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 太康之治指哪个朝代

   2020-04-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太康之治是晋武帝司马炎开创的。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雄心勃勃,要当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他努力的结果,就是打造出了一个“天下无穷人”的太平盛世。太康年间的这段幸福时光,史学界称之为“太康之治”。1 励精图治西晋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前后共维持

太康之治是晋武帝司马炎开创的。

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雄心勃勃,要当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他努力的结果,就是打造出了一个“天下无穷人”的太平盛世。太康年间的这段幸福时光,史学界称之为“太康之治”。

1 励精图治

西晋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前后共维持了52年。若从统一中国算起,则只有短短37年。其中,晋武帝司马炎打造的“太康之治”,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亮点。

为打造这个盛世,司马炎从即位之初就开始努力了。公元265年,他才30来岁,年富力强,正是为事业打拼的好时候。也可能因为西晋政权是从曹魏手中夺来的,总怕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死,司马炎兢兢业业地埋头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连曹魏时被废止的谏官制度,他也重新恢复了。直言敢谏的傅玄和皇甫陶共同执掌谏官之职,他们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比如,傅玄曾上书请求推荐贤才,称应该撤除那些闲散无用的职位,并以制度考核天下官员,鼓励他们做出政绩,并说恢复儒学也是当务之急。司马炎觉得他的提议不错,立即下诏褒奖,不久还将他升为侍中。

不过,傅玄性子急躁,心胸也有点儿狭隘。如果他想上书奏事,就一刻也等不了,有时实在太晚,宁肯觉也不睡,抱着奏章坐等天亮。司马炎对他十分宽容,即使他提的有些建议无法被采纳,也会鼓励他继续好好工作。后来,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羊徽瑜去世,百官前去祭丧。傅玄的位置被安排在卿位之下,他对此非常不满,当场破口大骂并离了席。这可是皇帝伯母的丧事呀!有人看不过去了,弹劾他大不敬,傅玄想为自己辩解,又在奏章中编造事实。司马炎无奈,免了他的官。

公元268年,司马炎又颁布了5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他身体力行地提倡节俭,自己不留珍玩之物,都分赐臣下,并削减宫中开支。在用人上,他则不计旧怨,任用了一些原来曹魏或蜀汉集团的官吏。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后来就官至江州刺史。

当时,中原地区由于战乱,人口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司马炎也费了不少脑筋。他曾下令,女孩到了17岁必须出嫁,以繁衍后代。如果不嫁会怎么样?父母可以省心了,官府会替你找个婆家。同时,他还供给口粮、免除徭役,用这些优厚条件吸引原蜀国及吴国的人到中原来。

可别小看这些措施,那都是很管用的。人口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多了,经济也就繁荣了。若没有这些基础,哪来“太康之治”的幸福时光?

2 太平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改元太康,并将这个年号一直用到公元289年。在此期间,他重视农业,发展经济,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国家一派盛世景象。于是,史学界称之为“太康之治”。

太康年间的经济繁荣,是从土地制度改革开始的。

曹魏时期,由于连年战争的需要,推行的是大规模的屯田制,即由士兵、农民垦荒种地,为军队解决粮食问题。到曹魏末年,这种制度已遭到破坏,并导致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没有土地,生活极其穷困,而达官贵人则可以无限制地霸占土地。比如一个很不起眼的“杂牌将军”,就可占有良田几百顷。他们对农民肆意盘剥,更加深了农民的苦难。

司马炎下定决心,要解决土地问题。为此,他“罢州郡兵以归农”,并颁布了占田制,以使农民可以合法拥有自己的土地。当时,人们的年龄都有分组:男女16岁至60岁为正丁;13岁至15岁、61岁至65岁为次丁;12岁以下为小,66岁以上为老。根据占田制的规定,每名丁男可占田70亩,丁女可占田30亩。当然,他们也有交税的义务,如每名丁男缴50亩税,丁女则缴20亩税。农民垦荒种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很快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当时,司马炎还设有“常平仓”,丰年按适当价格抛售布帛,收购粮食;荒年则按适当价格出售粮食,稳定粮价。谁想囤积居奇,干些投机倒把的勾当,门儿都没有!《晋书·食货志》中曾称:“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干宝在《晋纪·总论》中也描述了太康年间的繁荣景象,说当时“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有人会说,想达到“天下无穷人”的理想境界,谈何容易?这恐怕是吹牛吧!但这句民谚足以说明司马炎关注民生,政绩不俗。他开创的“太康之治”,已把西晋王朝推向了一个巅峰。

 
标签: 晋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
    1、享国45年的曹魏政权,虽然被司马家所取代。但是,曹家的剩余后代,却并没有遭到司马家的大肆屠戮,反倒是得到了优待。2、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司马家对待曹奂,保留了对待外国君主的礼节,允许曹奂使用天子的礼仪,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3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12-31 晋朝东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
    12-29 晋朝西晋
  • 冯跋简介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冯跋生平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
    12-28 晋朝冯跋
  • 晋朝文字介绍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
    12-28 晋朝
  • 阮籍嵇康 晋朝的韩寒与郭敬明阮籍猖狂嵇康打铁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的最新小说《小期间》一出街就成贩卖榜第一,去豆瓣网,任意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诅咒,以及对郭敬明同窗的人身攻击。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都会的尖叫和诅咒腾云驾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个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
    12-27 晋朝嵇康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解析西晋荀灌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
    12-27 晋朝西晋
  • 鄢陵之战简介 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