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 孙权最喜爱的战神究竟是谁?

   2020-07-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吕蒙甘宁蒋钦周泰,后来的陆逊等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过孙权最信任的将军莫过于周泰。为何会这样说呢?其一,周泰出身低微,做过山贼,不过因为作战勇敢,受到孙策的重用,孙权也喜爱他,就给哥哥

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吕蒙甘宁蒋钦周泰,后来的陆逊等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过孙权最信任的将军莫过于周泰。为何会这样说呢?

其一,周泰出身低微,做过山贼,不过因为作战勇敢,受到孙策的重用,孙权也喜爱他,就给哥哥下套,让孙策把周泰归属于自己。从此,周泰就来到孙权身边,而且死心塌地的保护孙权。

其二,周泰早年救过孙权的命,所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有一次孙策讨伐山贼,孙权驻扎县城,兵力不满一千,又没有建构防御设施,数千山贼猝至,孙权遇袭,左右惊乱,唯周泰处变不惊,护驾孙权,身受十二伤,一度昏迷。

其三,周泰作战勇敢,犹如曹操的大将许褚,刘备的大将赵云。三国演义里是这样描述的:孙权在濡须坞中,听得曹兵杀到江边,亲自引军前来助战。正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杀做一团,便挥军杀入接应徐盛。却被张辽、徐晃两支大军,把孙权困在垓心。

曹操上高阜处看见孙权被围,急令许诸纵马持刀杀入军中,把孙权军冲作两段,彼此前后不能相救。却说周泰从军中杀出,到江边,不见了孙权,勒回马,从外又杀入阵中,问本部军:“主公何在?”军兵以手指曹操兵马最多的地方,说:“主公被围甚急!”周泰挺身杀入,寻见孙权。周泰曰:“主公可随周泰杀出。”

于是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奋力冲突。周泰到江边,回头又不见孙权,乃又翻身杀入围中(狂到这种程度,放眼三国也只有战神吕布、武圣关羽、燕人张飞会不把张辽、徐晃、许诸看在眼里),又寻见孙权。孙权曰:“现今曹军弓弩齐发,吾走不出,该如何是好?”周泰曰:“主公在前,我在后,就可以突围。”

孙权乃纵马前行。周泰左右遮护,身中数枪、箭透穿重铠,救得孙权。到江边,吕蒙引一枝水军前来接应下船。孙权曰:“吾亏周泰三番冲杀,得脱重围。但徐盛被困在曹军垓心,如何得脱?”周泰曰:“吾再救去。”遂轮枪复翻身杀入重围之中,救出徐盛。

建安十八年,孙权让周泰做平虏将军,留督濡须,而朱然、徐盛等将因此都听周泰调遣,于是不服,孙权听闻此事,亲自前往濡须坞,宴请诸将。孙权亲自端酒到周泰跟前,然后让周泰解开衣服,孙权每指周泰身上一处伤痕,问周泰这伤怎么来的,周泰都明确的说出这伤痕是哪一场战斗怎么受的伤。

孙权拉着周泰的胳膊,哭着说:“幼平,你为我们兄弟在战场上作战如同熊虎一般,从不怜惜自己的身体,受伤几十处,皮肤如同被雕刻一般,我怎么不能不把你当作我的至亲骨肉,委任你以兵马之重?你是东吴的功臣,我当和你同荣共辱。”次日,孙权赐给周泰青罗伞盖,于是徐盛等人才服从周泰。

明朝文学家李贽感慨道:“东吴周泰不减魏之许褚、蜀之赵云也。壮哉丈夫!可用可用!不独救权,且再救徐盛,益不可及矣!而仲谋报之,亦可谓一知己矣。”可见周泰战神的称号当之无愧。

有人征战沙场是为了享受打败敌人的喜悦,有人奋死杀敌,是为了获得上级的赏识。但是周泰确是在用生命帮助孙权巩固地位。所以孙权才会喜爱周泰,并把他当做生死之交的好兄弟。

一个君主身边会集聚很多优秀的战士,这些战士也一定忠心于自己的主公。可是当自身安全与主公的安全撞到了一起,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保命,但是周泰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孙权和孙权的江山,所以孙权喜爱周泰也并无道理。

 
标签: 人才 三国 孙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人才济济为何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
  • 韩信明明是个难得人才能起兵却放弃了皇位
    韩信是个悲剧性人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抚心哀念,,惋惜名将才华,更对他放弃三分天下的机会不解。其实,当时就有两人劝说他背弃刘邦,三分天下,而且为他透彻分析了天下形势,但都被韩信给拒绝了。那么韩信为什么当反而不反呢?韩信这个人,说到底还是给那
  • 一代枭雄曹操是怎样对待叛变后又归顺的人才的
    曹操对关羽真算是照顾有加,明知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骇得曹操打算迁都避让),却还十分礼让,这份器量已经完全是人格的魅力了。真正的君王,对人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即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决不能让强敌得到,这是起码的
  •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卞和推销
    12-18 人才张仪
  • 诸葛亮的困境 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
  • 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才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
  • 历史上的高俅竟是位连苏轼都推崇的人才
    高俅原名叫什么,我们在看完小说之后,可以知道高俅本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那么后来却成为了北宋时期有名的奸臣,这使得大家对于这个人物非常的好奇,那么高俅的原名到底叫什么呢?下面内容就为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高俅原来的名字叫高毬,是东京一个不学
  • 三国boss招揽人才有绝招 不来我就睡你媳妇
    今天老侃给大家侃一侃三国里那些狠人boss都是咋带小弟的?是不是全都西装革履,头发抹油打蜡,身上再纹着一只翘脚皮皮虾,见人就问:“知道许都扛把子,浪里小白龙曹阿瞒吗?”这哪里是古人礼贤下士的态度,分明就是隔壁东兴社团招小痞子!曹操这等枭雄这
    12-12 三国
  •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佛道双修的全能人才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
  • 歧视旗人?清朝为什么只有旗人才能自称“奴才”
    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