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生到底留下了多少“遗嘱”?

   2020-06-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睡梦中心脏停止跳动,临终未留任何口头遗言,逝前也没有命文书侍从(如秦孝仪)做任何书面遗嘱。他逝世后由台湾官方写了《总统蒋公遗嘱》,1975 年4 月6 日刊载于台北《中央日报》。2007 年12 月,台湾记者访问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睡梦中心脏停止跳动,临终未留任何口头遗言,逝前也没有命文书侍从(如秦孝仪)做任何书面遗嘱。他逝世后由台湾官方写了《总统蒋公遗嘱》,1975 年4 月6 日刊载于台北《中央日报》。

2007 年12 月,台湾记者访问曾长期服侍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两蒋贴身卫士”翁元。翁元说:蒋是在睡眠中过世的,等通知党政高官集中到士林官邸后,才请秘书写遗嘱。“那遗嘱是急就章,等到“副总统”及“五院院长”所有人都签完字后,再请蒋夫人签字。”

蒋介石1975 年的最后遗嘱是精心准备的,在形式上,甚至是句式上,均刻意模仿了孙中山的遗嘱,包括最后的“秦孝仪承命受记”字样。但孙中山遗嘱在病重时完成,在弥留之际完成了亲笔签字,但蒋是在睡眠中过世,未及在遗嘱上签字。

后来,台湾传记作家王丰写《蒋介石的最后岁月与真假遗嘱问题》一文,质疑1975 年4 月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当局所公布的遗嘱的真实性。王丰在文章中提出,“蒋介石是在睡梦中心脏停止跳动,因而临终之际并未留下任何口头遗言,逝前也没有命令文书侍从(如秦孝仪)做任何书面遗嘱”。他说,蒋逝世后公布的最后遗嘱是“补写”的,是台湾官方版“政治遗嘱”,不是真正的遗嘱。原来在台湾,学生在小学时要背的“蒋公遗嘱”,就是这个“遗嘱”。

蒋介石个人历史上的“遗嘱”

蒋介石逝世了,没有遗嘱。他的贴身卫士翁元接受访问时说:“谁敢先写好遗嘱?”这只是一种说法。但是,在蒋介石个人历史中,是有过“遗嘱”的。

1931 年写的遗嘱

1922 年6 月16 日,广东发生陈炯明部属炮轰总统府事件,孙中山被迫退到永丰舰上,18 日孙中山用密电召在家乡的蒋介石。蒋决心南下护卫在永丰舰“蒙难”的孙中山,临行前,20 日上午给张静江写下了遗嘱,将家事托付张静江,但在日记中未提到具体内容。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日记里记下的遗嘱:

今日,中央大学学生攻击外交部,打破其头部。上海学生来请愿者络绎不绝,其必为反动派所主使,显有政治作用。时局严重已极,内忧外患相逼至此,人心之散坠好乱,国亡无日矣。……万一不测,当见危授命,特书此以为遗嘱。……愿我同胞团结一致,在中国国民(以下写在29 日)党领导指挥之下……服从纪律,期在十年之内,雪今日无上之耻辱,完成革命之大业。

蒋中正遗嘱

西安事变时留过遗嘱

2004 年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开放宋子文日记,首次披露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记有遗嘱交宋子文的事,但无遗嘱具体内容。后在蒋介石1938 年12 月13 日日记中有三份遗嘱的全文:

贤妻爱鉴:兄不自检束,竟遭不测之祸,致令至爱忧伤,罪何可言,今事既至此,惟有不愧为吾妻之丈夫,亦不愧负吾总理与吾父吾母一生之教养,必以清白之身还我先生,只求不愧不怍无负上帝神明而已。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经儿远离十年,其近日性情如何,兄固不得而知;惟纬儿至孝知义,其必能克尽孝道。彼于我遭难前一日来函,极想为吾至爱尽其孝道也。彼现驻柏林,通信可由大使馆转;甚望吾至爱能去电以慰之为感。

廿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中正

又嘱经、纬两儿:我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甚望两儿不愧为我之子而已。我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则宋女士亦即为两儿惟一之母。我死之后,无论何时,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以慰吾灵。是嘱。

父 十二月二十日

告国民之遗嘱

中正不能为国自重,行居轻简,以致反动派乘间煽惑所部构陷生变。今事至此,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惟有一死以报党国者,报我人民,期无愧为革命党员而已。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日。此中正所能自信,故天君泰然,毫无所系念。惟望全国同胞对于中正平日所明告之信条:一、明礼义;二、知廉耻;三、负责任;四、守纪律。人人严守而实行之,则中正虽死犹生,中国虽危必安。勿望以中正个人之生死而有顾虑也。中华民国万岁!中国国民党万岁!三民主义万岁!国民政府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

蒋中正 十二月二十日

在台湾留下的遗嘱性文字

1971 年6 月蒋介石已经84 岁, 他在日记中写道:审阅检查身体报告书,脑动脉血管有硬化之象,自觉亦有所病也:国家后事应预作安排。经国乃可继此复国任务,惟其为我父子关系,不愿有此遗嘱,但其能力若为静波(严家淦字,其时为“副总统”)之助手,出任“行政院长”,希我党政军同志以助我之心助彼完成光复大陆之共同使命也。

1971 年底,蒋介石再次留下了遗嘱性文字,单独写在一张纸上,夹在1971 年日记本中:

今后政府组织:一、以家淦继任总统。二、以经国任行政院长兼三军总指挥。三、党务应集体领导。

中正 12 月23 日

1972 年5 月,蒋经国任“行政院长”,终于完成蒋介石“传子计划”的心愿。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