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传奇交通工具:木牛流马什么样

   2020-09-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三国志》、《三国演义》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木牛流马到低什么样子?很多人都在揣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花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木牛流马,有的不失为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木牛流马的概念应该来自民间的独轮车。

如是,就有了这辆木牛流马:

福建建阳市余荣贵先生的“木牛”体积庞大,牛角高耸,一亮相就让人眼睛一亮。他的“木牛”如何运输粮草呢?原来此“牛”是靠四蹄移动前行的,前面两蹄固定不动,仅为保持牛身平衡,而后两蹄可以活动,人在牛后操纵牛尾,牛尾一压一抬,后两蹄就开始迈步,引发此牛全身而动。此牛因为以脚而行,所以最大优势就是特别适合在崎岖不平的山路行进,从这一点来说,余先生的“木牛”倒真有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影子了。

福建建阳市余荣贵先生的“木牛流马”

山东季兆福的“木牛流马”

季兆福的“木牛”“牛肚”里能装粮,“牛角”上可捆草,有和《三国演义》里描写一致“牛舌”机关,可以控制“木牛”的前行和停止,季先生给记者介绍说:“史书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股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我的木牛是严格按照记载复原的。”

他的“木牛”较好地解决了车身转向、应付山路、车厢负重等问题,所以虽然在外观上和大家所想象的“木牛”差距较大,还是被公认为最实用的诸葛“木牛”。

西安张天伟先生的 “木牛流马”

西安张天伟先生的“木牛”是个缩小了的模型,造型生动,酷似玩具,加上只要轻拍牛臀,就可令其行走,如此精巧神奇,都是木头做的机关。说是玩具,倒也不假,要它驮运粮草走山路,怕要散架了。张先生的“木牛”偏重于观赏性,张先生呵呵一笑,也承认自己做“木牛”就是为了好玩。张先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太过玄奥,谁也说不清楚。其实我认为那根本就是个传说,不存在的,我能造出来就是无中生有,纯粹娱乐了,图个好玩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的“木牛流马”

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展示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图为木匠何多现造的“木牛流马”。何多现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何多现2010年3月开始制作,8月初完成。“木牛流马”长2.08米,高1.4米,自重230斤,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后肢可以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天津76岁的姚容老汉制作“木牛流马”

老汉制作的木马不需要脚踏,也没有其它动力,只需乘坐人摇晃身子,木马就可以自由前进、后退。如今,这名七旬老汉还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木马。“姚容老汉做的木马可神奇了,无论是大人孩子,只要上去摇晃几下,木马就可以自己走,村内的许多大人和孩子们都坐过。”谈起姚木匠的木马,武清区南菜村镇六百户村的村民都显得很熟悉。来到姚容老汉的家中,手持斧头和凿子的他正在一堆木头前忙碌着。依稀可以看出,这堆木头是一架木马的形状。

“如果早来几天,你们就可以坐一圈了。为了让木马走得更快一些,不久前我刚刚把它拆解了。”姚老汉带着几分遗憾地说。今年76岁的姚老汉展开自己绘制的图纸说,早在1993年,他在一本名为《课内外辅导》的杂志上看到一篇对诸葛亮“木牛流马”的介绍,当时就引发了他的兴趣。没有上过几年学的他多次和这篇文章的作者通信,终于了解到“木牛流马”的最初制作原理。直到1998年,姚老汉眼看自己的小孙子出生,再次萌生了给孙子做一架会走的木马的念头。此后,他经过长达四年的时间,几经修改终于做出了第一架木马,送给小孙子当礼物。这架木马还成了村子里孩子们的玩具。

山东济宁木匠杨春艾的“木牛流马”

巧手木匠杨春艾,耗费了10年时间,终于造出了“木牛流马”。杨老汉的“木牛流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笨重,一个成年人就能搬动。木牛的主体是两个长方形的木箱,也就是“牛”的肚子,里面有两个可以载重物的“囊”,“牛肚”的两侧分别有两个竖条固定,相当于“牛肋”。木箱前方有一个弯曲的“牛头”,“牛肚子”后下方有一个着地的粗木桩和传动的齿轮,后方有一个杠杆,相当于牛的尾巴。木箱的4个角分别有一条“牛腿”,每条“牛腿”上都安装有一个轮子。轻轻按下杠杆,发动传动的齿轮,粗木桩着地后“牛”的后两只脚腾空,“木牛流马”的重心落在两只前脚上,随着传动的齿轮并借助向前轻推的力量向前一步跨越;随后,他又轻轻将杠杆抬起,“木牛流马”恢复原状。如此循环的一抬一压,“木牛流马”便可以走动了。“牛头”的中部有一个“机关”——“牛头”内暗藏一个“牛舌”。把“牛头”转动了一下“牛舌”,果然,刚刚还运行自如的木牛,却怎么推也推不动了,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样。

杨春艾老汉最得意的还是鲁班木马车了。

泊头市富镇二中的语文教师梁国君根据书中的描述,用了10多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出能够载物行走的木牛流马,从而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

山东王振福老人制作“木牛流马”

