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年夜饭多由大臣进贡 剩菜再赐给大臣

   2020-08-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除夕早上,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10~20品,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

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除夕早上,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10~20品,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午4时)举行。晚宴摆在保和殿或乾清宫,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上黄金绣的桌围子。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筵宴中除皇帝所用“御桌”由内务府准备外,其他宴桌多由大臣们进贡。按规定,亲王每人进8桌,羊3只,酒3瓶(每瓶10斤);郡王每位进5桌,每桌等级均与亲王同,羊、酒数也同亲王;贝勒每位进3桌,羊2只,酒2瓶;贝子每人进2桌,羊、酒数同贝勒。其余的宴桌由光禄寺补齐,这种捐纳酒席的做法大大减轻了国库的负担。

过年时,帝王的家宴环境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表现得随意且喜庆。康熙皇帝曾于乾清宫行宴作诗,描述了皇帝与后妃们在佳节之时欢聚一堂的情景。

“剩菜剩饭”以新年祝福的形式赏赐给臣子

在盛大辉煌的场面背后,清代有些皇帝还是比较注意节省节庆开支的。如太和殿国宴原设宴桌210席,用羊百只、酒百瓶。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规定,减去19席,并减去羊18只、酒18瓶。嘉庆、道光以后又有所减少。

对于庆典中剩下的食物,皇帝会采取新年祝福的形式赏赐给臣子,很少有被浪费掉的。

康熙皇帝一生尚俭。传说他深深慨叹八旗子弟的挥霍无度,曾在某一年的除夕亲笔写了一副对联:“一粥一饭当思得来不易;半丝半缕必念制作维艰。”他把这副对联分送给许多八旗子弟。在他的影响下,后来的皇帝也都尽量厉行节俭。据称,由于道光皇帝生活节俭,宫中嫔妃宫女在饮食方面大不如前。按规矩,御膳一般会多备4份,其中2份赏赐大臣,2份赏赐嫔妃宫女。可道光皇帝为了节省开支,撤销了赏赐给嫔妃宫女的御膳,普通宫女不到庆典的日子甚至吃不到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