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蒋介石五次大围剿杀了多少人?惨绝人寰

   2020-06-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召开南昌军事会议,部署“围剿”红军1930年12月7日,位于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大旅社,忽然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马路上断绝行人,军车奔驰。一长列车队来到大旅社门前停下,蒋介石来到这里,将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国民党军界要员聚在江西大旅社

召开南昌军事会议,部署“围剿”红军

1930年12月7日,位于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大旅社,忽然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马路上断绝行人,军车奔驰。一长列车队来到大旅社门前停下,蒋介石来到这里,将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国民党军界要员聚在江西大旅社,经蒋介石的一番部署,在中原大战即将结束,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清理战场,便开始集中兵力、把矛头对准共产党,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围剿”红军的“剿匪”战争了。

南昌地灵人杰,物华天宝。3年前,这里曾是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发起八一起义的地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从1929年春起,中国红四军利用国民党各派系混战的有利时机,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并逐步连成一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其他地区的红军也相继开辟了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陕甘等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底,正规红军发展到10万人。其中,赣南、闽西根据地和闽浙赣、鄂豫皖根据地,接近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给国民党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

蒋介石视红军队伍的扩大发展如眼中钉、肉中刺,乃“心腹大患”,始终紧紧盯住不放,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还在红军转战赣南闽西的时候,蒋介石在1929年6月22日就令国民党驻漳州的张贞:“望如期进驻龙岩、连城,‘围剿’残匪,以期一劳永逸,一俟该股剿灭,即派第18师入延平助兄肃清全闽。”

第二年,1月23日,又致电驻汀州的金汉鼎说:“现朱毛蹿赣,抚州告急,请派有力部队清剿,先肃清朱毛,而后澄闽可也。”这一年8月2日,致电何应钦转告何键:“速集所部,克期进剿,俾得早日恢复长沙,以挽危局。”这时,蒋介石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镇压革命的机构,设立剿匪指挥部、清乡办公署,筹划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1930年10月23日,蒋介石在所谓“共匪攻陷长沙,湘、赣、鄂、粤各省匪祸蔓延”的情况下,急忙从中原大战前线赶到汉口,亲自召开湘鄂赣“会剿”会议。12月2日,蒋介石致电南昌鲁涤平、汉口何成浚、长沙何键:“中定鱼日由京出巡,希严督各部如计进剿匪共,务限于此一个半月内,将所失各县一律收复,不得延误。”12月9日,抵达南昌,立即召集“剿匪军事会议”制定第一次剿匪计划。从1930年底到1935年初,5年时间,共进行了5次“围剿”红军的战争。

从1930年底开始,蒋介石任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师长张辉瓒为总指挥,投入10万兵力。国民党军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术,分5路向红军进击。

同年11月,在红一军召开第一次反“围剿”歼敌誓师大会上,毛泽东亲自拟定了两幅标语: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简言之就是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红一方面军4万兵力在5天之内,两战皆捷。这次“围剿”以红军胜利告终,消灭国民党军万人。毛泽东填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有句:“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从1931年5月开始,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投入兵力20万。何应钦不敢轻敌,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逐步推进。毛泽东、朱德的对策是“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薄弱点”攻击之。这次,红军3万多兵力消灭国民党军3万人,何应钦第一次败在红军手下。毛泽东填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有句:“有人泣,步步为营嗟何及”,极为幽默地宣告蒋介石、何应钦苦心制定的新战术彻底破产。

从1931年7月开始,距第二次反“围剿”结束仅1个月。接连两次“围剿”失败,蒋介石恼羞成怒,他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企图一举消灭红军,踏平红色根据地。这一次,蒋介石自任总司令,何应钦、陈明枢分任左右翼集团军司令。动用了陈诚、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蒋鼎文等9个师,共30万人。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向红军压来。

毛泽东、朱德采用“避其主力,击其虚弱,乘胜追击”的方针,红军以3万多兵力,在75天之内,5战5捷,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毛泽东的手下败将。三次“围剿”红军均遭惨败,在各派军阀面前他是强者,在红军面前他是弱者。中原大战的胜利使他得意非凡,忘乎所以;三次“围剿”红军,他却碰得鼻青脸肿。他无可奈何地承认:“反观我们的情形,则远不如土匪。政府自政府,人民自人民,军队自军队,各不相谋,甚至省政府和县政府之间,也不能十分联络得好,所以,土匪一个人能当十个人用,我们十个人不能当一个人用。”但蒋介石并不肯就此罢休,他决心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围剿”红军。

然而,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促使国民党第26路军万余人在江西宁都起义,红军力量大大加强,增至为约7万人。

1933年2月,蒋介石又亲自任江西“剿匪”总司令,坐镇南昌,调集81个师29个旅共63万兵力,对中央根据地和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他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采取“秘密行动,轻装急进,小部夜袭,便装远探”诸要诀。以陈诚指挥的12个师约16万人为中路军,担任主攻任务。这时,毛泽东遭左倾路线排挤,被排斥在领导之外,但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继续运用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黄陂、草苔冈两次伏击,歼灭陈诚精锐部队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国民党军队受到如此重创,蒋介石十分伤心,对陈下了一条手谕:

唯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陈诚看了手谕,诚惶诚恐,在后面写道:

诚虽不敏,独生为羞。

第五次“围剿”是在第四次进攻苏区失败半年后,蒋介石不顾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外战应打不去打,内战想打打不赢,仍不肯善罢甘休,经过半年准备,于1933年9月,又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蒋介石的作战方针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具体的是“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堡垒公路,连绵不断,经济封锁,滴水不漏”。

蒋介石预定目标,用三年时间彻底消灭红军。兵力部署是:东路军由蒋鼎文任总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北路军由顾祝同任总司令,陈诚任前敌总指挥;西路军由何键任总司令;南路军由陈济棠任总司令,白崇禧任副总司令。其中北路军为进攻主力,东路军助攻,西、南路两军主要是防守。于1933年10月初向中央苏区扑来。

“围剿”和反“围剿”争夺了一整年。此时红军领导权为“左”倾教导者所掌握,无力突破。国民党军包围圈却越来越小,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实行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城举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中央的“左”倾领导错误,开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于1935年10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蒋介石率领国民党部队对中央苏区进行5次大“围剿”,对苏区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总计整个中央苏区约有80万群众被杀害。整个苏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蒋介石在其《剿匪报告》中写道:“剿匪之地,百物荡尽,一望荒凉;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

“围剿”以如此结局告终,蒋介石心有不甘,他慨叹道“六年含辛茹苦,未竟全功”。

反“围剿”以如此结局告终,毛泽东认为是坏事也是好事。红军在“保持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但在“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来说是胜利了”。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