这种“木牛流马”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依据杠杆原理制造的能够机械行走的娱乐骑行玩具。游客通过脚蹬产生的压力即可驱动“木牛流马”。

2005年7月2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万平口海滨风景区,3位小游客体验骑“木牛流马”的乐趣。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徐全龙的“木牛流马”

徐全龙的“木牛流马”从外表看酷似两辆人力木制手推板车,车底有一个驱动装置,分别可载两个成人,可凭徐全龙一人之力轻松推起。“木牛”前侧装有一个木制牛头,牛舌便是其刹车装置。“流马”较小,外形与“木牛”类似。

徐全龙(左二)用自制的“木牛”载两人前行。

江苏连云港农民侍作凯先生制作的“木牛流马”

侍作凯制作的“木牛流马”,一眼看去,造型很奇怪,两个长方形的箱体中间转动着一个大的轮子,轮子上连着一个圆柱体。而在圆柱体的下面,也就是箱体前端,又伸出四只脚,类似80年代家用折叠椅的支脚。侍作凯一一介绍各个部件的作用,“长方形箱体,是装粮食的,而在它之上,还应该有木或革制成的雨披式物件。”至于那个奇怪的、有一个像动物舌头一样的圆柱体,侍作凯解释为“车刹”,即行进途中刹车之用。记者当场检验,果然纹丝不动!

广东顺德廖云开发明制造的木牛。

55岁的廖云开坐上木牛,随着他6岁的外孙女摇动牛车手柄,木牛徐徐前行。前日下午,记者在顺德龙江镇仙塘村廖云开家里,看到他发明制造的木牛。他自信地说,“这只木牛应该不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差”。

四川武侯祠博物馆一直在全国各地征集“木牛流马”

四川武侯祠博物馆一直在全国各地征集“木牛流马”。目前,武侯祠博物馆已决定把征集到的8款各地制作的“木牛流马”统一安置在即将开放的诸葛亮专题陈列中供游人参观。

 
标签: 冷兵器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比血滴子更加阴险毒辣 揭秘古代可怕的冷兵器
    雍正是一位冷酷无情的皇帝,他麾下的特务组织更是加他的这种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其中,血滴子就是最明显的代表。相传血滴子是一种特殊的暗器,像鸟笼,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首级立取。令人闻风丧胆。但使用血
  • ​冷兵器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冷兵器演化的三个阶
    冷兵器的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以及工艺的进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变,兵器于是在此时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它与猎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专门意指人与人武力斗争的器具,扮演着令
    12-20 冷兵器
  • 钓鱼城之战简介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对决
    钓鱼城之战简介:宋蒙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淳祐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
  • 在冷兵器时代 古代阵法是如何发挥其重要作用的
    古代战争不像现在,原则上主将可以随时把命令下达到各个作战单位。在缺少现代通讯手段的时代,一旦战斗开始了,战场上的指挥官对本方军队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中国的话,开打了以后,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其他就做不了了。后队做前队左队做后队,这种事情,风险
    12-09 冷兵器
  • 冷兵器时代如何制胜 兵种比武器更重要?
    公元前53年,美索不达米亚广袤平坦的沙漠上,炎炎烈日下没有一丝风。突然间帕提亚弓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漫天箭矢射向罗马军团,箭矢穿透罗马人的木质盾牌,步兵损失惨重,统帅克拉苏的心在滴血。卡莱战役(帕提亚轻骑兵)公元552年,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一个
  • 秦始皇陵考古新发现 冷兵器时代的辉煌
    看惯了现在的飞机大炮,火箭升天,不妨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打仗的。作为中国帝国的开创者,秦始皇的军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最近,编号为K9801、面积13000多平方的陪葬坑正在进行试挖掘。而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陪葬坑很有可能是秦始皇帝陵一
  • 抛开骑士精神 只看骑马作战 冷兵器时代看骑兵
    “像骑士的忠贞,不畏邪恶的眼神...”提起骑士精神,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巍峨的城堡与整装待发的千万银甲,不过今天我们不谈那壮烈的骑士精神,我们来看看冷兵器时代的他们——骑兵。远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就开始进行胡服骑射,那时
    11-10 冷兵器
  • 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优选的五种长把冷兵器!
    古代的冷兵器分十八般,同一种又有长把、短柄的区别,今天想说说我认为的最好用的五种长把的冷兵器。1、戟,通常称方天戟、方天画戟或方天画杆戟古代小说中其实用戟的人不算很多,但由于三国中武力最牛的吕布吕温侯用的是戟,所以这样武器也就出了名。虎牢关
    10-18 冷兵器
  • 冷兵器时代 骑兵在古战争中的作用
    骑兵顾名思义就是骑马作战军队。其实长处在于有强的机动力能力和冲击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春秋时代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仅起辅助作用,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到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军
    10-06 冷兵器
  • 揭秘冷兵器时代最具杀伤力的七大上古冷兵器
    在过去的冷兵器时代,古老文明孕育了众多造型奇特同时杀气弥漫的「古兵器」,它们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依然在搏斗中发挥著独特的作用……7.阿兹特克黑曜石锯剑(Macuahuitl),长度约1公尺左右,由于阿兹特克文明的冶铁技术落后,因此使用了这种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