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为何会身死家灭?

   2020-11-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原标题 :千年犹叹春申君文公元前238年,楚国考烈王病逝,身为相国、时年已77岁的春申君黄歇前去奔丧,被刺客杀死在棘门之内,随后全家老小全部被杀。春申君作为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担任楚国相国长达25年,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辉煌,如何最终以

原标题 :千年犹叹春申君文

公元前238年,楚国考烈王病逝,身为相国、时年已77岁的春申君黄歇前去奔丧,被刺客杀死在棘门之内,随后全家老小全部被杀。春申君作为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担任楚国相国长达25年,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辉煌,如何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身死家灭?且让我们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回到战国末期的楚国。

一、 出使强秦,初露锋芒

黄歇(春申君)生于公元前314年(一说生于公元前320年),楚国人,年轻的时候曾周游各地,从师求学,见识广博,经过多年的知识储备与社会阅历,黄歇终于因善辩得到楚顷襄王赏识,楚顷襄王将其招入朝堂,后担任左徒之职。那时的黄歇名气不大,直到43岁时,他施展才能的机会终于来临。

当时,秦楚两国战争烽烟正浓,秦国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并攻下了楚国都城鄢郢,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到陈县。但秦国不依不饶,继续进逼。公元前272年,面对秦国的连续进攻,楚顷襄王感到无力应付,急于和秦国求和,斟酌再三,决定派黄歇出使秦国。大敌当前,黄歇临危受命,带着楚王和楚国百姓的期望和重托,向秦国而去。

黄歇来到秦国后,精心拟好一封长长的劝谏信,上书秦昭王。黄歇的上书引经据典,既分析形势、陈述利弊,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在上书中说:秦楚是两个强国,两虎相斗,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如此一来,韩、赵、魏、齐等国则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若结为盟国,共同对付其它国家,那么,“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秦昭王看完黄歇的上书,觉得很有道理,马上下令停止攻打楚国,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友好盟约。

黄歇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和平的曙光带给了楚国。

二、金蝉脱壳,太子归楚

黄歇回到楚国之后,受到了楚顷襄王的称赞和器重。楚顷襄王为遵守盟约,把19岁的太子熊完做为人质派到秦国,为稳妥起见,特意让黄歇一同前往。作为出色的外交家,黄歇和太子熊完在秦国居留了九年,在此期间,黄歇竭尽所能,不仅维持了楚国的利益和秦楚之盟,而且与太子熊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他日后拜相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作为人质的楚国太子熊完本应立即返回楚国,但遭到了秦国的拖延和阻挠。黄歇为此无比担扰,如果太子不能及时回归楚国,楚王之位就会由别人继承,如此一来,黄歇也会失去发迹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防夜长梦多,情急之下,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大胆又冒险的决定。他让太子熊完乔装打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先行混出秦国关隘,自己冒死留守在住所。他估计熊完业已走远时,才告知秦昭王“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秦昭王大怒,即刻就想让黄歇自尽。秦国丞相范雎和熊完关系很好,他劝秦昭王道:“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秦昭王从秦楚结盟的大局出发,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同意将黄歇送回楚国。

三、因功拜相,辅助楚王

这次大智大勇的行动成为黄歇人生的转折点。黄歇回到楚国不久,楚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完顺利即位,他就是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继位后,他念及与黄歇在秦国同甘共苦的九年,尤其感谢黄歇以命相抵将自己送回楚国的恩情,遂任命黄歇为相国,封为春申君,此时的黄歇已经52岁了。

此后,春申君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尊贤重士的品行很快为自己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楚国求救,楚考烈王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解除了邯郸之围;公元前255年,春申君率领楚军灭掉鲁国。通过这两次成功的军事行动,春申君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使楚国一改往日羸弱的形象。

春申君礼贤下士,宽厚爱人,声名闻以天下,各国不远千里前来投奔的人非常多,其门客多达3000人。春申君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四、李园献妹,谋立储君

公元前242年,为了遏制秦国的扩张势头,东方六国组成联军讨伐秦国,以楚考烈王为六国盟主,楚考烈王便让春申君主持指挥事宜。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秦国集中全国之力出关应战,最终六国联军因协调配合不够而战败。楚考烈王认为是春申君指挥不力导致此战失利,从此开始冷落春申君。

伐秦失败后,为楚国安危着想,春申君劝楚考烈王把都城从陈迁到了寿春。而春申君虽然继续行使相国职权,但楚考烈王却让他回到了封地吴,其疏远之心一目了然。

如果春申君趁势急流勇退,那么他最起码会安享晚年,保全全家。但赵国人李园和他妹妹李嫣的到来,却让春申君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园来到楚国的目的就是追求富贵,他先寻找机会做了春申君的门客,然后又趁机把自己的妹妹李嫣献给春申君。李嫣怀了身孕之后,李园感到大富大贵的机会来了,就同李嫣秘密谋划。李嫣便根据李园的计谋劝说春申君,说现在她怀有身孕,而楚考烈王至今没有儿子,如果春申君把她进献给楚王,将来有幸生个男孩,继承王位,那么整个楚国将全为春申君所有。

李嫣的话让春申君眼睛一亮,此时的他正受楚王冷落,也许是贪恋富贵,也许是利令智昏,也许是想急于找回昔日的威风,他不惜违背君臣伦理,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抉择,他决定把李嫣进献给楚王。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个非分之想,为日后的悲惨下场埋下了祸根。

当李园带着李嫣面见楚考烈王时,见到李嫣貌美异常,蒙在鼓里的楚考烈王哪里知道背后的阴谋,当即接纳了她。后来,李嫣果真生了个男孩,楚考烈王大喜,便将其立为太子,又把李嫣封为王后,而且对国舅李园器重有加,让李园参与朝政大事。

五、身死家灭,一声叹息

看到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春申君暗自高兴。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园却心怀鬼胎,另有图谋,他担心春申君泄露秘密,那样他们兄妹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为了让这个天大的秘密永远石沉大海,保证其兄妹二人安享富贵,李园决定杀死春申君灭口,他暗中在家豢养刺客,等待行刺的机会。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春申君手下有一位门客名叫朱英,他为春申君出谋划策道:“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春申君阅人无数,但显然没有识出李园的真面目,面对杀机四伏的局面,他竟然道:“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听后,大失所望,害怕灾祸殃及自身,就匆匆离开了春申君。

楚考烈王去世后,正如朱英所言,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毫无防备的春申君前去奔丧,刚进入棘门,就被李园豢养的刺客所杀,时年77岁。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李园同时派人把春申君全家老小全部杀掉。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一世英名,就这样祸起妇人之口,命丧李园之手,就这样走完了他辉煌又悲惨的人生之路。其实,人生路上的每一个坑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如果不贪恋权贵,如果不阴谋窃国,位极人臣、德高望重的春申君何至于此?

春申君死后,不少民众为怀念他,自发为他修建祠宇,供人祭祀。春申君死后15年,楚国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李园妹妹李嫣所生的那位男孩最终被立为楚王,可是,身首分离全家被灭的春申君,在九泉之下,是哭?还是笑?

春申君,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人生传奇,更留下了一声千年慨叹!

 
标签: 战国 黄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
  •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
  •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4-23
  •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
  •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
    1、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
  •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
  •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3、熊黵,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4、熊胜,熊黵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
  •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眉的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汉族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