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军纪律严明 唐军反而烧杀淫掠

   2020-04-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许多人对黄巢痛恨非常,认为其人为大刽子手,杀人如麻,大肆烧杀抢掠,甚至其带领的起义军里经常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历史只属于胜利者,成王败寇自古皆然,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会更是如此!这些都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横加污

许多人对黄巢痛恨非常,认为其人为大刽子手,杀人如麻,大肆烧杀抢掠,甚至其带领的起义军里经常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历史只属于胜利者,成王败寇自古皆然,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会更是如此!这些都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横加污蔑,相反,起义军的纪律很严明,很受各地百姓的欢迎,历史文献也不得不承认这点,如《旧唐书》记载:“黄巢自号率土大将军,其众富足,自槐以北,整众而行,不剽财货物。”进入洛阳时,唐东都留守刘允章率领属官欢迎,“供顿而去,坊市宴然”。又如进入长安时,“慰晓市人说:黄王为生灵,不似李家不恤汝辈,但各安家”。起义军“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或“竞投物遗人”这都是黄巢起义军受人拥戴的例证。在进入长安后,义军规定:“唐官三品以上者悉停任,四品以下位如故”。所杀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如宰相崔沆、仆射于琮、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等人。

阿拉伯人阿布赛德哈撒记载黄巢入广州曾杀伊斯兰教徒、犹太商人十二万以至二十万人,但这是与农民起义军为敌的地主商人的记载,并非历史本然,不能置信,因为他们往往把地主阶级残杀人民的事记在农民军的账上。这些外籍商人与剥削阶级勾结,狼狈为奸唯利是图,官商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然官官维护,对破坏了他们利益的起义军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再舆论上自然是以尽污蔑之能事。所以起义军进入广州后很可能杀掉一批剥削人民的外籍豪商和官吏,而剥削阶级却对此肆意夸张歪曲史实。另外,唐代诗人韦庄在名作《秦妇吟》中也只说“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可见黄巢起义军绝非乱杀一般人民。讽刺的是,中和二年,唐军一度攻进长安,这些以民为子的人民公仆们倒确确实实“竞掠货财子女”在长安大抢一番,与禽兽无异!谁是谁非这不是一目了然吗?他们败退后起义军所杀的也不过是暗中通合唐军助纣为虐的坊市恶少罢了。

还有,王铎部将刘汉宏在江陵大肆抢掠,行凶者正是唐朝的腐朽统治军队,而并非是起义军。千百年来,出于封建统治考虑,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黄巢起义大家污蔑,不遗余力地中伤农民军。如今我们理应给黄巢正名,不能让他一直背负恶名。再退一步讲,又是谁将他们逼上了起义之路?即使他们再恶,能恶过当权者吗?今日忽然看到一条史料,与君于此共享,据《旧唐书》卷117《崔宁传》附《崔荛传》记载:唐朝末年,政纲紊乱,贪官污吏横行,地方官员对于人民的诉求置若罔闻。更有甚者,人民甚至都没有诉苦的权利,如陕州刺史崔荛“自恃清贵,不恤人之疾苦,百姓诉旱,荛指庭树曰:‘此尚有叶,何旱之有?’乃笞之。”最终激起人民愤怒“吏民结怨,既而为军人所逐,饥渴甚,投民舍求水,民以溺饮之”。当然这只是唐代末年贪官污吏的狼虎恶性的冰山一角,其暴行简直罄竹难书,和秦二世无异!如此看来,唐代至此,能不亡乎!!!

黄巢起义军能从山东打到广州,再从广州打到长安,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如果其军队纪律不严明,如果其行军扰民害民,又怎么可能会如此顺利,怎么可能得到沿途百姓的拥护和加入呢?怎会让唐代腐朽官员闻风丧胆、临阵脱逃者数不胜数呢?可见传闻不可尽信,真相并不是我们平常所听到的那样。对于传闻,我们还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要有自己的判断而非人云亦云。

相传黄巢曾写有三首诗:

其一《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其二《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三《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巢诗凝聚着一股英雄之气,惊人心魄,倒是很能说明黄巢的志向的。也不愧是“烈丈夫”之名也!

 
标签: 黄巢 起义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黄巢慷慨赴死 他的老婆孩子姬妾结局如何?
    在历史上,唐末起义领袖黄巢大名鼎鼎,他的诗也极具杀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题为《不第后赋菊》的诗作,就是对黄巢从揭竿而起到长安称帝的人生写照。黄巢是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生于元和十五年(8
    12-28 黄巢
  • 揭秘黄巢死亡之谜 丧命刀下还是削发为僧
    黄巢之乱,近年来也有人称之为黄巢民变,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历经时间最长,起义面积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动乱。黄巢之乱动摇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其中死亡人数多达八百多万,导致了唐朝的快速灭亡。黄巢出生于贩盐的家庭,擅长骑马射箭,在他
    12-28 黄巢
  • 揭秘盐贩子黄巢 如何将三百年大唐逼至灭亡边缘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但他这个皇帝,也像多数农民领袖一样,在正史中并没有给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两年之后,黄巢就被从长安的皇帝宝座上赶下,只好带着他的军队和一大堆宫女转战山东,不久即在山东泰安附近兵败自杀(一
  • 黄巢造反 大唐是受到巨大威胁还是已经名存实亡
    有人说:“自从黄巢造反之后,大唐就名存实亡了。”这句话对吗?窃以为不然!黄巢造反是以推翻大唐江山为目的的,可笑的是,他本人后来却不承认这一点。中和四年(884),黄巢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兵败后逃入狼虎谷。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本意欲入清君侧,
  • 黄巢大将张全义反复无常却能活得那么久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出生在“世为田农”的家庭。祖父张琏、父张诚都是农民。恢复洛阳经济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
  • 吴越王钱缪原是私盐贩子 曾用奇袭法吓退黄巢大
    祠通辞,在《说文》一书中就记载为: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意思是说:在春祭的时候多为宣读悼文,没什么祭祀的物品。而祠又分生祠与祭祀祠。现今临安最大的祭祀祠就是坐落在市政府边上的钱王祠,钱王祠不仅是临安的一个地理标志,更是当时吴越文化的一
    12-18 黄巢
  • 吴越王钱缪原是私盐贩子曾用奇袭法吓退黄巢大军
    钱缪,杭州临安人,字具美。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史书说他长大后“无赖,不事生业,以贩盐为盗”(《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第七》)。钱缪认为:黄巢大军数千,而临安的部队倾巢出动也抵不上人家,所以要出奇招。钱缪的武功应该不错,善于使枪,也读了点
    12-17 黄巢
  • 揭秘农民领袖黄巢吃人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黄巢是盐商出身的农民起义领袖,当时唐末百姓的生活不好过,而皇朝宗师依旧挥霍无度,征收税务,所以当时盗匪四起,民不聊生。黄巢等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而他本身是有学问见识的,在他领导的起义中有吃人的传闻,那这是真的吗?黄巢的生平简介黄
    12-16 黄巢
  • 古代嗜杀成性屠夫 黄巢竟吃光城里所有人
    1,铁血屠夫白起也叫公孙启。这是大家所广为熟知的一个人物,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大将。其打仗铁血无情,其他国的军队对其可谓是闻风丧胆。公元前294年,白起出兵攻打韩、魏两国,全歼韩魏的联军于伊阙一地,共斩获敌军二十四万;公元前278年,其带兵
    12-14 黄巢
  • 黄巢起义为何会失败?黄巢起义失败在哪里?
    黄巢起义为何会失败?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人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11-27 唐朝黄巢
点击排行