高,这是她的地位被保持在唐朝的理由。

唐朝延续了280多年就结束了,后来明清不再是李姓王朝,但历史上对武则天都有比较中肯的评价,在官方史书中武则天一直保持着皇帝的地位,武则天对历史有贡献有善政,对中国的发展有帮助有好处。武则天最大的善政就是人材政策,使得人材流动起来了,最大的贡献是科举制度。在武则天之前是贵族社会,贵族社会不需要科举,贵族的儿子天生就是当官的料,武则天认为没有经过检验谁都不能当官,科举制是最好的检验标准,科举制度不是武则天创立的,但是武则天充分发展起来的。武则天认为父子相承的官位制度不行,她亲自在洛阳对全国的考生进行考试,那时全国有几万考生,所有的考生在她眼前过,她亲自主持考试,把好的考卷贴到尚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让人们知道她选用了什么样的人材。

科举制在人们的心目中神圣起来了,突破了父子相承的当官制度,通过考试考上去的会被认为有本事,白衣卿相是武则天大力提倡的结果,使得所有人不论出身是什么都要接受统一考试,出现“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局面。所有人都看到上升的希望,本来比较保守的官僚选拔制度就调动起来了,对中国古代的意义特别大,影响了中国以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科举考试到清末才结束,从武则天以后一千多年都是靠这个制度在选拔人才。今天的高考仍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机制,大多数领导也是通过高考走上领导岗位的,英雄不问出处,这是一种非常现代的精神,能够做到这样的社会是接近现代的社会,不考虑财产不考虑身份,有民主化的倾向。人才选拔机制使官僚阶层有了流动性。

武则天的第二个贡献是经济政策,使得老百姓也流动起来了。武则天之前唐朝有一个土地分配制度是均田制,均田制的中心原则是把老百姓束缚到土地上,你名下有多少土地,到年终要按土地的指标向你收税,你要无偿给我提供劳役,对农民有束缚作用也有帮助作用。后来束缚作用越来越强,人都被束缚在土地上,要老实地待在土地上,对经济有很大束缚。武则天实行相对宽松的政策,登记制度慢慢不再进行,不再清查户口清查土地,老百姓可以进城打工,可以到其他政府没有控制的地方开荒,很多老百姓进入洛阳、扬州这样的大城市做小买卖,城乡经济流动起来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土地利用率都加强了,她的经济政策也使当时的经济活跃起来,创造了50年人口翻一番的成就。当时唐朝面临的问题是人少地多,控制不了那么多土地,经济国防受影响,是努力增加人口的时代。

明清提倡寡妇守节,唐朝不是,为了刺激人口增长,规定法定婚龄是男15女13,在民间比这还要低,太平公主的女儿11岁就结婚了,就是为了刺激人口。武则天通过这样自由的经济政策让老百姓受到的束缚减少了,人口增加了。大唐王朝显得非常活跃,整个社会的流动非常活跃。这个活跃给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长安成为当时一个国际都会,开元盛世用的宰相都是武则天时期培养出来的,都是科举制度选出来的。因为武则天有这样的历史贡献,因为她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所以虽然是中国历来讨厌女性干政,但到时候历史对武则天还是有比较中肯的评价,说她是“求材贵广、考课贵精,累朝赖多事之用”,她培养的人才汇集好几个时代,在她统治的时代老百姓都生活很安定。

 
标签: 武则天 皇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武则天的简介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武则天的简介
    1、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 2、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zhao,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
  • 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1、武则天属于唐代人,但是武则天创立的武周朝,后又将皇位还于李唐。且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所以也被纳入了正史之中。武则天称帝,史称“武后革命”,这里的“革命”不是革命的本意,革是动词,命是朝代,所以,革
  • 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
    1、武则天是通过废立皇帝、把持朝政一步步当上皇帝的。2、自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作为新帝生母的武后被尊为皇太后。因为与中宗不合,武太后不久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3、此后武太后的政治野心不断膨胀,幽皇
  • 为什么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的原因
    为什么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1、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
  •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
    1、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 2、杨贵妃和武则天都是唐朝人,都生于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武则天出生于杨贵妃之前,并且在武则天去世后的第14年杨贵妃才出生。 3、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出生于宦门世家,
  •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历史上有没有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历史上有没有
    1、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 2、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
  •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1、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她参政到辅政的从属地位,实现她亲自称帝治国的政治目的。其主要原因有两条:为显姓氏,掌根本。据史书记载:“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首曰武,遂以为氏”。武则天也以周氏后裔自居。唐显庆初年,高宗曾封
  • 李治与武媚娘不伦恋情 李治与武媚娘相差几岁
    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晚年,
  • 武则天墓上有几个字?一代女皇武则天墓之谜
    千古功过任人评——武则天无字碑之谜: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直到最后建立大周朝。登上帝位之后,武则天一方面消灭异己,一方面励精图治。在她统治时期,整个社会倒也安定,而民间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有很多。
  • 揭秘武则天最满意的接班人是谁?武则天立嗣之谜
    武则天当朝期间,一直为接班人问题而头疼。一方面,她作为篡位者,一直将自己的儿子视为政敌,杀死了两个,贬谪了一个;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这两位侄子的父亲被她流放于偏远地带,二人均忧虑而死——长期的两难抉择武则天建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